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该不该是金饭碗
背景:爆棚的公务员热
据人事部消息,中央、国家机关2005年招考公务员网上报名工作日前截止,共有541552人次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材料,有310656人通过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3∶1,提交报名材料人次与资格审查合格人数都超过了去年,再创历史新高。
37∶1的平均比例,足以显示公务员职位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公务员何以越来越热?
长期以来,公务员职业因为稳定、工作压力不大被称为“铁饭碗”,成为很多人择业的首选,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公务员的流动率只有0.05%左右,“一杯茶、一根烟、一份参考看半天”,更是用来形容公务员工作轻松。而近几年来,在历经多次加薪之后,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相比,公务员的工资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有“范围扩大化”的倾向,在房补、车补之外,又相继出台了公家出资深造、民企工作可领双薪等政策,公务员更是由“铁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与此同时,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恶化,也推动了公务员的行情看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同时,许多深感工作压力大或对收入不满意的在职人员,也希望借公务员考试改换门庭。据人事部消息,此次公务员考试在报考总数大幅度增加以外,社会在职人员报考比例也显著增加,占到总报考人数的29.3%,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就是说,除了在校生看好公务员外,近30%的报考者放弃现有职业争当公务员。
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场面,似乎预示着公务员真的成了“最后一个金饭碗”。然而在报考公务员大热的同时,很多现象凸显,以及现象背后所喻示的问题亟待寻求一个答案:怎样改革现有的公务员收入制度,实现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和透明化,从而缩小公务员收入在部门和地区间的差距,来改变报考人数集中于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实权部门的现状?是否应当建立严格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与收入挂钩,使公务员能够在压力下工作,彻底改善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近年来公务员历经多次加薪,而作为为加薪买单的最终支付者,纳税人却在这一过程没有丝毫的决定权,这种公务员“自己给自己定工资”的现象还应该继续存在吗?
对话
公务员职位:最后一个金饭碗?
主持人:张子凡
嘉宾:
莫荣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
董礼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公务员缘何热门?
主持人:根据人事部发布的最新消息,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达到54万,经过用人部门审核合格的人数31万,而此次公务员招考提供的岗位是8400余人,人才供求之比高达37.3∶1。公务员职业如此热门,原因在哪里?
莫荣:公务员热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此外,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收入和社会声望比较高,也是大家热衷公务员的一个主要原因。
毛寿龙:除了大学生扩招后供给量的增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通过这几年的加薪、车改等政策,公务员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
董礼胜:“公务员热”的现象反映出公务员相对其他行业待遇好、工作轻松、职业稳定。但从长期来看,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尽管公务员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但是公务员毕竟不是在直接创造财富,而公务员的报酬是由财政支付。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务员是财富的使用者,如果公务员待遇高过其他创造财富的产业部门的平均报酬,这种现象就值得商榷了。
主持人: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是否预示着公务员职业的待遇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真的已经成为舆论所说的最后一个金饭碗?
莫荣: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现在社会上可以称得上金饭碗的职业还是很多的,像许多大型企业,收入要高出公务员很多。出现报考公务员热这样一个现象,不能单单从收入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有一个综合性的考量,比如说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关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不愿意做公务员,因为那时候社会普遍收入低,人们择业可能更多地从收入的角度考虑。但是现在收入提高了,于是人们有了参与国家管理等方面的意愿,而报考公务员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毛寿龙:我赞成公务员职位是金饭碗的说法。公务员职位不仅是现在,在很长时间以后都会是金饭碗。由于我国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使得人们对公务员的评价和职业期望值都比较高。
董礼胜:这种说法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公务员报酬和工作性质的不对称。在国外,不会有人为了高薪从事公务员工作,看重的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和从事国家管理的成就感。而在我国,公务员职业的现状,却是从事相对轻松的政务管理,平均报酬要高过其他经济部门。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现在公务员自己给自己定工资的现象。
单一择业是利是弊?
主持人:现在大家都在一窝蜂似的往公务员队伍中挤,这种择业的单一性现象,对整个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是利是弊?
莫荣:这种择业的单一性现象,对整个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是利多于弊,这更体现了人才的流动性。而在以前没有这样的机制,那些希望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现在正是给了大家这样一个机会,对报考者个人,对政府机构都是有好处的。
毛寿龙:公务员如此“热”,对整个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弊端的。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看,政府机关最大的作用是实施公共管理。从工作的要求看,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核心人才如果都集中在政府部门,会形成一定的浪费,这部分人才应当在技术和专业性更强、更需要创造性的部门去发挥作用。
董礼胜:对公务员择业的单一性,当然是不正常的。从经济发展来说,不应当出现千军万马涌向公共管理部门,而创造财富的产业部门人员流动却不够活跃的现象。如果最优秀的人才不能出现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而都挤在政务部门,经济又怎么能够有活力呢?目前的情况是,政府部门需要制订政策,扭转目前的现状,以此加大其他经济部门的吸引力,促进优秀人才到那些最能发挥才能的岗位上。
主持人:此次公务员报考人数在部门分布上差距为历年之最,其中最热门的人事部报考与拟录取人数达到了322:1,而气象、地矿等一些清水衙门甚至达不到开考人数。有舆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实权部门公务员能够获得更多的“潜收入”。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是否需要建立一些体制,实现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莫荣:我不赞成“在实权部门公务员能够获得更多的潜收入”的说法。据我了解,人事部并不能算是实权部门,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也未必就是清水衙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应该是许多考生在择业上倾向不同,或是对所报考部门缺乏认识。此外,和招考的口径和标准也有关系。像人事部,录取的人数最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专业要求,于是大家都报。相反,许多部门因为招收人数少,专业性又强,导致没有人报,才给人一种清水衙门、没有发展的错觉。而建立规范公务员工资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毛寿龙:我赞成“在实权部门公务员能够获得更多的潜收入”的说法。现在人事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看,人事腐败是相当严重的。灰色收入的问题,应当归咎于许多政府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不规范,因此,实现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和透明化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董礼胜:北京市在两三个月前,就提出了规范政府各部门工资标准、统一发放工资的办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认为这对于改善各部门收入差别、促进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以及整个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都是有好处的。至于完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建设,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务员培训支出是否有必要?
主持人:据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公务员报考者的报考动机是公务员职业“稳定和轻松”。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公务员职业的流动率只有0.05%,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部门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当前情况下,是否应当建立一种机制,促进公务员的优胜劣汰,来改变现在这种一考进门便一劳永逸的现状?
莫荣:其实,现在公务员的工作真的不能拿“轻松”形容。我见过许多公务员,工作非常辛苦。建立绩效考评机制,还是有必要的,但这当中有很多细节上的难点。因为政府机关不像企业,企业的员工基本是各司其职,而政府机关通常是许多人、甚至很多部门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公共管理的“公共”两个字就体现在这里,这就给绩效考评增加了难度。现在更重要的,是解决不同部门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毛寿龙:公务员工作“轻松和稳定”,正是由于人才流动性不足和竞争机制的缺失造成的,这跟政府自身监督没有到位有很大的关系。而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是公务员制度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至于具体的措施,应当主要从加强规范公务员执法、加强公务员招考和录取的透明度等方面着手。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给制度改革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谈得上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董礼胜:公务员队伍趋向“稳定”,应当是公务员职业的特点。现在我们又想引入一些制度,来解决竞争性不足等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好入口关,在人员的选拔和录用方面应当更加严格,但是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以后,就应当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主持人:近几年来,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逐渐产生了一种“范围扩大化”的趋势,如带薪读书,学费政府买单,到民营企业工作可以“带薪三年”,甚至出国培训。这种支出有必要吗?是否应当由财政支付?
莫荣:像培训这样的支出还是有必要的,这对整个队伍建设、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好处。培训费用由财政支付也是可以的,这笔支出对财政的压力不大,如果能有效的提高管理能力,还是很值得的。
毛寿龙:类似支出还是对财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现在是公务员给自己定工资,纳税人作为最终支付者,却没有什么话语权,而且在涨薪等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监管。在住房、车补等方面也暴露出了类似的问题。
董礼胜: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对公务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如果确实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使之能够胜任更高的职位,由财政支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民企工作还要继续领取薪水,这个就值得商榷了,关键还是在于规范制度建设。比如,法国规定公务员在公费培训后,必须要保证在政府部门工作一定年限,而我国的一些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因此,必须在两方面把好关,一是规范福利项目的支出,保证福利支出的合理性。二是享受福利人员的筛选问题。究竟什么人应当享受福利、享受何种福利,这个一定要明确。
链接: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文/田心明
实行分类管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两者不得相互转任。政务类公务员的产生和管理办法与业务类公务员不同,两者或者各自独立适用不同的法律,或者在同一部法律中分别独立规定。
保持政治中立。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腐败现象,因而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得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英国在公务员的内部纪律中规定,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和担任政党机构的官员,或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不得发表政治言论,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不得发表批评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的意见”等。美国在1883年施行的文官制度法(亦称《彭德尔顿法》)中规定:“文官在政治上必须采取中立态度,禁止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禁止进行金钱授受”。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为政党和政治目的谋求接受捐款及其他利益,或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这些行为”。
贯彻公开、平等、竞争原则。该项原则体现在公务员制度的各个环节上。“平等”主要表现在不能有“与生俱有”的差别歧视,如家庭出身、性别、种族、政治信仰等,但对一定职位所需的技能、资历、学识等资格条件,得普遍作出一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平等与竞争的有机结合。美国1979年施行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一切官职都对考试成绩优秀者敞开大门”。
实行功绩制。功绩制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它要求必须按照公开考试的成绩录用公务员,必须按照工作的成绩提升公务员。德国公务员资历条例规定:“公务员的录用、任用、授职、提职、晋升,只能依据公务员的资格、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成绩来决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保障公务员权利。公务员除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以外,还享有保障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权利,主要包括:就职平等权、合理报酬权、职业培训权、带薪休假权、辞职权、申诉权等。为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利,各国一般都在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中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受理侵犯公务员权利的事宜,如英国设有“功绩制保护委员会”、日本设有“公平审查委员会”、法国设有“对等委员会”等。此外,许多西方国家还建立了公务员工会,充当公务员的利益代言人,就公务员的权益问题与政府谈判,如美国的联邦公务员,就有三家工会组织。
资料1:
上海2005年招录公务员政策6处微调
2005年上海市计划招录国家公务员2000多名。此次招考政策有6处做了调整。
一、法院首招聘任制书记员。2005年上海法院将招考聘任制书记员261名。据悉,实行书记员岗位和身份的聘任,并向社会招考,这在上海市法院尚属首次。
二是面向社会人员岗位增多。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公务员招考的主要人群。2005年度的招考则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对社会人员的需求,向社会人员开放的岗位较往年有所增加。
三是学历条件不再一刀切。此次招考的大多数岗位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但公安、司法机关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部分职位可放宽到大专学历。
四是专业分比重下降。此次招考的笔试包括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前者的两科《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满分均为100分,而专业科目考试满分则由去年的100分下降到50分。
五是经济困难者免费用。此次招考还对部分有经济困难的考生实行优惠政策,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考试和体检等费用由考试机构和被报考的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六是体检按国家新标准。有关国家公务员招考的体检标准此前已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调整,并在网上征求意见。新标准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报考者。
资料2:
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长刘家林:公务员为何有如此竞争力
一、政府机关吸引力不断加强。随着公务员的社会地位逐步上升,许多人才开始把政府工作视为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新一届政府的亲民理念也给公务员职业增添魅力,继承优良传统、吸收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政府机关正在吸引各类人才一展抱负。
二、就业压力大成为主因。2004年有240万高校毕业生,200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340万。中央和国家机关集中招考,一次性提供8400余岗位,这对于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机会。
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公务员考录制度从1994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才,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努力实行“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为许多致力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也为机关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不再对考生来源做区分。所有职位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此次社会在职人员的报考人数上升,比去年相比提高18.7个百分点。此次招考首次规定,城市低保收入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考生,可减免考试考务费用。 (责任编辑: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