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南风窗 > 南风窗精彩报道

国资委转型迫在眉睫 有意转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


  双巨头正在上演的大戏

  如果说与财政部的预算权争夺战反映出对于公共财政的不同理解,那么,国资委与汇金公司关于谁是中国淡马锡的争夺战,则是对于国企经营之道的选择。

  央企改革途径极多,目前来看,国资委比较青睐的路径是新加坡淡马锡之路。这不仅因为淡马锡模式在资本国有制下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让人看到了国有资本与现代投资理念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淡马锡公司资本归属于新加坡财政部,却按民间法人身份注册,资产从成立之时的3.5亿新元,发展到今天拥有900多亿、管辖新加坡20多家政联企业、间接控制2000多家企业、囊括新加坡时报指数44%的上市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府企业。

  这正是国资委一些人憧憬的目标。不仅中央国资委,一些地方国资委也频频过访新加坡,希望取得真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新兴市场最有实力的国有经济体的总股东,名正言顺地成为红利的掌管者和分配者,还无损于既有的“管资产、管人、管事”的监管地位,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作为一家政府全资控股投资公司,国资委一旦被界定为中国淡马锡,其触角将无远弗届,现在被视为央行与银监会禁脔的国有金融机构也将纳入国资委囊中。而相反的意见是,汇金作为政府背景的国有控股投资公司,治理结构清晰,本来就是企业法人,一直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对入股公司而言属于“近股东”,没有管理越位或者虚置的嫌疑,显然比国资委更应该得到中国淡马锡的身份。

  虽然国资委也以建立董事会、业绩考核等方式向“近股东”身份转化,但只是遥远的愿景,目前还难看到成功的希望。目前,只有19家央企进行了董事会试点,并且效果堪疑。国资委更热衷于红头文件,即使在主导央企的并购重组时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与汇金公司似乎已经暗自角力了。今年1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透露,将对中央汇金公司进行重组改造,确保对重点金融机构的绝对控制。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周小川为汇金的转型之争定下基调,汇金不会成为金融国资委,而会转型为中国的“淡马锡”。2003年成立的汇金公司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行使作为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至目前来看,汇金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法人主体与投资控股公司,汇金与市场化运作国有资本的淡马锡更加接近,但范围局限于金融领域;国资委这个远股东虽然权限较大,却难以得到市场首肯。国资委与汇金的争夺战,事实上是对央企资源的争夺战,谁在此役中获胜,谁就能成为中国所有中央层级的国有企业的实际操控者,换句话说,是国有大中华公司的大股东,因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在所难免。

  有意思的是,为了得到大股东身份,双方正在展示自己的市场化取向,国资委一直在推进董事会、股权多元化试点,但是在绝对控股权方面却从不松口,并以此为理由拒绝了央企上市公司划拨社保的要求。

  等待垄断自杀吗?

  由于定义模糊,约束乏力,按照权力的自我膨胀逻辑,国资委在经济生活中逐渐溢出边界,拥有了出资人与监管者的双重权利;也由于全民产权的长期虚置状态和路径依赖,让国资委看上去越来越像个强有力的行政机构:从国企宏观政策的制订,到央企管理人员的招聘、董事会的构成人员等等,均占据着主导权。国资委已经无坚不摧,其触角深入中国经济生活的每个地带。

  加之本轮经济周期的重工业当道,央企的财务报表如沐春风,股市上也透出央企为王的大潮。但是,央企为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可能引发双重质疑:第一,是不是会固化目前靠垄断为主的央企赢利模式?第二,是不是会造成以市场化面目出现实则以行政权力运作的既得利益群体?

  近3年来,央企利润排名前40强的企业,瓜分了央企95%的利润,这40强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等垄断行业。唯仅如此,人们更担心以央企赢利获得合法生存依据之后的国资委,对于垄断采取越来越暧昧的态度。

  国资委已经表现出的态度,似乎已在证明他们对市场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不断增长的赢利数据上面。国资委与其它行业监管者和市场主体不断进行拉锯战,先是在股改态度上一波三折,股改推进之后一再强调国有股绝对控制权,在央企的重组与并购等过程中掺入了明显的管理层意志,并且断言石油行业无垄断,如此种种,让人担心国资委对市场化的理解十分偏颇。

  细心观察国资委,在更多的时候,它不像是全民财产的守护者,往往更像社会资源的争夺者。

  而且,除了央企本身之外,围绕央企形成的庞大的利益群体对于央企的垄断溢价已经欲罢不能。首先,政府财政收入仍极端依赖央企的利润,2005年,央企上缴的流转税、所得税总计5000多亿元,加上个人所得税、关税、增值税计7500亿元,总计占当年国家税收总量的1/4弱、1/5强。

  其次,央企改革成本并未消化。从2000到2006年,破产企业共有价值人民币4000亿元的债务被转移到国资委,债务问题严重制约着大量国企的正常运转,对于还有多少债务需要划转目前仍没有确切数字。要化解这一问题,只能依赖央企赢利。欠账额高达1万多亿元的社保基金也需要央企红利或者股权加以充实。

  第三,虽然未经证实,但大多数人相信只有央企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安全,进而与国外大公司竞争。

  第四,围绕央企形成庞大的利益群体,不仅包括屡屡受到抨击的国资委、国企高管,也包括国企投资者,投资者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央企保持垄断地位继续赢利。

  第五,央企赢利能够即时反映,而成本很难核算,不利反应是隐性而滞后的。

  有此五条理由,中国2006年从实体经济到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央企盛宴,央企与国资委地位空前提高。在很多人看来,所有制与产权的变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除了淡马锡模式之外,还找不到类似的大规模成功的例子,淡马锡模式因此成为中国各界的关注焦点,以及唯一的模仿对象。

  如果此次国资委淡马锡模式改革成功,其大股东身份将加盖法律的大红印章,意味着国资委的出资人身份将通过法律的形式落地,其行为从目前侧重于行政管理,转向按照民商法律的规范行使股东职责。这将是革命性的转变。

  如此一来,下面的一连串问题需要各方马上作答:坐实了大股东的身份,就能改变目前对国企管理、改制过程中以政策为主、法律法规为辅的现状吗?难道现在的国资委没有享受到大股东权利吗?国资委的红头文件情结能消散吗?一个特设的行政性公司掌握大量权力之后就能成长为市场化的按国际资本市场规律运作的投资控股公司吗?

  这些问题对于国资委更加棘手,对于中国经济同样如此。


[上一页][1][2]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方式 | 周小川 | 李荣融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