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2月1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特稿指出,北高选举落幕,国民党在一片看好、民调维持领先下,竟还无法拿下高雄,台北也未如预期压低谢长廷的基本盘,无论从各种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败选”。
整体检讨起来,国民党输在未唤出中间选民、两个团队状况频仍,尤其是高雄最后一晚的危机处理彻底失败,更是关键主因。
特稿指出,首先,大环境的因素最为致命,这反映在投票率高低上。从台北投票率仅六成四、高雄六成八来看,中间选民并未踊跃投票,深绿选民投票意愿极强,这是民进党在高雄得以反败为胜的主因。
中间选民的态度,反映出国民党拓展票源的失败,与国民党中央、马英九的策略失效。国民党错估情势,虽然全党精锐尽出南下高雄,用“总统大选”规格打直辖市选战,马英九整整花了十八天在高雄勤跑,中部以南十二县市党部主委全数出动进驻高雄所有行政区,但成绩结果不如预期,让人错愕。
事实上,虽然国民党召集其他县市党部人员南下,但地方动不起来,人员下去也没用。操盘人士透露,十月底开始进驻辅选时,发现“有人、没钱、也没指挥中心”,这种情况直到后期,组发会主委廖风德亲自一区一区调整后,才有改善。
候选人因素也是重要关键。党内一般认为,黄俊英总部的问题,包括:选战主轴不明、主帅被一群人包围,外人难以插手等;尤其总部人士多半自恃民调领先,战法保守,不愿主动出击,自然不会有所突破。
国民党中央更直指黄俊英被“义守教授帮”绑架,选前一周,辅选大将还半夜打电话向媒体诉苦,这样的竞选团队,打顺风球时很顺手,打逆风球时当然会变得非常艰巨。
尤其最后一晚的“走路工”(贿选)疑云,影响选情最巨,但国民党与黄总部的危机处理显然不佳,变成高雄市成败的关键。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