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之后台湾的危机与转机
中时电子报网路主笔室今天发表文章说,从这次的北高市长暨市议员选举中,又再一次的印证了,“民进党真是一座超级竞选机”,一盘满是弊案与倒扁下台的危棋,硬是被民进党及各候选人打成平盘小赢的局面,同时相对严重的突显出国民党乃至于马英九,不仅大意轻敌不善竞选,更曝露出国民党内仍是各路人马派系分峙,不信任与不团结的危机四伏,以至于将一盘原本已是成局的到手棋,却被民进党玩成和局。
虽说选战结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南北两市绿地蓝天的平盘局面,但是严格的来说,这次的投票结果,却是深深的牵动着台湾未来政党政治运动板块的消长变化,以及台湾人民在望向2008之际,可能会面临的危机与转机?
小党溃散宋出走 蓝绿两党政治成形
若要严格的看这一次的投票结果,真的可以说是民进党小赢,因为光从南北两市的得票率来看,高雄陈菊获得49.41%的支持度,在总投票率比四年前要略低的情况下,陈菊仍旧可以胜选,而且比四年前的谢长廷仅仅短少了六九六七票,因此若再算上此次遭台联党罗志明分散出去六五九九的票源,可说是一点都毫不逊色于四年前谢长廷的胜选结果,这也意味着南台湾的深绿票源仍是相当扎实,难以撼动的。
而台北的谢长廷,更是以40.89%的得票率,一举超越了四年前李应元的35.9%,这样的战绩对于已是长期蓝营固守的台北市来说,可谓是打了一场小胜仗。
更何况再加上市议员部分,这一次民进党南北市议员席次共计33席(北18、南15),更是较上一届多出了2席(北17、南14),可谓是小帐加一,表现不错。
至于国民党方面,马英九已将这次的选举结果定调为“平盘”的状况,这或许是因为守住台北市,逼近南台湾的缘故。
但是较令人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党在北高市议员部分以总数41席(北24、南17),较之2002年的32席(北20、南12)呈现大幅的成长,而这其中真正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便应该是亲民党了。
亲民党在2002年北高市议员的总席次为15席(北8、南7),但是在这次的选举结果却仅剩下6席(北2、南4),其受挫的程度相当严重,再加上党主席宋楚瑜由于执意以无党籍身分参选台北市长,不仅无法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拉抬同党市议员选情,更因为在多次重大的选举中强力插花的态势,让大多数泛蓝群众深深引以为困扰与反弹,最终泛蓝的民众只得以选票来告知宋楚瑜,“您错了,历史的光环只止于过去的宋省长而已!”。
如今宋楚瑜以其政治豪赌的性格,不仅赌输了自己仅剩的政治筹码,从此退出台湾政治,却也连带的赔上了亲民党的未来前途。
另外,台联党与新党,虽然在市议员部分仍小有斩获,但以其过于微小的比例,且两党间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与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实在很难发挥联合成关键小党的力量。
因此,面对未来,不论是2007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立委”选举,亦或是在2008大选之后的台湾政坛与“立法院”议事上,均已呈现出仅剩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大政党政治运作的态势。
对于这样的情势与结果,其实在如今台湾公民政治、主权在民的精神与制度未尽完善,且检调司法的独立办案的制度亦待强化的现实情况中,其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扁止血马失蹄 台湾的危机与转机!
因为,总体看来,对于这一次北高市长选举所可能产生的后续发展来看,似乎也真的应证了选前各政治观察家所预言分析的,这将会是一场对陈水扁与民进党的执政不信任投票,也将是对马英九与国民党的一场能力的信任投票。
结果开出后,整体而言台湾的民众相对是理性地在面对这一场选举,尽管选前扁家与陈水扁不断爆出贪渎弊案,民进党内部部分保皇派,更是不论公理与正义全力保扁,但是选民依旧还是选择给民进党一个改革的机会,保住了南台湾这一块绿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便是对陈水扁执政不信任投票的过关,而是期待在面对未来已经成形的两大党的政党政治运作过程中,还能有足以相互抗衡与监督的政党足以运作,不致造成严重的失衡。
同样的结果论之于马英九与国民党,却已是呈现出另一种对于马英九与国民党执政能力的危机投票。这其中的不信任不仅是对马英九的领导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的质疑,更是对于国民党内部过多大老山头的分峙,过多心存依附与侥幸从政的政治寄生虫的不肖。
其实台湾今天所面临最大的政治危机应是,“严重缺乏优质的‘国家’领导候选人”,人民永远只能在一两颗烂苹果当中,被迫选择比较不烂的那一颗。
尤其在如今已然是一片焦土的台湾政坛上,曾经用理想收纳人心的人,却可以事后贪渎不下台;曾经打造出绝对廉洁金刚护体的政治金童,也会有不幸失足破功的时候,这不仅令人感叹,“诚信与道德”之于政治人物所剩几何?
因此,对于这次的投票结果,或许正是清楚的反应出台湾人民对于民进党与国民党这两大党的绝对不信任投票。
因为在这两大党均未能有效从党的内派系整合与党务进行改革之时;未能对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有所尊重与实践的时候;未能对政治人物的高道德要求建立出一致的标准的时候。
此时,不论是国民党或是民进党;不论是马英九或是苏贞昌、谢长廷,不过都只是一位未经严格试验的候选人而已,能不能过得了权力与能力的双重考验,没有人知道。
因此,唯有以最严格的投票结果,建立出政党平衡的治政生态,才能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始终能够在一种如履薄冰,全民监督的政治氛围下谨慎且守法的从公任事。
否则,若因为一党执政能力的偏跛,便产生对另一党政治寄托的倾斜,那么所可能产生的政党失衡现象,便如同2000之于本土政权民进党的不当寄托一般,将不是台湾的转机,而是台湾的危机!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