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光英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既有着古老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从某种意义和某种角度上说,中华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人;西方文化则具有“科学型”、“法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事。在近代,中华文化曾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许多人通过吸取西方文化的有益营养而使自身得到成长;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 因此,“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显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今天的中华文化正在历史进步中走向复兴。
我们都说,海内外华人同宗同文。同宗,是指我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同文,是指我们都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这代人,从小习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文化一直就教育我们,要通过自我修养,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负责的人。我认为,这对我们这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作用。这种营养,也积淀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海内外华夏儿女都认同中华文化之根,都要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人。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