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星心语
我母亲虽然疯疯癫癫,不能说话,听不到话,她虽然不能像别人的母亲一样给我物质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鼓励,反过来,还要我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她。
摘自陶星作文《我懂得了“父爱”》
“百善孝为先”。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处不充满着“孝道”的身影,吃饭时给你母亲盛饭,吃完饭后帮他们收拾碗筷,当父母在外忙了一天时,可以帮他们揉一下背、捶一下腿。这都体现了你对父母的孝心,体现了你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
摘自陶星作文《孝心——做人的基本原则》
一个不爱父母的人,肯定不会爱祖国、爱朋友;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不能指望他对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
今后,即使我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至少要做一个有爱心,懂义务,乐于奉献的人。妈妈在人世间的一天,就是我为母亲尽孝的一天,只有这样,我才能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才能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苦命的娘亲。
摘自陶星作文《可怜的娘亲,儿将永远陪伴您》
记者手记
超越“跪乳反哺”的孝道
跟陶星一起生活的三天里,他的孝心、坚强和乐观完全感染了我。
17岁,正是花季少年需要父母遮风挡雨的年龄,他却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反而承担起了该由一个大人来承担的责任。当我看到他对母亲从洗衣、做饭、刷牙、洗脚,甚至上厕所、洗澡,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我看到他把好吃的饭菜让给妈妈,自己吃烧糊了的饭时,当他让母亲先吃排骨上的肉,自己再捡起饭桌上的骨头啃时……那种身临其境的辛酸,让我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双眼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湿润了。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陶星的孝已经超越了“跪乳”和“反哺”的境界。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特别要向“90后”一代呼唤孝心和感恩心的回归。陶星的孝心、爱心、感恩心,他的坚强、乐观和责任感,正是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同龄青少年所缺少的东西,在当今社会尤显宝贵!
专家观点
呼唤90后少年孝心回归
获知陶星的事迹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夏学銮教授谈到,陶星的行为是对孝道新的诠释,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在世俗化、市场化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陶星还是一个需要父母养育的孩子,他这种特殊的孝是对孝道在新时期新条件下新的发展,是传统伦理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夏学銮说,在物欲和世俗的冲击、家庭的过度呵护下,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他表示,从陶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孝道,坚强、乐观、自信的生活状态,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对“90后”这一代人来说是一种榜样力量。陶星的事迹,对“90后”一代特别是温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陶星的精神,是治疗“90后问题”的一剂良药。“90后”一代需要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去体验生活和劳动的艰辛,学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避免“以我为中心”, 实现对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孝心和感恩心,我们有责任呼唤孝心和感恩心的回归,并使之发扬光大。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