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表:做到“三个协调”才能“又好又快”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齐中熙、姚润丰)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0.8%。尽管第三季度单位能耗由升转降,但实现全年目标仍有很大困难。200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今年目标完成得不好,今后压力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强调。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
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没有有力的措施,‘十一五’规划还可能重复‘十五’计划的情景,即所有的经济总量的指标全面超额完成,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却有些落空的情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说。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约的政策措施。
年中,《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
为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从今年10月1日起,国家对差别电价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淘汰类企业工业用电每千瓦时加价1角钱,限制类企业加价3分钱。
为进一步明确节能责任,国家把“十一五”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各地,实行计划管理……
尽管新政策密集出台,但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却不可能立刻转变,高耗能产业仍在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增长付出的代价依然过大。
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10.7%,而煤炭和电力生产增速分别为11.7%和12.9%,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稳固。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
记者从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切入点,明年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应对日益加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
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降耗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抓好钢铁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
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做好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改革委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千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审核,并在明年3月底前将审核情况汇总上报。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重型化工业消耗大量能源、单一火电消耗并“浪费”大量能源,是山东省单位产值能耗高于广东、江苏等“第一雁阵”省份的主要原因。基于能源消耗的这两大特点,山东从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出发,以宏观视野构建节能化的产业体系。为推进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山东一方面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制订节能评价项目目录,凡是列入目录的项目一律先进行节能评价审批。
面对2006年不容乐观的节能降耗形势,中国高层正酝酿明年在全国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以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
“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和效益提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部署明年发展改革工作时,着重强调了节能减排工作。
(责任编辑:王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