新华视点:他们为何争当农民?——浙江台州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调查
新华网杭州12月9日电(记者汪林义)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 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三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
考上大学,当一个城里人,曾经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放弃城市梦,重归田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
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前,都簇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来自台州农村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是来办理“非转农”手续的。今年24岁的崔国利顺利拿到了“非转农”准迁证,显得十分开心:“经过4个多月的等待,现在终于拿到准迁证,很快就可以将户口迁回村里了。”
历来被人们轻贱的农村户口如今竟成了“香饽饽”,以至椒江区政府不得不在今年5月1日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规定1995年及以后毕业(肄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办理“非转农”手续,将户口从城镇迁回原籍农村。但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和区(县、市)属集体企业正式录用;迁出时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原籍农村。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9月路桥区率先畅通“非改农”渠道后,黄岩、椒江两个区随后跟进。截至目前,这三个区已为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非转农”手续。
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任杨椒君告诉记者,仅椒江区目前就为18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非转农”手续,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后,与当地村民享受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她说。
“城市生活压迫得我透不过气”
2005年7月,崔国利从江西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椒江,由于工作难找,在一家农产品检测中心干起了临时工,月工资1000元左右。
“城市生活压迫得我透不过气。”崔国利给记者算了一下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成本:一个月房租费300元,餐费300元至400元,衣服、鞋之类的开销不算进去,每个月工资已所剩无几。“工资低,解决温饱问题还差不多,想买房子留在城市简直是天方夜谭。”他说。
“虽然拥有城镇居民身份,但高房价、高消费的城市生活使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梦依然遥不可及。”椒江区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陈再灵说,由于在城市呆不下去,一些原籍在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无奈之下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想法。
毕业于宁波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杨海青告诉记者,她在椒江区的一个工厂里做会计工作都快3年了,到现在连劳动合同都没有签。工资少得可怜,在城里生活一点保障都没有。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吸引力在不断增长。路桥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任刘巧婵说,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土地在不断升值,一块位置稍好的宅基地就值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还为村民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个月还发给困难村民几百元最低生活保障费。这对于在城市陷入困境的大中专毕业生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崔国利说,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当农民至少能分到土地,土地如被政府征用,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即便土地没有被征用,起码可以种田、种菜,不用担心温饱。“现在政府又在规划新农村建设了,留在农村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他说。
“新知青”返乡现象说明了什么
争相“非转农”的大中专毕业生被一些人称作“新知青”。“新知青”返乡现象说明了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剪刀差”逐步缩小。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了。当城市的高消费和缺乏保障让一些低收入阶层无法忍受时,农村的发展则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这些在城市里待不下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可都是农村里走出去的精英。”陈再灵说,让他们“非转农”,回到农村创业,就是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班茂盛副教授认为,大中专毕业生争当农民,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吸引力,也折射出房价高企、社会保障不足等“城市病”。“非转农”不仅解决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然而,记者了解到,由于“非转农”牵涉到农村利益的重新调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政策空白、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与原籍地农民间在承包土地等方面的利益之争等。浙江省公安厅户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非转农”因为牵涉的利益众多,公安部门原则上是控制的,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政策。
一位因不符合条件未办成“非转农”手续的青年对记者说:“要是没有城市、农村户口的限制多好。早就听说户籍制度要改革,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呢?”
新华视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何破解?
新华网:今年9月1日,山东省17个市同时启动了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工作。此后一个月内,济南市就有1140名毕业生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其中784人是本科毕业生,比例接近70%。>>>点击详细
“非转农”现象是社会倒退?
广州日报:曾经被人们形容为“鲤鱼跳龙门”的“农转非”,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年代是很多农民遥不可及的梦想。农民一旦跳出农门、吃上“皇粮”,便身价倍增。然而时代不同了,现在有不少像陈女士一样的农转非居民觉得,做居民并不比做农民过得好,因为做农民至少还能分到土地,有时还能得到卖地分红。即便没有分红,起码可以种菜、种水果,不用担心温饱问题。>>>点击详细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非转农”现象是社会倒退?· 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是观念陈旧还是制度缺失?· 就业难促成中国第一考53万人争吃皇粮·新华视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何破解?· 解大学生就业难,换思路何言是包袱· 房价“高深莫测”西安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专家称房价高不能全怪地方政府 是经济规律作用· 房价高开低走 “降价怪象”惊现京城高档房市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 留言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