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没有快乐的公民,就没有幸福的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小康》杂志这样解读他们前不久刚刚完成的2006年“快乐指数”调查。这项共有两万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国人目前的“快乐指数”为79.3分,略高于去年的78.1分。

同时,互联网已成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场。(《中国青年报》1月8日)

  将“快乐指数”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发展成就的一个重要尺度,已经不是新鲜事。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幸福度等软指标之时,该怎么看待“快乐指数”,以及互联网上出现的网民负面情绪的非正常发泄?

  《小康》杂志的调查显示“社会不公平,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以及“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导致的心理不平衡”,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两大原因。而在我看来,网民们的不满情绪不是一种无根源的情绪化产物,它反映了这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经历,类似感想,类似心声。读他们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了解民心民意民向。

  在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中,“压力大”、“不平衡”、“安全感差”、“满意度低”等,成为描述现阶段公众心态的最常用词语。具体内容而言,“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医疗支出大,无法承受”、“住房条件差,买不起房”等诸多反映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让大部分民众感觉负担沉重。

  在尚未解决温饱的年代,我们简单地认为,一个社会让大家吃得起饭,有衣服穿,把温饱解决,人们便会快乐安康。而今,随着经济、政治、文明、文化的进步,这种简单的发展思维已经被现实所抛弃。民众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还希望得以享有老有所养、民有所居、少有所教、病有所医、人有所乐的公民生活权利,还对一个社会的公平,公民的平等权利,政府的管理效率,社会的其他保障制度,社会矛盾的解决有了更多的渴求与追求。而这些愿望及思想的渴求与当前社会现实的一些冲突,就构成了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内容。

  借用天津社科院教授潘允康的观点,这些不和谐因素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必然要遇到的,必须通过实现“公平”来消除。从社会心理上来看,平等的机会比平等的结果更为重要。无疑,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到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给人们带来过大的生活压力,会阻碍民众这些基本需求的实现,让他们中的部分人难以获得快乐,甚至形成了一种不理智情绪,通过各种渠道正常或不正常地发泄。

  互联网成为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场,也许不是坏事。它所传递的信号,需要得到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关注与聆听。因为这种不公平的负面情绪,惟有得到现实根源上的疏泄畅通,才能真正消解。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特型广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社会 | 快乐 | 情绪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