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话剧百年系列》人物专访
话剧百年·老舍
这是由老舍先生编剧,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话剧《茶馆》,这部话剧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也是我国目前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之一。《茶馆》自1958年3月首演以来,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舒乙:就《茶馆》写作非常奇特,它没有那种特别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在里头,看起来好像不像一个舞台戏,它是无数个小故事串起来,跟写小说似的,它的取胜是靠人物,靠语言。
老舍先生是满族人,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的话剧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在话剧《茶馆》中他这两方面的优势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舒乙:你比如说那里头有一个假洋鬼子,一开始他在茶馆里一个角落里头。观众要不留神的话根本发现不了他,这个人叫马五爷,他静静地躲在一边,这边就发生冲突了。
舒乙:争吵起来以后,正在台上不可开交的时候,准备打架了,突然马五爷那边发话了。
舒乙:这边一听这边有声音,过来一看是马五爷,马上跑过来,然后马五爷就说了一句话。
舒乙:那个人唯唯诺诺“是是是”,这样就过去了。这个常四爷就很感激这个人,等于要没有这个人发话的话,他就跟那个小痞子就打起来了。他马上走过去,“这位爷,您给我评评理”。
舒乙:没工夫再答理你,拿着帽子由他那个角落走到舞台的正中间,这个时候钟声响起来了,他把帽子摘下来,是一个外国的这种礼帽,摘下来抱在胸前,然后划十字,一个人大步地退出这个场子。你看这个马五爷的这场戏大概也就是三句话吧,就完全把一个假洋鬼子在外国的帝国主义势力下圈养的这么一个人的嘴脸完完全全地包罗起来了,你看他有多大的实力。
北京东城区丰盛胡同10号是一所小三合院,解放后老舍先生长期居住在这里,话剧《茶馆》就是在这个小院里创作出来的。老舍习惯早上写作,进度很慢,最快的时候一天也只能写2000字,字斟句酌,非常讲究,连标点符号都是想了又想,以致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也别想改动他一个字。每有话剧作品完成,他还将人艺的导演、演员、舞美都请来听他朗诵,一是为征求意见修改,二是检验语言的音乐性、生动性。演员们也喜欢听他朗诵,对他们的台词有借鉴作用。
在《茶馆》中,老舍成功地实践了他一向为自己规定的三个方面的艺术追求:第一、写自己真正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笔下“人物的全部生活”;第二、写作时眼睛要老盯住笔下的人物不放,“不能因事而忘了人”;第三、人物的对话必须是真正性格化的语言,“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
舒乙:它这个戏的伟大,它就是让观众们联想很多现实。为什么呢?写出了人性的共通的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好像洞穿了历史,它这有种穿透力,这个不得了。所以底下观众一听就激动了,他在写我,他在写我们这个社会,他在写我们这段历史,他在说我们的人性的那个比如说负面的东西等等吧。他有很多切身的感受,这个东西不得了。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里上演。40多位演员用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演绎着老舍先生蘸着沧桑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生动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整个话剧总共三幕,最后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全片的。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舒乙:这个《茶馆》里头没有革命,就是描写旧社会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崩溃。崩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我编这么一个故事给你们看,你们看完了以后,你们自己去想。想什么呢?这个社会要不得,这个社会人吃人这个社会应该被扫除。你们自己去得这个结论,我不说,所以《茶馆》的结尾是悲凉的。三个老头撒纸钱,撒完了以后各自去死完了。
1966年老舍先生去世,话剧《茶馆》也应各种问题停演了很多年。1984年,在老舍先生诞辰85周年的时候,北京人艺的演员对《茶馆》还是年年不忘,他们重新排演了这部话剧,并在首都剧场上演。
舒乙:我记得当时那个场面让我终生难忘。大幕打开,一看到那个大茶馆老裕泰的情况,底下的观众就激动了。出来一位演员,就跟京戏的角儿出来一样。话剧是从来不这样的,为什么?多年不见了,经过了文革,刚刚经过了风雨,以为他们都死了,一看都活着,还是原来的角色。哎呀兴奋啊,鼓掌啊,开头那几句话没法说,掌声下不来啊,台上激动 ,台下激动。演员谢幕的时候,全体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台上落泪,台下落泪,大家明白了,这是个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