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人帮助 状元常感动
2003年理工类状元 孙柳依
| |
2003年理工类状元 孙柳依 |
【状元金榜】
毕业中学:西安市86中
高考成绩:总分691分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状元印象】
接通电话的时候,薛琦正在宿舍里赶写毕业论文。当年,这名自强班里走出的高考状元成学校里最勤奋的“拼命三郎”。薛琦说,自己一直感动着,为高考,也为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原来,冷冷的表情下却有一颗火热的心。
【状元故事】
初中时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我家里条件不怎么好。
八十六中自强班的同学,大多和我一样,来自农村,但很多人都特勤奋。我当时进高中时成绩排名很靠后,就下决心要“摆脱困境”。2000年冬天,我上高一。那时候学校自习室晚上十点左右就关门了,可是我回到宿舍以后发现还有人没回来。同学告诉我说没回来的那几个去某个地方看书了,后来晚上我就偶尔也“熬夜”看书学习。
因为复习比较到位,所以对高考不怯场。但那种紧张的氛围倒让我觉得很压抑,考前那几天大家的神经都绷得很紧,平时轻松活泼的气氛早已无影无踪。我当时甚至盼望高考早点儿到来,现在觉得那就是“早死早解脱”的释然……
考完之后回到学校,我就和兄弟们一起踢足球———这是高考之前大家约定好的。可是没多久答案就到学校了,于是大家就忙着估分。
大学四年,我在北大收获了很多,要离别时总有伤感,就像当初高中毕业之际。当时我和自强班的很多同学收到社会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多亏了华商报和其他媒体的报道。在此,我想代表我们八十六中自强班的所有同学,感谢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们自强班学生的人,并向他们说声感谢。本报记者 王瑞强 孙强
高考不过是一个坎
2003年理工类状元 孙柳依
| |
2003年理工类状元 孙柳依 |
【状元金榜】
毕业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高考成绩:总分685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状元故事】
我的初中是在西飞公司第二子弟中学上的;高中是在西安交大附中读的。初中是很普通的初中,我随随便便就可以拿班级前三名。高中是在理科实验班读的,就大不一样了。竞争压力明显上升。当然,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好事。
高考期间,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住在考场附近的宾馆。那几天大家压力怎么说也很大。我已经算是不太紧张的了,但也有一天中午完全没有食欲。
我们那年的数学考题特别难,堪称几年来最难的。考完数学走出考场后,我就看到很多女生抱头痛哭……十分凄惨的感觉。我自己感觉好像不是很惨,但也的确不好。所以,当时,考题基本都做完了,但心中也是没有任何把握的。
考完后就开始估分。估完之后是649,随即跟同学老师联系了一下。结果,竟然发现自己的成绩是最高的。估分出来后,我决定报清华。拿到通知书是在成绩出来之后很久的事情了,毫无悬念可言,但打开通知书的时候还是有种朝圣的感觉,小心翼翼的。本报记者王瑞强孙强
【状元谈高考】
高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物,即使是TOFEL这种全球性的考试,参加人数也怕没有高考多吧?高考的结果对学生的影响过大。高考要改革,最好是参考TOFEL的方法,将考试次数提高到一年两次以上。
高考的确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了吧,但是读了大学之后,觉得高考也不过如此,高考只是一个坎而已。(文中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