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帮助:缘来是戏
梨园自古多视戏如命之士,梨园群芳台上哭的是艺,台下哭的是泪。在饶阳县吕汉村,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妪,古稀之年拉起了村里的业余评剧团,没有台本,她凭记忆一字字写出;没有道具,她出去打工挣钱置办。策划、导演、舞台总监……她一个人担起诸般职责,因为评剧,老人在垂暮之年又迎来生命的第二个高潮。锣鼓渐退,粉墨登场的喧嚣过后庞玉珍是怎样度过凄清的日子,执着于剧团她又是怎样一路走来,将生命的全部和戏结缘她为何无怨无悔,古稀戏子走进非常帮助,讲述她难舍的戏剧情缘。
庞玉珍,1931年出生在武强县西王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或许是命中注定庞玉珍是个戏坯子,她看过评剧团到村里的演出后,竟也学得有模有样,父母看她有唱戏的天分,决定让她去学评剧。
1943年,庞玉珍13岁,那年春节,庞玉珍经人介绍在阜城评剧团拜了第一位师傅。60多年过去了,庞玉珍至今记得,师傅拉着大弦考她唱功,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她磕头拜师,和评剧结下不解之缘。初进梨园,庞玉珍在剧团里主要学“里子活”,比如在《西厢记》中,她就扮演崔莺莺,给主角红娘当配角。学徒两年半后,庞玉珍又跳班到山东范县评剧团,在那儿一直演出到解放以后。
庞玉珍随剧团到吕汉村唱戏,村里人见她戏唱得好便撮合她嫁到吕汉村。庞玉珍一嫁到吕汉村就赶上破“四旧”,兴样板戏。她不得不离开曾付出过青春和汗水的评戏舞台。曾经的戏班名角会这样沉浸在偏远的小村庄里。命运多舛,1996年,庞玉珍的老伴撒手人寰,一生无儿无女的她从此走入孤独清贫的生活,在空闲时间哼哼评戏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2003年冬天,村里拉板胡的王金宪带着两个妇女找到庞玉珍无儿无女的庞玉珍想把老戏捡起来,大家的热情感动了大娘,于是有了成立业余评剧团的想法。经过挑选,庞玉珍拉起了一支由平时握锄头的农民演出队伍,成立了吕汉业余评剧团。他们每逢农闲就排练且多方演出,如今,吕汉业余评剧团在十里八乡名声渐起。于是庞大娘的评戏团的一声声叫板常常缭绕于乡村的每个角落。
说起庞玉珍老人,村民们对她除了敬重,就是感动。老人身边无子女,孤身一人过着清贫的日子。老人家的全部积蓄全花在这个剧团上,为了购买道具,老人将自己仅有的积蓄1000多元拿了出来。见钱不够,老人又去附近村庄的一家棉被加工厂打工挣钱,为了每天10元钱的工钱,老人每天都要步行3里路,工作8个小时。连续两个冬天下来,老人挣到了2000多元钱。殊不知,她已年近七旬,也难怪村里人说闲话,我们帮庞大娘算过一笔帐,她的地承包出去一年有400元的收入,村子又是蔬菜种植村,平时吃的菜乡亲们都会送点给她,做饭用的柴火也是捡来的,加上以前的一点积蓄。这一年下来庞大娘维持生活基本够用,可是她偏偏办评剧团,积蓄全投进了评剧团,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
听说附近的姚庄村是从保定买来的戏装,她又拖着老迈的身体走了十来里路问清了车次路线。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迎着寒风挤上了去保定的班车,花400多元买回雉鸡翎、玉带、朝靴、甩发、髯口……
为了省钱,老人常常自己缝制戏装,不知多少次,她戴着老花镜,在灯下通宵达旦,一针一线缝戏装直到天明。珍珠衫上那不计其数的银珠光片,都是老人千针万线缝上去的;戏袍上大多带有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应该绣上去,老人没有那样的精力和财力,就自己买来丝绸被面,把上面精美的花朵图案一点点剪下来,再一针一线缝到戏装上。
拣来的破旧茶壶,她花4元钱买来锡纸一点点糊上,就成了精美的银壶道具,茶杯、纹银、灯笼、帽子……业余评剧团的很多道具,都是这样经老人巧手打扮用作演出的。演传统戏需要30多套服装和80多件道具,头饰、坐帐、油彩、凤冠霞帔、彩带红绸……老人没让演员出一分钱,全是自己想办法准备全的。
在老人的带动下,司鼓手鞠国英自己花1400多元钱为剧团添置了锣、鼓、铙等物品。有了这些配置,吕汉村的业余评剧演员们将戏演得像模像样。
庞玉珍老人说,她现在记些东西很困难,可是对评剧却记忆深刻,每出戏的白语、唱词,各个角色在场上的位置、穿什么衣服都非常清楚,村里二三十名演员的一切演出活动,都由她一手培训和指挥。
剧团办起来经费比较紧张,几年来剧团演的八个传统曲目都是老太太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大娘没上过学,写剧本又是圈又是点,时不时的简体字还穿插着繁体字。本子里沉思、窃喜、自语、对白等神态动作语气都标得一清二楚,细看那戏本,依稀能看见大娘灯下认真专注的样子,像庞大娘唱的这些传统剧目在上个世纪初非常流行。可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这些传统曲目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市面上暂时是买不到这些评戏的影像资料的,大娘对剧本的汇总与记录已经超出了剧本本身的价值。
为了劝大家学戏,吕汉村便经常看到庞大娘穿梭于各家的身影。也许是大娘的执着感动了村里的缜祝┟螅蠹也辉级乩吹酱竽锛遥樽偶干胡和锣鼓,大娘教得有板有眼,乡亲们学得更是认真,屋檐下,一抹灯光,几句清唱,成了吕汉村夜幕下的一道风景?/FONT>
剧团的每次演出,都成了庞玉珍的大事。前前后后,庞大娘俨然成了“团长”和“艺术总监”,各个环节,不见大娘丝毫马虎,加上自己也登台演出,所以她那光亮的油彩下那张早已沧桑的脸显得更加疲惫。卸妆后,拖着那双透支年迈的老腿继续忙活……年华不再,大娘的投入让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古稀之龄。
庞玉珍老人对评剧的热爱感染着吕汉村的业余演员们。乡亲们也逐渐爱上这位老人,爱上评戏。一位业余演员由于投入做饭时都练习大娘教的船步,结果饼都烙糊了,这在吕汉村已成为一个美丽的笑谈。大家即便是农忙时也不放弃到大娘家学戏,那双还没来的及洗干农活的手便甩起了云袖……这种坚持已成为大家的生活。
大家学得认真,大娘更是教得负责,有一次大娘病得厉害,怕耽误演出,白天照常排练,晚上悄悄输液。演员们去看望时,趁着大伙都在场,白发苍苍的老人竟又边打着吊瓶,边教起了戏。病床上的她嘶哑着嗓子,唱一句,咳嗽一阵,咳出口血,擦去继续教,谁也拦不住。大家不忍心在老人面前落泪,都跑出去哭成了一团……爱戏如命,老人已经倾注了她所有的心血。
如今,在庞玉珍老人的带动下,吕汉业余评剧团已初见规模,表演《御河桥》、《碧玉簪》、《珍珠衫》、《七人贤》、《李三娘》等几部大戏,角色全部由平时握锄把的庄稼人扮演,舞台、服装、道具、造型、唱腔、剧情等都有板有眼,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剧团都要拉开场子助兴,乡亲们看着有味,演员们唱着有劲。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感动于庞玉珍的执着,如痴如醉,她用热情和心血诠释了那种难以释怀的梨园情结。诺小的舞台,大娘一如既往地迈着那执着的戏步。锣鼓声退,但大娘的心灵却永远身着戏装,明天,不知大娘又去哪张罗一出精彩的好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