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2006中国电视你方唱罢我登场

  即将过去的2006年,对于中国电视业来说,是可圈可点的一年。这一年,电视新闻竞争硝烟再起,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独播剧”战略日益成熟,体育节目格局动荡,电视购物市场整顿,新媒体发展迅猛。这些现象共同构成2006年电视市场图景。

在此对2006中国电视一一加以盘点,以拼图的方式展现2006电视的特别风景。

  新 闻

  近几年,随着大众对信息资讯需求的增大,“新闻立台”逐渐成为众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各电视台纷纷加大对新闻节目的投入,中国电视新闻竞争呈现多元化、层级化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以往“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局面。

  面对这种状况,央视2003年开播了新闻频道,2006年6月对新闻频道进行改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也于今年1月成立电视新闻中心。这两大举动成为2006年电视新闻领域的新亮点。

  央视新闻频道改版 2006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改版。这是自2003年开播以来的首次改版,向观众展现新的节目和组合。新闻频道的改版理念是以著名新闻主持人阵容,打造早、晚两个黄金时段新闻,引入更多的现场直播,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新闻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多档全新节目,每天上午播出的综合性节目《朝闻天下》,晚间黄金时间直播的综合新闻节目《360°》,和周末晚间时段的军事类节目《防务新观察》。

  此次改版是新闻频道明确自身定位的又一尝试。然而目前看来,似乎这次改版的形式意义大于内涵意义。标志色彩的更换,主持人名人效应的发挥,口语化新闻文风的运用,以及对民生性新闻的关注,都成为一种外在的包装,过多地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到整个频道的精髓之中。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所说,“我不太相信它能换药,我相信还只是换汤。”新闻节目在很大程度还保留着原有的运作风格,只是突出了外在形式与包装方面的不同之处。但是,新闻频道的改版也说明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所在。正是由于电视新闻存在广大的市场空间,央视才会对新闻频道进行大力改版,并对其进行包装,这本身就是观念上的重大转变。

  SMG新闻资源整合运作 经过一年多的整合运作,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电视新闻中心于2006年3月1日宣告成立并全面启用。这标志着文广集团新闻资源整合的完成,对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新闻资源整合是新环境下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进入新世纪后,电视新闻的市场价值逐渐被发现,各电视台纷纷加大对新闻节目的投入,电视新闻的竞争呈激化态势。但各电视台内部却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多次投入的情况,缺少统一的采编队伍,往往有多个频道和栏目对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和制作,浪费新闻资源,重复率高,降低了自身的运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文广集团对新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资源共享、团队共享、技术平台共享的整合空间,借助网络平台协调各个部门,避免重复竞争的恶果。通过采编流程整合、组织架构整合和人员优化组合,实现从人员到机构再到整个作业过程的优化整合,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运作效率,加大了对有限新闻资源的利用程度。

  电视新闻中心成立以后,整合的力量开始逐步显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整体上升,重要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真正走向常态化。多次重大直播节目,如对萨达姆案宣判进行内地独家全程直播;长达7小时的“薪火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直播特别节目;9.11五周年特别报道和直播特别节目,无不体现出整合后电视新闻中心的运作效率与操作能力。

  民生新闻遇瓶颈 民生新闻具有本土化和接近性的特点,近两年来民生新闻大战在各地方电视台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江苏电视台,将民生新闻推到了极致。在南京市晚间18:00~20:30这个时段,南京电视媒体出现7档自制新闻栏目。江苏电视台的《星网传播》、《南京零距离》、《江苏新时空》;南京电视台的《直播60分》、《南京新闻》、《社会大广角》;江苏卫视也开办民生新闻品牌栏目《1860新闻眼》。

  目前民生新闻的发展正遭遇瓶颈。前期的成功诱使许多电视台一哄而上,纷纷加入民生新闻领域。节目发展过快,制作团队的培养相对落后,部分民生新闻制作粗糙,节目内容肤浅泛散,影响了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同质化竞争严重,同一地区的各台各频道互相克隆,争相报道本地新闻,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收缩。

  面对日益恶化的市场状况,各电视台在民生新闻的经营上都探索新的节目形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品牌性的民生新闻节目。

  娱 乐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份额从2000年开始逐年下降,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而2005年成为回升以来的最高峰。从全国范围看,2005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总量约为14万小时,其中,综艺资讯类节目254档,综艺晚会2767部,单项艺术317档/部,互动游戏类272档,真人秀类982档/部,娱乐脱口秀148档,综艺集锦709档,其他490档/部,总制作量约为6.08万小时。真人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举行,使2005年观众收看综艺节目的时间大大增长,观众收看娱乐节目时间共计有4000余分钟,平均每天收看时间约为12分钟,占总收视时长的7.4%,高于2004年所占比例6.7%。

  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更加精彩纷呈,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从去年一枝独秀的“超女”,到如今蝴蝶效应般的各大“秀”场。如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视《天使行动》、福建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等,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喧嚣。

  在这种背景下,传媒市场必将发生新的洗牌、分工和规则再造。逐鹿群雄中,东方卫视节目的崛起成为2006年中国电视的一大亮点。当全国卫视都视《超级女声》为终极目标,当全国媒体都聚焦于《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的假想PK,低调了两年的《我型我秀》却一跃而起,与横空出世的《加油!好男儿》一起,令东方卫视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加油!好男儿》是东方卫视正面挑战《超级女声》的一档大型选秀节目,定位于选拔德才兼备的魅力男人,打造新一代时代青年的形象。在进入全国总决赛后,收视节节攀升,8月26日《加油,好男儿》总决赛在上海的收视率高达12.8%,在全国17个测量仪城市,《加油,好男儿》的收视率达到3.2%。东方卫视在力推《加油!好男儿》的同时,也丝毫没有减少对《我型我秀》的重视。《我型我秀》在连续举办两年以后,今年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包装上都得到了空前的突破。其新主打口号“我要秀自己,有什么不可以!”已成为当前新兴人类的价值观和流行语。选手从默默无闻到拥有众多“粉丝”,成为“我世纪”新一代的人气偶像。

  2006年,《超级女声》在万众瞩目的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世界杯期间海选赛区收视率曾受到了很大影响,令无数媒体开始唱衰2006《超级女声》。在此前的全国总决赛8进6比赛中,央视索福瑞14个城市的收视率仅达2.72%,比10进8时2.78%的收视率还低了0.02%。9月29日,《2006年超级女声》落下帷幕,虽然收视率达到3.188%,但与去年的“超女”决赛相比,其全国收视率明显下降。在今年的超女“启动”前,湖南卫视为这档选秀节目举行了一次“招标大会”,一举揽到了约1.3亿元广告。对于《超级女声》收视率与预期明显偏低的情况,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总编室主任李浩表示,今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表示将对广告客户添加其他服务作为补偿。而试图在2006年卷土重来,与《超级女声》一较高下的《梦想中国》,虽然在海选初期声势浩大,但自海选以来,就负面新闻不断,收视率和影响力也不及另外两档选秀节目。

  继《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之后,10月6日,火爆上海滩的舞蹈竞技节目《舞林大会》又登陆东方卫视。2006年上半年,《舞林大会》在上海本地频道播出时,该节目平均收视率为9.9%,复决赛直播的收视率更是达到15.9%,紧逼《春节联欢晚会》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17%),成为今年来上海地区最具亮点和人气的电视节目之一。当这个节目在上海获得强烈反响之后,其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今年10月6日,《舞林大会》第二季升格为明星秀,在东方卫视播出。很多明星的经纪公司都看好《舞林大会》对艺人的宣传作用,纷纷主动找到节目组推荐艺人来参加节目。现在,《舞林大会》期期明星云集、新闻不断,收视率直逼央视春晚,一时名震江湖。

  真人秀不仅颠覆了传统节目的形态,也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过去,上海虽然素以“海派”文化著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始终缺乏属于本土的明星和文化现象。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从2004年张杰、2005年的薛之谦,到2006年的师洋、蒲巴甲、马天宇,这些从真人秀节目中走出的选手,他们的影响力日渐浩大。在“燃情麦克疯――2006七夕演唱会”上,港台明星与《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的选手同台献艺,后者的巨大号召力令不少港台明星黯然失色,纷纷要求主办方将自己安排在《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选手的前面,这无疑颠覆了中国娱乐界的一贯传统。

  真人秀节目还促进了唱片、演出、短信、出版、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我型我秀》两届冠军的专辑销量都过20万,人气偶像薛之谦与君君自传体图文书《谦君一发》上市不到一周,即荣登上海图书城销量排行榜,总销量达15万册。《加油好男儿》主题曲《年轻的战场》的彩铃下载超过百万次。选秀节目不再仅仅靠收视率和广告给电视台带来收益,艺人每一张专辑、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广告,都与电视台分成。《超级女声》正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运作,拥有从广告、赞助、短信、演唱会、艺人经纪,到品牌开发、授权等方面的收入。如2005年的亚军周笔畅签下一单为期2年的广告合同,总收入500万,湖南卫视便可拿到60%的代理金即300万。另外,湖南卫视还注册了47个不同领域的“超级女声”商标,以用于相应的商业开发。

  电视剧

  作为大众最喜欢的节目类型之一,80%的中国观众将电视剧列为经常收看的节目类型,平均每位观众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近1个小时,约为收视时间的1/3。作为重要的广告依托,电视剧以较小比例的支出,每年为大多数电视媒体带来70%以上的广告收入。因此,电视剧对各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2006年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现实题材加重,古装剧受限制 在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强调,2006年电视剧生产将以农村和少儿现实题材为重点,控制古装剧的拍摄和播出数量。因此与往年相比,今年电视荧屏出现较多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而曾经声势浩荡的古装剧则相对萎缩。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2006年前9个月,内地生产的电视剧共播出1381部,190009集(包括重播),其中以20~30集的长度最受市场欢迎,占市场份额的70%;题材上,现实题材剧的比例达到44%,超过古装剧40%的比重。其中央视一套2006年首推的两部农村现实题材剧《都市外乡人》和《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在播出期间分别取得平均7%和6%的收视佳绩。而且今年的古装剧多为历史题材,摒除一贯的戏说风格,具有浓厚的正剧色彩。央视一套的“软化” 今年央视一套在电视剧市场也有所变化。除播放严肃性的电视剧外,还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播出了一部青春偶像剧,即蔡依林的荧屏处女作《嗨!上班女郎》。与央视一套以往播出的剧集相比,《嗨!上班女郎》一改央视的严肃风格,使央视一套的电视剧呈现出偶像时尚的风气,并以极其少见每天三集连播的方式播出。

  这一转变使央视一套的固有形象有所“软化”。众所周知,央视一套作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贯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责任感,所播出的电视剧多以严肃类题材为主,如政治、历史、军事等。此次一反常态,走起青春偶像路线,反映出央视一套试图通过加重娱乐色彩,以提高收视率。

  几年前,央视八套播出青春偶像剧《男才女貌》,一举夺得当年央视的收视率第二,按统计共有8000万名观众欣赏该剧,排名仅次于《新闻联播》,而央视投资过亿元的巨制《走向共和》仅排名第四。尽管此后青春偶像剧已在央视落足,但一直未能攻克以严肃著称的央视一套。现如今,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央视一套也开始关注市场,重视收视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此番改变,可能成为央视一套风格转变的指向标。

  “独播剧”战略,几家欢喜几家愁 “独播剧”战略被认为是解决现在激烈的电视收视竞争的“杀手锏”。去年,央视以“独播剧”形式播出《看了又看》和《人鱼小姐》等韩剧,收视率大增,广告价值大幅度提升。随后,央视又将《京华烟云》和《大宋提刑官》这两部国产大戏以独播的方式播出,创造了巨额的广告收益。湖南卫视以“独播剧”形式推出《大长今》和《金枝欲孽》,赚得盆满钵满。2006年,央视用以购买独播剧的资金将达4亿到5亿元人民币。安徽卫视也是今年“独播剧”大战的赢家,播出的《我的野蛮婆婆》和《王子变青蛙》实现同时段收视翻番。

  但“独播剧”战略并非战无不胜的通关法宝。浙江卫视以每集80万元,总价3200万元的高价,抢购古装大剧《争霸传奇》的全国独播权,但AC尼尔森的数据却表明独播剧神话的破灭。首播期间,《争霸传奇》在杭城地区收视率仅为1.6%,其他地区的收视率更是低于1.0%。如此低迷的收视状况与每天160万元的广告压力形成鲜明对比,浙江卫视成为中国“独播剧”战略的第一个牺牲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台必须在独播剧的选择、甄别和购买方面更为慎重,慧眼识“剧”,做到以内容取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打开局面。同时,也对电视台的资源和实力构成挑战。独播剧的购片成本较高,如《京华烟云》的独播价为每集73万元,总计3500万元,比普通的剧集高出好几倍,要求电视台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支付高昂的购片成本。

  体 育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举行,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体育节目的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使2006年体育电视节目市场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

  央视霸主地位受动摇 由于行政和资源的优势,中央电视台在体育节目领域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但近年来,央视的霸主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继2003年因在转播价格上与中国足协出现分歧,导致在与东方卫视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失去中超联赛的转播权。2006年的世界杯年,央视作为拥有德国世界杯中国内地地区独家转播权的电视媒体,却不能凭借独家转播世界杯的大好形势,挽回已显形的颓势,在这一场收视大战中再次落于下风。

  2002年3月,央视以2498万美元从德国基尔希集团手中买下2002年、2006年两届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权。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央视实行独家转播,不再对国内电视台进行二次销售。这一举措,使央视赢得了4.5亿元左右的广告收入。但今年德国世界杯时,央视却没有如法炮制,而向地方台出卖转播权。业内人士表示,央视此举与其在广东市场的收视情况一直不太理想有关,与其丢失广东市场,不如直接向广东方面出售世界杯的转播权,保证收益。而央视与上海电视台达成转播协议,一是由于上海文广集团向央视付出了高昂费用,业内估计为500万元左右;二是作为央视和上海文广的一次交换,央视一直有意转播中超联赛,但中超的转播权为文广所有,两家传媒集团试图通过世界杯转播权协议,完成相关体育节目市场的重新分配。

  独家转播权限的破除,使央视不再具有绝对高收视的保证。虽然央视动用了CCTV1、CCTV2和CCTV5三个频道对世界杯实行全程转播,其中个别赛事还在两个频道同时播出,但在与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争夺战中,还是避免不了失利局面。尽管央视只给予地方电视台部分转播权,但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和AC尼尔森媒介研究两个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出同一趋势:在对世界杯赛事的转播上,相比于央视,地方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在当地取得了收视成绩。根据AC尼尔森媒介研究统计,6月10日央视5套在上海的频道占有率为9%,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占有率则达到12%;在英格兰对巴拉圭的比赛中,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广州的收视率最高达到约15个点,央视5套在当地的最高点数只有5个点左右,央视在体育节目领域的垄断地位遭到动摇。

  另外,新媒体也成为瓦解央视霸权的力量之一。世界杯期间,数字电视、网络直播、IPTV等新媒体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在百度搜索中,关于“世界杯网络电视”的搜索结果就有492,000项,可见网络收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呈现出成长壮大的态势,对央视“一家独大”的格局构成威胁。

  广 告

  近年来,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竞争愈发加剧,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电视广告市场呈现地域分割,媒体发展状况与地域经济状况正相关。但是地域经济并非制约媒体发展的唯一因素。经济格局可以逐渐发生变化,经济落后地区的电视媒体也可以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告份额。

  增速减缓 2006年上半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达239.68亿元,与2005年上半年的211.37亿元相比,增长了13%。2005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397.13亿元,比2004年增长46亿多元。2005年全国电视广告投放额达到1840亿人民币,比2004年增加了19%,与2004年增量21%相比,增速减缓的趋势仍在继续。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年度专项报告数据则显示,2004年电视、报纸、广播、杂志获得的广告份额分别为38.8%、23.1%、3.0%和7.4%,而2005年获得的广告份额为38.7%、22.1%、2.8%和6.9%,四大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首次出现了下滑。CTR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内电视、报纸、杂志、电台和户外媒体广告投放均实现增长,广告投放增长率分别为22%、5%、9%、15%和9%,其中,电视广告的投放量达1192亿元,报纸为210亿元,而户外广告为103亿元。但与2005年同期相比,这五大类媒体的增长步伐并没有加快。

  电视广告份额增速减缓的原因在于: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电视造成冲击;境外电视媒体带来压力;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广告投放一路走低;国家开始控制医疗广告的投放,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受影响。央视绝对额上升,相对额下降 央视的广告收入从1998年41亿起,一路攀长,到2000年达到53.6亿,2002年达到64.5亿,2004年,突破了80亿大关,比2003年净增10.0143亿,2005年达到86亿。虽然央视广告总量持续上扬,但由于省级卫视近年来步步紧逼,增长势头已大不如前,其广告收入在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下滑。

  在央视和城市台的夹缝中寻生存的省级卫视,一改往日小心谨慎的作风,开始突破地域限制,跨区域出击,将区域、全国甚至全球作为拓展市场的目标地,其传播范围迅速跨越本省范围,拓展至全国。省级卫视以央视的薄弱环节娱乐节目为突破口,不断向央视的弱点或盲点发动侧翼进攻,蚕食央视的收视份额。如今,部分省级卫视在区域市场甚至全国市场已拥有与央视竞争的实力,在本地区甚至全国的覆盖人口及观众规模方面均已超过央视的多个频道。其中以湖南卫视与东方卫视最为典型,也取得最突出的成绩。

  即便如此,央视仍向广告客户展示出国家媒体的强势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今年11月18日举行的央视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中标标额达67.9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9亿多元。

  医疗资讯类购物节目叫停 2006年7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发出整顿决定,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

  医疗资讯类购物节目是电视台广告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资讯类购物节目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一些医疗机构在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的内容,夸大诊疗效果,误导患者,部分电视购物公司也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提供的信息,由于虚假医药广告、误导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工商总局发出整顿决定,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待新通知出台后按新规定执行。

  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第一次对医疗资讯类购物节目叫停,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可谓史无前例。经过整改,截至8月28日,全国地市级以上电视台中违规播出电视购物节目的频道减少了147套,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联合整顿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初显成效。

  电视新媒体

  新媒体的发展是2006年中国电视市场的又一亮点。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变来自于包含最大信息量的媒体数字化,这些数字化媒体统称为新媒体,包括电视媒体(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网站、网络电视、IPTV)、平面媒体(电子出版物)等。新媒体一经出现,就因旺盛的生命力备受关注,同时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新媒体先锋的数字电视是广电转型的开始,而“数字新媒体”则是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在年初的广电展上,“数字新媒体”第一次被单独列为独立展区,广电部门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目前,中央电视台、北广传媒、上海文广新媒体、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这五家国内最大的新媒体运营商都已开始各自的市场布局。

  IPTV,广电成为赢家 IPTV蕴藏巨大商机。面对来自电信、互联网和海外媒体的竞争,广电部门采取了抓住内容优势,向各个层面渗透的策略,如上海文广集团与上海电信合作,使上海南汇康桥镇汤巷村成为上海第一个IPTV村。在与电信部门的IPTV争夺战中,目前广电集团暂时成为赢家。目前,IPTV牌照的四大持有者分别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IPTV的抢滩者,在冒着巨大风险的同时,也存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可能。

  手机电视,又一新蛋糕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6年10月24日,正式对外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CMMB,并自11月1日起实施。

  手机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诱惑,广大的市场空间成为争相抢夺的蛋糕。广电总局所推行的CMMB成为我国的行业标准,从而在这一场新媒体争夺战中实现了提前抢位。

  CMMB作为行业的推荐性标准,使支持欧洲标准DVB-H的手机终端厂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公司,必须执行这套标准,以在内地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不过,CMMB并非强制性标准,广电部门还需与相应的终端厂商展开具有实际价值的合作,以共赢的方式推广手机电视业务,否则就算抢得先机也毫无益处。

  目前,广电总局已向京、沪、粤三地发放了手机电视牌照。手机电视也已在北京正式开播,用户可通过手机收看CCTV、BTV等各台节目,而明年手机电视产业将覆盖北京所有平原地区。据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公布的手机电视发展路线图表明:2006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2007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2008年上半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正式开始运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

  谢耘耕系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

  倪握瑜系同济大学研究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娱乐 | 薛之谦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