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实现喝上甘甜黄河水的梦想
我的家乡居住在以“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偏远的小村里。
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风沙从冬刮到春,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改革开放前,这里的人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依靠简陋的“二牛抬杠”生产工具广种薄收,群众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群众想水盼水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这话在这里是不灵验的,每当遇到大旱年,不要说穿衣吃饭成了大问题,就是连起码的人畜饮水都没了着落,人们往往要到几十华里之外的地方驮运又苦又涩的咸水。眼看着这地方不养人,本来小村就稀里哗啦二十几户人家、百把十人口,乡亲为了养家糊口,纷纷依依不舍举家出走,离开故土到南方或新疆、内蒙、西藏等地打工谋生,这就使小村更萧条了。
爷爷是上了年纪的人,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村子,依然带着全家我行我素,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他老人家不顾年事渐高所带来的不便,长年累月带头发扬寓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面向黄土、背靠天、头顶烈日,苦苦同贫瘠的黄土地殊死拼搏,但依然始终摆脱不了恶劣环境气候条件下的贫困命运。
记得,有一年特别旱,爷爷为了多储存一点水,于是,早早就开始驮运储备起苦咸水来。谁知驮运水是那样的艰难,远途加到深沟下几十米深的水井内取水,是如此的费时费劲。有一天,爷爷连人带驴一起滚进深沟,驴摔死了,水桶砸了,爷爷爬在驴身上久哭不起。从此爷爷腿伤残了,心也碎了,全家伤心透了。爷爷伤残后,我们兄妹除我之外,都先后被迫辍学,干起祖祖辈辈那种既繁重又劳而无获的农活来。我从小就缺乏营养,骨瘦如柴,往往在暑寒假帮助家里干农活中,最容易发眼黑昏倒在田里。爷爷再也不忍心我们兄妹跟着他再受这贫困的煎熬,思想倒比我们解放,劝我们兄妹外出打工谋生,或许会好些。可我们怎能抛下致残的爷爷和年老体弱多病的奶奶呢?爷爷无奈,往往偷偷一人拄上双拐悄悄到地里抢着干活,兄妹发现后劝也无用。
改革开放后,在党中央和当地政府亲切关怀下,黄河水远上旱塬,送进我们的村头,创造了高原出平湖的奇迹。望着从天而来的滚滚黄河水,小村子沸腾了,大伙奔走相告,外出打工谋生的乡亲又纷纷回到故里。爷爷看着甘甜的黄河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当他老人家捧上黄河水喝了几大口后,才相信这是事实。
自从黄河水进村后,乡亲充分利用这种宝贵资源,在科研人员指导下,科学用水,节水灌溉,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产品。如山药蛋,枸杞、瓜果、油料等作物,逐步脱贫致富。如今,几乎家家有余粮,吃穿不愁,花钱有余,并纷纷告别多年低矮昏暗的土坯房,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我家在爷爷的带领下,首先看准栽培地方特色产品——枸杞,收入比乡亲还好,致富走在了全村前头。最使全家欣慰的是,今年爷爷在八十多岁时竟然长出了新牙。爷爷看到乡亲家家过得红红火火,逢人便讲:“现在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得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今后大伙建设新农村奔小康,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作者:石倩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