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建筑极具文物价值,再不修补就烂完了。”宋超是阜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昨日,他对记者说,该市建于明洪武二年的城隍庙已经塌了一半。为挽救这些濒临毁灭的古迹,宋超给阜阳市政府写了一封《紧急求救信》,希望引起政府重视。 600年古城隍庙摇摇欲坠
在宋超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阜阳古楼的城隍庙。据宋超介绍,城隍庙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阜阳城中唯一保存下来最大的古建筑群,该市有关部门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该建筑群已严重损坏且有倒塌的危险。
记者看到,城隍庙门前有烧香的痕迹,原阜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张继前说,虽然现在城隍庙已成了危房,但每到传统节日,仍然香火不断。张继前说,城隍庙是阜阳古文化的象征,历经文革也没有遭到破坏。直到1997年,群众艺术馆还在城隍庙里开演戏剧。“城隍庙被风雨侵蚀得非常严重,没有人维护,1999年成为危房。”张继前回忆,今年6月的一场大雨,让城隍庙主楼正面墙发生倾斜,眼看就要倒下。
“还是能维修好的,花不了多少钱。”宋超说,从建筑学角度看,城隍庙的主要支撑柱没有明显腐蚀,只要投入不多的维修经费,一定能够保护好。“墙壁上的石画是明朝留下的,很有文物价值。”高工呼吁“别给历史留下遗憾”
宋超是建筑学专家,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喜欢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并联想到家乡的城隍庙,他说,古城隍庙如果开发好,就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开封、南京等地,宋超都对当地城隍庙的热闹深感欢喜。“合肥的城隍庙搞得就不错,开发成小商品市场,解决就业、保护古迹、发展经济。”
宋超说,现在阜阳人并没有遗忘城隍庙,一些老人将其看作精神安慰,但城隍庙的现状令人担忧。“城隍庙的唯一出路就是赶紧修缮,对其作出整体规划。”
颇有感触的宋超于12月21日写了封饱含热情的信,亲自送到阜阳市政府。“政府对我的热情表示感谢,并回答汇报上级后会处理。”
宋超在信中写道:阜阳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和文物却很少,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现实严重不符,希望文物主管部门及时保护古迹,使历史能够传承。“这也是提高阜阳城市品位和知名度的必备条件。”
宋超告诉记者,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宋超还在信中提到南宋大将刘琦庙等六处急待修缮的市级文保单位。“不能给阜阳的历史留下遗憾。”(记者武长鹏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