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现代化农场
在50年前,没有任何人理睬过一个叫喀拉库勒的地方;在30年前,没有任何人敢承诺这个叫喀拉库勒的地方人们的生产、生活能维持多久;在10年前更没有任何人会意识到这个叫喀拉库勒的地方会率先在全新疆、全兵团乃至全国实现农业信息化目标,成为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试点县、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就是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一个在中国地图甚至于新疆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弹丸之地。 如今,这个团从1956年建团初期的30000亩耕地的单一农场,发展为目前拥有16万余亩耕地、3万余亩林地的集农、工、交、建、商、林、牧于一体的大型国有农场。
50年的建设史,对于三团而言,是一串数据的延伸史,一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递进史,一个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的演义史!
一、进军喀拉库勒
1954年,以王震将军为首的三五九旅部队,在天山南北就地转业,开展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由于缺乏经验,刚刚放下枪炮而投身开荒大生产的官兵们,却遇到了在南泥湾从未有过的问题:在沙井子开垦的数万亩荒地,第一年种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第二年开始碱害泛滥,农作物、树木相继被碱死,眼看着成功如同过眼云烟,在豪情万丈的干劲中取得的胜利将付诸东流——大家一时陷入了沉思。
兵团领导提出放弃或搬家,建议到北疆的车排子去另求发展。
一师党委一班人通过多次研究分析,毅然向兵团表态,提出了治理盐碱、保住沙井子、延伸胜利渠、开发喀拉库勒,为农一师站稳脚跟寻求新的起点等大胆决策意见。兵团通过了这一意见。
1955年8月,在原农一师师长林海清、师基建科科长傅丙申、水利工程师胡正国以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等人的带领下,勘查土地、植被、水文、气候全面展开。当年9月,新疆自治区原水利厅厅长兼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陈实、阿克苏地区行署原副专员王高才、农一师第一任师长林海清、师工程处处长王金山、师基建科科长傅丙申、水利工程师胡正国等人再次勘查喀拉库勒,确定在此开荒建场。
这年的10月,勘查队分成地形勘测组、渠道选线定线组、土壤化验组、规划组等,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干渠、支渠等渠系规划和一个十万余亩的灌区规划图、土壤分布图和万分之一的简易地形图。
同时,农一师将胜利渠延伸36公里,1956年3月正式开闸放水,为开发喀拉库勒创造了第一条件。当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胜利二场(现三团)正式成立。
于是,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将士们,铸剑为犁,凭一把砍土镘、一条扁担和两只柳筐,搬走了沙包,填平了沟壑,在沙包里建起了地窝子(最原始的住房)。
山西籍老八路柳长树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三五九旅战士。当时,他带领生产一队八班,每晚坚持夜战开荒造田。在地窝子紧张的情况下,寒冷的冬天大家就露宿在胡杨树下。女工卞秀英的孩子幼小,夜间啼哭,为了不影响战士们休息,她自告奋勇把孩子绑在身上露宿外边,自己的手指却被冻死了。妇女排长张廷兰,带领40多名女战士和山东女兵及战士家属,与男同志一样投入开荒生产。左肩肿了换右肩,两肩全肿了,就缝制“棉垫肩”照常担着土筐飞跑,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实现了三个人工开出一亩地的保证计划。牧羊战士梅连喜,在接产全场第一批母羊产羔时,夫妻俩为了护理母羊和羊羔,白天黑夜守在羊圈,自己不满周岁的婴儿却被捂死在帐篷里。所有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地窝子和草棚子里,睡的是毛腊野麻床,居住无定所,经常搬家。遇上大风,吃的、住的、用的、睡的全部都蒙上了厚厚的沙子,睁不开眼睛、张不开嘴,人人灰头土脸。眼窝里、鼻孔里、耳朵里、衣领里、嘴巴里都钻进沙尘,用手轻轻一抠,沙尘便可塞满指甲缝。由于机械的缺乏,全靠人工肩扛背驮,手震裂了、肩膀压肿了,大家坚持干。有人编了许多顺口溜:“农场好,农场好,住的洋房三尺高,下面顶着四根棍,上面盖着芨芨草,”“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包谷豇豆皮牙子,囫囵麦子煮着吃,创业艰辛意志强,条件艰苦又何妨!”
第一年春季灌溉时,全体干群日以继夜,抢抓时间,白天到处水光荡漾,夜晚许多盏小马灯恰似繁星游离在新荒地上。初春的水冰冷刺骨,但为了新农场的丰收,放水战士几天几夜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辛。担任放水任务的阎守芳为了及时堵住坍塌的口子,跳进冰冷的水中,整个身体坐在垮口处,用双手捞泥一点一点地将缺口堵上。春灌结束后,阎守芳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下肢瘫痪。党员陈恩礼痔疮发作仍不肯休息,5天5夜坚守岗位,发现垮口忍着病痛去堵,田埂陷脚无法行走,他就爬到垮口处,脱掉棉衣堵住口子。在全体干部战士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垮口、坍塌、凹陷等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建场后第一次春灌任务。与此同时动员人工挖地,平均日工效2.5亩至3亩,当年开荒30633.89亩,播种棉花、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24810亩,实现了当年建场、当年种植目标,被师授予“当年建场、当年生产、当年经营有利先进场”,受到了兵团高度赞扬。
1958年至1964年,以老八路杨凤德为组长的3人丰产组管理棉田102亩,凭借着超常的体力,长期昼夜奋战攻关,平均亩产籽棉342公斤,兵团、师领导和苏联专家多次莅临参观,受到高度赞扬。胜利二场(三团)在戈壁荒漠上开荒造田累计达到70000多亩,播种面积增加到63000余亩,农业产值达到168.84万元,经营利润由1万元增加到8万元。
二、二次抉择
如果说1954年兵团计划放弃“三五九旅”就地转业后的第一个垦荒据点——阿克苏沙井子垦区的建设,准备转移到北疆车排子,那么,发挥后续优势的三团建设又遭遇了沉重打击,面临第二次抉择:全团90000余亩棉花爆发枯黄萎病,几近绝收。而种植其他作物一是水资源短缺,没有能力应用节水技术,二是技术资源短缺,队伍没有种植其它作物的经验,三是经济效益不佳。
资料显示,1979年至1985年的六年里,三团亩单产皮棉平均达到80公斤以上,总产值较六七十年代翻了近一番。人们首次尝到改革带来的大丰收甜头。
然而,虽然三团人历经数年走出了盐碱滋生的困境,创造了兵团第一个标准化农场建设的典范,但从1983年起,却再度陷入到发展的边缘:严重的棉花枯黄萎病迅速蔓延,大面积棉田因爆发病情,导致大面积棉田严重低产甚至绝收!
可恶的棉花枯黄萎病!它犹如恶魔慢慢的吞噬着三团人用心血和汗水换回的劳动成果。三团的开发建设一度陷入了迷惘之中:是进还是退?
有人曾针对当时的现状,认为三团继续种植棉花获得利润的希望非常小,建议改种辣椒等经济作物;有人结合开荒生产的成功经验,建议将枯黄萎病严重的条田弃荒,重新开垦新荒地,认为效益比坚持种植病田要高出许多;有人认为对枯黄萎病严重的条田增加灌溉次数以达到洗盐压碱,改良土壤成分,减少病害的目的……
众说云云,理由多多。到底该如何去做?三团的发展何去何从?
三团人面对棉花大面积绝产,失望之余痛定思痛。提出以“品种革命”换回高效发展和轮作倒茬减少病害的两种战略思路,决定继续经营棉花。他们分析:一则兵团范围内,尤其是阿克苏地区种植棉花已形成规模,种植棉花有利于较快转变为直接经济效益。二则经过长期种植棉花,干部职工普遍熟练掌握了棉花种植、经营和管理技术,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管理规范,能打硬仗的队伍。三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销、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继续种植棉花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投入。四则实行稻棉轮茬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克服病情困扰的同时,解决群众粮食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好决策。五则实施品种革新,可以探索、繁育高产抗病的新品种,为团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是,三团人的信心再次树立起来,三团人的决心再次坚定起来,三团人勇敢的扬起前进的风帆,投入到新一轮战天斗地的大生产运动中。
如是,大规模的品种选育工程开始了:技术人员从病田里原有棉花品系中精心筛选出具有抗病和高产特性的株系,进行良繁改造;从中棉所、师农科所等地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把病重田逐步实行稻棉轮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86-4品种、30-1品种、90-1品种等一系列棉花新品种的繁育成功并逐年试种推广,三团从九十年代中期,再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大转折:1995年至2001年,棉花单产成直线上升,到2001年籽棉总产达到3900万公斤以上,相当于八十年代初期两年的产量。
三、再现辉煌
历史写过三团建设的五十年。又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冬季。
2005年!不愧又是一个丰收年:三团籽棉总产有望达到6000万公斤。
同样一片天,同样一片地,却实现了如此不同样的目标:一年的产量相当过去10年间三个年头的累计产量!
何等光荣的数据和现实!是什么力量让这一目标第一实现呢?
回答是非常肯定地——她就是科技的力量。
近年来,三团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强团”战略,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了经济飞速发展。“十五”期间,他们立足科技强团战略,不断取得胜利。且看其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将团场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推进现代农场建设。在全兵团乃至全国率先提出独一无二的“五化”建设模式,即:“职工管理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连队组织协会化、农场经营产业化”的“五化”目标,全方位展开现代化农场建设。通过运用清田整地机、气吸式播种机、飞机化调治虫、自动化滴灌、机采棉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视频信息采集控制系统、自动化气象站、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等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通过连队行政管理组织为职工提供农机、虫情测报、农资供应、产品收购等服务,实现连队组织协会化;团场以种子加工、农资贸易、农产品深加工进行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职均管理规模200亩以上,管理规模提高五倍。
二是提出依靠科技合作,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机构和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研究开发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形成适应科技转化为实用技术的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科技强团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每年团内举行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5期以上,培训各个行业技术骨干2000人,职工上岗培训面达98%,全员科技教育60小时以上;培养科技人员716人,充实农、林、牧等行业,每年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30人,提升团场的整体素质;每年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不低于500万元,科技基础建设项目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
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与中棉所、辽棉所、新疆康地种业公司、河南锦棉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十四家科研院所、企业展开了技术合作,聘请中科院马存等7名专家、学者,成立了棉花枯黄萎病课题组,组建了四个专家育种工作站,引进1000多个抗病品种,通过三年的筛选、种植,选育出抗虫、抗病、抗旱的“三抗”系列抗病品种,使棉田病害发生率大幅降低,增产幅度大幅上升。2003年以来,该团棉花生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总产较上年增长最高达到30%,皮棉单产160公斤,职均收入和生产总值都名列全师前列,2005年全团5700余名职工实现人均收入33000元。
三是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推进科技强团战略。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进入新世纪,在农业生产中逐步引进信息技术,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引进推广了地埋式自动化测水、测肥渗灌、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智能日光温室、可视农业信息监测、AFS采棉机测产系统等12项农业尖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转变,近三年,由于自动化测水、测养分微机控制渗灌等系统的推广使用,使每位职工的管理定额由40亩提高到200亩,职均产值32万元,职均创利税10万元,节水23%、节肥8%以上,充分显示了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重点实施了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设施农业、有机农 业、特色园艺、能源工程、生态农业、人才引进、产学研基地示范等十大重点科技项目。坚持走科技兴团的道路。依托建设1.7万亩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积极实施12万亩滴灌、8000亩自动化滴灌、10万亩机械采棉、超百万亩的飞机航空作业技术,快速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迈进,推进科技强团战略。他们在2004年成功获得“全国科技试点县”荣誉称号,成为全国30个科技试点县之一。
三团坚持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他们紧紧围绕“棉花稳团、科技强团”的发展目标,积极扩大农业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积极向现代化农场目标迈进,引领一师、兵团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三团——喀拉库勒!这个虽小但让人吃惊的地方,造“西部最边远的信息化农业和现代化农场”的“拓荒者”,我们拭目以待,她不久的将来更是一片艳阳天:不愧为兵团第一场,去引领兵团农业乃至全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建设方向快速前进。有关权威专家在看过三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后,顿时被眼前的真实现象所震撼:如此边远的农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之快、应用之广,在全兵团乃至全国也不多见!可以说,三团不愧是最边远而又最发达、最真实的现代化农场。然而,单单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这只是该团信息网络建设的其中之一。
四、结束语
的确,三团距离最近的阿克苏市城区12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1200公里,距离北京接近3000公里。它相离中国西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国之间的边境垂直距离仅在200公里左右。
三团处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原始地貌以沙漠、戈壁和雅丹地形为主。各方面史料考证,自古以来,三团土地上没有大规模人口居住的痕迹。
在这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荒原之中,1956年3月才诞生了具有真正意义的村庄、农场……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截至2006年11月,这个吸纳了河南、湖北、四川、山东、上海、湖南等27个省市籍贯的近18000名的人口5100余户人家(含流动人口家庭),固定电话达到3700余户,使用固定电话的居民家庭占总户数的80%左右,占常住户口家庭的95%以上。移动电话用户600余名干部100%使用了手机,另有25%以上的普通职工和15%左右从事个体等行业的人员使用了移动电话,总人数达到2000余人。有500余户使用了宽带网和政务网、一线通等网络。平均有98%以上的居民家庭看上了42个节目频道的闭路电视……
就在这样一个地方,34个基层单位全部与团机关实现了政务网“连连通”,计算机网络端口全部实行对接并能够顺利通过网络传输、交流各类数据。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数万亩棉田地关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监测苗情长势的可视农业;以手机短信和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方式进行测水、测肥、灌溉、测虫等。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计算机监控网络遍及团部、加工厂、科技连、七连等多个单位,全团三分之一的地区目前都已纳入电子自动化监控体系。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数据,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啊!西部最边远的“蛮荒之地”、“死亡之海”腹部的弹丸“绿岛”,依靠农业手段获取最高效益的农场,信息化网络进入到千家万户,基本达到了家家懂、人人知的目标——如此,离最终完全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并不会有多远了啊!
可爱的第二故乡,我祝福您!
作者:任新农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