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楷模——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图)

  新华网青岛1月23日电(记者 林红梅)2006年12月14日,中央各大媒体齐聚青岛港,对国企典型青岛港和企业带头人常德传进行采访。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的心里却充满了忧急:其它港矿石码头吞吐量距青岛港越来越近,青岛港矿石码头世界第一的地位受到威胁;韩国釜山港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超过1200万箱,青岛港的差距更大了。标兵越跑越快,追兵越来越近,在激烈的竞争中,青岛港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青岛港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 摄

  夜里12点多,散会后,常德传走出办公大楼,望着灯火辉煌的码头,以往走过的艰苦岁月,如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里回放。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一定能够办好的理念,支撑他坚定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奋斗不止,将青岛港引向了国际港口大舞台。

  “血浓于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正走在对国企改革进行艰难探索的道路上。面对国企的大面积亏损,下岗分流再就业改革在全国广泛推行。
青岛港的领导班子却做出了“不让一名职工下岗”的决定。但是,港口如何走出亏损的困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作为国企的青岛港,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常德传和班子成员反复交流思想,进行讨论。青岛港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党组织任命的,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据此,他们提炼出了青岛港作为国有企业的三大使命:“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

  在“三大使命”的指引下,青岛港走上扩张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常德传毅然做出决策,将闲置的、晒太阳的黄岛二期出口油码头,改造成进出口兼用的码头,占据了国内市场空白,青岛港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油进口码头,甩掉了发不出工资的贫困帽子;海港顶着巨大的压力,贷款建造了20万吨矿石码头,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深水矿码头,青岛港迅速占据了世界矿石吞吐量第一的宝座,昂首从支线港走进干线港;从零做起,自我加压,青岛港又迅速崛起为我国第三大集装箱码头。

  伴随着快速的外延式扩张发展,人与设备、效益与安全的矛盾逐渐暴发出来。

  1999年7月的一天,集装箱公司一名工人在码头装卸场地走路时,装卸车司机不慎将其撞倒在车轮下。

  常德传来了,铁青着脸。他在工人倒下的地方看了许久,一言不发。集装箱公司经理朱广太跟在常德传的身后,几次想张口汇报,都被常德传摆手制止了。常德传的心阵阵揪着痛,他自己就是从装卸工干起的,倒下的是他的弟兄啊!他在心里吼叫着:“朱广太啊朱广太,港务局要你这个经理干什么?海港拼命发展生产,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职工过上好日子。人都没了,还说什么发展造福?”

  一周后,港务局召开干部大会,常德传在会上突然宣布党委决议:“撤消朱广太集装箱公司经理职务,只发基本工资。”常德传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两种干部必须下台,一是出了安全问题,二是出了经济问题。”

  宣布完决定,常德传看着大家,问:“大家谈谈有什么意见?”

  “我觉得这是一起交通事故,与朱广太没有关系,撤他的职不公平。”

  “不该撤广太的职,应该处理肇事司机。”

  ……

  一个个干部站起来,为朱广太讲情。

  “还有为广太鸣不平的吗?”常德传声音不高地问道。

  “我数数,刚才一共有12个人反对处理朱广太,你们真讲哥们义气啊!你们知道我和广太是什么关系?!”

  常德传的声音忽然高起来,他从座位上缓缓站了起来,眼光扫视着全场干部:“光你们和他有感情?我们十八九岁就在一起扛大包!从今天起,你们12个人在局里办学习班,什么时候想通了再回去!”

  下午,12个港务局中层干部被集中在局办公楼一间会议室里,心里很不服气。常德传开口就讲:“党委把工人交给你们,是让你们带着他们往好日子上奔!朱广太管理不严,出了事,你们还为他讲情?这件事故给工人的家庭造成了多大的痛苦?!”

  常德传停顿一下,接着说:“局党委为什么处理这么重?就是为了让你们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加强管理。你们不汲取教训,反而说三道四!”

  常德传说着说着流泪了:“你们对工人的感情没有了!表面看你们是给朱广太讲情,背后你们是兔死狐悲,害怕你们自己被撤职!职工的血不是水,你们到出事现场去看看,到工人家里去看看,接受教育。”

  学习班办了两天两晚,常德传要求每个干部围绕“你是老百姓时,你心目中认可的领导干部是什么形象?”展开讨论,每个人写出报告上交。

  港务局很快出台文件,把安全与收入、生产量一起,列为对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三大硬性指标。

  花园港口

  伴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跨越式上升,青岛港各个码头装卸繁忙,但环境受到挑战。

  一天中午,常德传来到矿石码头上,运矿车来来往往,撒落的矿石被车轮碾成碎末,矿尘飞扬,工人们被呛得一边咳嗽一边干活。

  常德传蹲下,用手抓起一把矿尘,对来到身边的前港公司经理说:“我看你们是生产上去了,文明下来了。要站在对职工尊重的角度来认识环境问题,干煤不见煤,干矿不见矿,码头上用手抹不能抹出灰来。”

  很快,港务局修订了海港环境保护管理标准,针对作业现场粉尘污染、燃煤锅炉废气污染和港口汽车尾气污染进行防治,投资建成了与码头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设备,实现了装卸全过程无污染作业。提出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空中不见黑烟尘,水中不见漂浮物,地上不见尘土的花园式港口”目标。

  前港公司装卸队队长沈利帮带领工人们一天多遍地蹲下,用抹布对长1100多米、宽37米的码头随脏随擦。

  1999年11月的一天早上,常德传来到矿石码头后,蹲下用手指抹抹,发现手指上没有灰尘印了。接着,他爬上了卸船机,用手东抹抹,西抹抹,前港公司经理跟在他身后。

  忽然,常德传说话了:“这么好的机器,你们给管到这种程度?”声音里含着质问。

  “哪里不干净?”

  “你看这里红的。”

  放抓斗的大梁上粘着矿粉,红红的。

  前港公司领导解释道:“局长,这里是放抓斗的,渍上了,擦不掉,其它地方都干净。”

  常德传声音高起来,说:“我就是要它像新的一样,环境好了对职工健康有好处。另外,码头上已经没有粉尘了,今后能不能不发红?周边海水能不能不发红?”

  前港公司领导挠挠头,说:“除非把码头上的矿尘吸干净,都回收起来,码头和海水才能不发红。但是,矿尘没有一家码头有办法解决。”

  “这是交给你的任务!”

  前港公司经理把沈利帮找来,探讨办法。他们把矿粉末扫起来后,马上打包,放回到货主的货垛上去。没想到,小扫帚发挥出大作用,一年下来,竟然为货主回收矿石1260多吨,回收煤炭240多吨,等于拣回了85万多元。由于矿粉不再飘进海里,码头周边的海水逐渐由红变绿,清澈可见,鱼儿游回,海鸥飞来飞去。

  但是,清扫不起来的细粉渗到路面里,码头仍然是红的。沈利帮天天琢磨,一年过去了仍没有进展。一天,车轮碾过的地方没有矿粉的现象吸引了沈利帮,他反复琢磨,发现原来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把吸附在地面里的矿粉吸出来,粘在轮胎上带走了。他由此得到灵感,用心钻研,发明出一种专门打扫码头的机具,机具利用摩擦静电的原理,把吸附在码头路面深处的矿粉吸了出来。

  2003年10月的一天,常德传来到码头转了一圈后,高兴地问:“怎么现在码头不发红了?”

  听说沈利帮发明了新工具,他连连说:“拿来看看。”看完后,兴奋地说:“你们归纳、总结一下,报给局里,就用‘利帮保洁’命名这项发明。”

  2004年5月,青岛港召开大会,沈利帮登上主席台,常德传把以“利帮保洁”命名的大红证书和奖金发给了他,他成为青岛港十大品牌员工之一。

  “1大于2”

  2005年春节快到了,职工们涨了工资,欢天喜地准备过大年。常德传却对过年的喜庆充耳不闻,一连几天,他沉默着,饭吃得很少。摆在海港面前的局势更严峻了:

  由于种种原因,青岛港已连续3年没有开工建设新码头,海港码头能力严重饱和,满足不了生产需要。2004年年底,青岛港当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亿吨,但港口的通过能力只有1.08亿吨,码头、机械、设施都处于高度超负荷状态。其中,铁矿石吞吐量达到5565万吨,但矿石码头通过能力只有2700万吨;油码头通过能力为2800万吨,实际吞吐量超过3106万吨;集装箱码头突破513万标准箱,实际能力只有225万标准箱!

  海港太需要码头,太需要空间了!一艘艘船舶等着进港,一批批货物等着装卸。他心中唯一的念头是,在他的任期内,带领海港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

  在国际上,东北亚的韩国、日本各大港不仅投入巨资建设深水码头,而且加大了本国港口资源的整合力度,与中国港口之间的货源争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国内,继港口下放给地方政府的改革后,交通部出台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前几年滞后建设的大型码头进行“补课”建设,大型矿码头、集装箱码头发展迅速,港口之间的竞争全方位展开。北方三大港大连、青岛、天津都在激烈地角逐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大年初一,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没有码头怎么办?他犹豫地想:“干脆放弃算了,就守摊过日子。没有码头不能发展不是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家国企港口,等、靠就是了。”

  但是,初一晚上,他失眠了。放弃发展的念头折磨着他的灵魂。历史从来不加注解,历史不会写青岛港因为没有码头建而发展不起来,而会写青岛港这几年里是失败的历史。

  初二一大早,他来到办公室,把自己关了起来。他反复思考,海洋岸线是比土地还要金贵的稀有资源,如果港口都走铺摊子、建码头的发展道路,哪里有那么多岸线可用?这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方向。而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他心里豁然亮堂起来,决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下定决心,2005年冲击更高的生产指标,用1个码头的能力,干出两个码头的活。

  他在纸上写下:1大于2!

  初四,集团中层干部被召集到一起,常德传把“1大于2”的思路提了出来。大家一笑置之:“1怎么能大于2?”

  常德传严肃地望着大家:“我不是开玩笑!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就是要科学发展,靠练兵、靠挖潜、靠管理、靠技改提高效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用1亿吨的能力冲击1.8亿吨。”

  2005年上半年,一场“1大于2”的学习活动在青岛港深入开展起来,多年的经验使常德传坚信,海港的理想,将在每位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中实现。

  “秒”的时代

  港口之间抢货源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程度。

  青岛港前港公司经营的20万吨矿石码头,年吞吐量近年来虽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但是现在,我国从南到北,在短短几年内建起10几座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矿码头,各码头纷纷出击,争抢货源。他们的冠军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前港公司经理宋士福得到一条信息,有条17.6万吨的矿船正从海上驶向中国大陆。他连夜起程,奔赴货物所属的那家钢厂。一大早,就出现在钢厂领导的办公室里,却发现另一家港口比他级别高的领导已经坐在了那里。双方的来意不言自明,有些尴尬。对方先开口说:“老兄,我那边的码头要搞庆典仪式,正等这条船靠港,你把这条船让给我吧。”

  宋士福态度谦恭地拒绝了。

  中午,钢厂招待他们吃饭,在一张饭桌上,竟然坐了3家港口的领导,3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争抢这条矿船到自己的码头上靠港。青岛港服务优质,是钢厂多年的合作伙伴,青岛港如愿争到了这条船。

  矿码头24小时不间歇地运转着,设备没有丝毫喘息的余地。2月的一天凌晨4点,矿码头装卸作业进行得正激烈时,卸船机却“趴窝”了,机器上的减速箱坏了。海上停泊着四条矿船,等待进港。

  常德传的电话打到宋士福的手机上:“怎么回事?什么时候能修好?”

  “要从上海买配件回来,需要3天时间。”宋士福沮丧地回答。

  常德传语气坚定地说:“明天18点必须修好!”

  “不可能啊!”宋士福为难起来,南方有大雾,高速公路封闭,厂家运输配件的车只能3天后到。

  常德传当即反问:“船压在海上你不着急?你别看现在船来得多,如果你干得慢,船就跑到别家的码头上去了。关键时候必须冲上去,拿得下。”

  宋士福马上派技术员飞到上海厂家,技术员要求厂家的车不管路多难,必须走!然后押车冒雾走上普通公路。

  减速箱是件庞然大物,直径2米、重5吨的大齿轮有7个,小齿轮有30个,胳膊粗的大型螺栓有161个,前港的技术人员以前从来没有动过。宋士福下令:“我们自己动手拆!”从前港全公司抽调的17名技术骨干分成2组,不吃不喝地拆卸机器。

  晚上,天下起冻雨,宋士福和大家不敢懈怠地忙碌着。11点40左右,一辆吉普车开上码头,常德传来了。他接连开会,几乎一天没有吃饭,缺乏睡眠的眼睛通红通红地,穿着一件军大衣,站在冻雨里看着宋士福。宋士福急忙搬来一把椅子,让常德传坐,常德传一把推到了一边:“我心里急,坐不下!就站着。”

  宋士福回到设备上,领着技术人员继续拆卸。常德传看在眼里,他打电话叫来其它公司的吊车、叉车,把拆下来的零件运送到另一家公司的大仓库里堆放。

  常德传一夜没睡,在码头上走来走去,话很少。天亮时,他拍拍宋士福的肩膀:“照顾好大家,安排好吃饭,我要开会。”转身走了。

  上午10点,设备全部拆卸完毕;11点,运送配件的车驶上码头,宋士福喜出望外,赶紧安排技术人员更换配件,重新组装机器。

  晚上18点,在常德传规定的时间里,卸船机重新运转起来。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常德传听着机器运转的声音,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他对宋士福说:“1就是这样大于2的。关键时刻领导干部必须能豁出去,带着队伍打硬仗,才能挖出新的潜力。”心里放松下来后,常德传坐下来,头一歪,睡着了。

  2005年年底,前港公司矿石和煤炭完成了7100万吨的吞吐量。

  2006年,前港的码头能力受到更大的挑战。1月16日,宋士福领着职工干到晚上11点半,疲惫地刚进家门,常德传从办公室打来电话:“还有船在港里,你竟然回家了!马上回来!”

  宋士福赶紧说:“我马上回去,您还在办公室?”

  常德传的声音更高了:“我不在办公室能行?”

  宋士福回到码头,领着职工干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接到了常德传的电话:“还有多少条船在家里?”

  “有7条船还在等待进港。”

  “我琢磨了一夜,照这样的速度干下去不行。组织一次大会战,3天拿下7条大矿船。”

  “总裁,我们已经拼了全力了,3天装卸7条船没有把握啊。”

  常德传语气严厉起来:“我告诉你,船跑了你要负责任!青岛港矿石吞吐量第一的位置如果丢了,你就是第一罪人!”

  17日上午10点,常德传开完局长办公会后,来到了前港20万吨矿石码头上。宋士福已经把公司所有的干部职工组织起来,做好了大会战的准备。码头上摆起办公桌,领导班子成员聚在这里,组成临时指挥部。

  宋士福让常德传坐下,常德传拒绝了:“我哪有心思坐?站着讲话有劲!”常德传站在桌子后,拿过图纸,分析泊位吃水、机械能力等,安排起机械配备、人员配置、船舶排阵等。他手拿红笔,与干部们边议边定,刷刷刷地在纸上写下装卸作业方案。后勤人员送来盒饭,他一把推到一边:“船压在港里,我吃不下。”

  宋士福把现场分配出的每个班组应该完成的作业量下达到各个作业班组,各作业班组又把任务量分配到个人。下午3点,排兵部阵完成,常德传直起腰,对宋士福说:“就这么干!当前必须打恶仗,打苦仗!要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泊位不断船,锚地不压港!”然后,搓着冻得发僵的手,转身走了。

  门机司机队分配到一昼夜装卸5.8万吨矿石的任务。队长邱增启把任务落实到每台设备、每个司机,作业量细化到以“秒”为单位计算才能完成任务。作业开始后,他一手拿秒表,一手举哨子,盯着司机,谁慢一点,哨子马上吹响。

  一昼夜过去,门机队完成装卸6.2万吨,望着不可思议的战绩,门机司机们信心大增。

  20日晚21点15分,最后一条船“什布米”轮靠泊码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的宋士福和工人们一起站在码头上,热泪从他们的眼睛里溢出,他们胜利了!

  常德传带头鼓起掌来。邱增启哽咽着说:“总裁,我们是一秒一秒抠出来的胜利啊!”

  常德传兴奋地说:“了不起!工人伟大!你们开启了海港‘秒’的时代。”

  以“秒”为单位提高作业量,在青岛港各个工作岗位上全面展开。

  前港公司操作部的技术主管和卸船队的技术人员们发现,卸船机用的62吨抓斗抓得少,容易坏,想办法进行了技术革新,新抓斗一次抓起的矿石量比改造前平均每斗多出2吨,一台机器一年可多接卸5艘20万吨级的大矿船。

  像这样的发明,常德传在海港各公司里看到许多,他每次都欣慰地笑着。多一个发明,海港就朝“1大于2”的目标迈近了一步。

  2006年11月18日早晨6点,在前港矿石码头上,当抓斗将最后一斗矿石抓起来时,码头上沸腾了:青岛港当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1大于2”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在码头上忙碌了一夜的常德传和工人们一起挥舞手臂叫着、笑着、跳着。邱增启冲过去,和他拥抱,工人们纷纷涌上,和常德传抱成一团。常德传带头喊起来:“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工人们跟着他一起喊,如山的吼声从码头上空滚过。

  百折不挠

  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实际吞吐能力为225万标准箱,2006年初,常德传给集装箱公司下达了全年完成800万箱装卸量的任务,是他们现有能力的3倍。集装箱公司一天要装卸2万多个集装箱,相当于一天装卸近10条船,才能完成全年任务。

  集装箱公司是常德传的眼珠子.一家集装箱公司创造的收入和利润,占全港收入的2/3。青岛港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梦想,比的就是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

  由于从事集装箱装卸的收入高,我国各港口都在不遗余力地抢占集装箱货源市场。对此,常德传心急如焚。

  2006年年初,一场近年少有的大雪降临到齐鲁大地上,山东所有的高速公路封闭。常德传坐车走小路踏上了奔赴威海港的路。当他冒雪出现在威海港人的面前时,人们吃惊了,连连握着常德传的手:“没想到,这么大雪你竟然赶来了!”

  常德传使劲摇着对方的手:“我心里急呀,咱们要赶紧签协议,一起抓货源,市场不等人。”

  2006年1月6日,威海港和青岛港联合经营的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业,合资发展威海港集装箱码头。

  为了稳固齐鲁腹地,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任民强和集装箱公司负责开拓市场的市场部经理朱广太8下齐鲁,提出了“别无我有,别有我优”的口号。但青岛港由于码头能力所限,揽到的货没有更多增加。4个月过去了,集装箱公司没有完成按月分配的生产任务。常德传月月望着集装箱公司的生产报表上着急,在积聚了几个月后,终于爆发了。

  2006年6月的一天,青岛港集团召开全局市场分析会,常德传点着任民强的名字严肃地说:“你如果干不好,完不成规定指标,你就是青岛港的罪人!”

  一直处于巨大压力之下的任民强终于忍受不住了,他“腾”地站起来说:“我要求发言,说说心里话。”

  然后,他不看常德传,不等常德传表态就说道:“我完不成任务有很多原因。”

  常德传气得脸铁青,指着任民强说:“我要找你个别谈话!”

  会后,常德传把任民强找到办公室,劈头问道:“你完不成任务倒有理了?”

  任民强的冲动已经过去,他解释道:“你把我批急了。别的港口使出了五花八门的竞争手段,我们是中外合资公司,一切举措必须经过董事会批准,敢不上竞争对手的手段灵活。”

  常德传望着任民强疲惫的、涨得通红的脸,口气缓和下来了。他问道:“有困难你就不干了?我的压力比你小?”

  任民强眼睛湿润了:“完不成任务我心里也不好受!”

  常德传给他打气道:“困难再大也要干!如果躺倒不干,码头晒了太阳,港口的工人们就要没岗位、没饭吃了。”

  见任民强不吭声,他继续说道:“不管怎样,你必须完成任务。要一手抓市场,想尽一切办法揽货,一手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船公司的正点率。”

  接着,青岛港集团出台政策,对各装卸公司一月一考核,完不成任务的亮黄牌。

  工人楷模许振超所在的集装箱公司桥吊队苦练绝活,桥吊司机从50多米高空的司机室里操纵吊具,竟然能一下钉中地面上的10环靶的靶心。每个司机用秒表掐着速度进行装卸作业。

  11月27日8点30分,装载1万多个集装箱的“中远北京”号靠上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高40多米,几乎与桥吊司机室平行。

  许振超拿到轮船的装货单后,急出了一身汗。船舱里的货很多,但在船舱里作业,受场地限制,司机只能2分钟吊一个箱子,一小时才吊30个,照这样的速度,在20小时内完成作业,再破世界纪录,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看到司机从船甲板上吊起的箱子里有不少空箱子,灵机一动。能否一把抓四个箱子?他找来船长一起计算,印证了他的想法。

  于是,一种新的装卸方法产生了,船上的人提前把空箱四个一串挂好,司机一把抓起四个箱子,作业速度快起来。

  第一个小时结束,他们共装卸了900个箱子,等于正常速度下2个半小时的活。到第二天夜里两点,“中远北京”号比原计划提前10小时完成了装卸作业,鸣笛离开了码头。

  许振超和工人们含笑目送巨轮离港,心里觉得过瘾极了,他们再次打破了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司机们平均1分钟吊1个多箱子,最快的只有50秒。

  2006年年底到了,集装箱公司完成了收入、安全两项指标,但距离800万箱的全年任务,还差40万箱。

  12月14日晚,常德传在接受完中央新闻媒体的采访后,又接待一家船公司的总裁,商定明年新开航线的合作事宜。然后,又把任民强等召集到办公室开会,商议发展对策,直到深夜。

  他的眼睛瞄着国际大港的位置。面对内外的竞争压力,他决不言灰心,百折不挠地领着青岛港人,朝着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前进。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常德传 | 朱广太 | 沈利帮 | 发现 | 青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