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新闻
“历史的转折——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展”在京开幕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西安事变纪念馆联合主办,首都博物馆协办的专题展览——“历史的转折——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展”,于2006年12月11日上午9时30分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出时间为12月12日到29日。
今年是西安事变70周年,此次展览是为追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弘扬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而举办。
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家属和部下、好友的家属以及首都部分学生、官兵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周恩来说张、杨两将军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三省后,步步进逼,妄图霸占整个中国。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大好河山迅速沦丧。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华民族是走向团结抗战以求民族生存还是内战不休以致亡国灭种的十字路口,饱受丧土流离之苦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不顾个人毁誉安危,毅然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发动兵谏,最终迫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独立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张、杨两将军的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直接推动这一转换的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此后却分别遭到国民政府的残酷迫害。张学良被幽禁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晚年才公开露面。杨虎城则于1949年9月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杀害。
展览详解西安事变全过程
该展览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主要介绍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形势;第二部分:张杨联共、孕育救亡,主要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为走共同抗日的道路所作的努力;第三部分: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主要介绍西安事变的过程;第四部分:和平解决、历史转折,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的努力及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第五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介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展览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为了使展览反映的历史过程更加全面、连贯,为了表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观众更多地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的特殊命运,展览除了反映西安事变的全过程之外,还在副线部分为观众介绍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生平。
张扬二将军多件生活用品首次公开展出
该展览共展出历史图片260余张,文物7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件,例如张学良任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时制作的怀表,杨虎城的绿呢军服、三星肩章、斗蓬、望远镜,宋美龄来西安时带给蒋介石盛放干菜笋的菜盒等。另外还有张学良的皮靴、张学良在西安使用的笔筒、砚台底座、玻璃文具盒、笔洗,杨虎城的佩带、皮靴、手提皮箱、杨虎城夫人谢葆真的手表、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时的名片、赵一荻在西安使用的梳子等多件二、三级文物。同时,特从中央档案馆复制了珍贵的档案十余件。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数十件文物是在京首次公开展出。这些照片和遗物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谋求国家统一、富国强民、矢志抗日的爱国精神和发动西安事变的英雄壮举,以及无私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如实反映了张杨两将军与时俱进、光明磊落的人生经历和音容笑貌。
国家统一是缅怀张、杨两将军最好礼物
在开幕式上,各界人士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家属代表等分别作了发言,追忆了张、杨两将军的丰功伟绩,并指出,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敌入侵、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拨转了历史的航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民族利益奋不顾身的高尚情操,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韩汝琦在讲话中说,在西安事变爆发70周年纪念日之际,举办该展览是纪念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缅怀张、杨两将军的最好礼物。韩汝琦强调,近代中国的历史充分说明,分裂则衰、统一则兴。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根本保证。各阶层、各党派,不管存在多大分歧,只要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就一定能团结起来,携手合作,振兴祖国。(东征)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