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小萌采访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马国力 |
早在191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就曾经这样表述过火炬手的作用:在圣火从希腊奥林匹亚传递到举办城市的过程中,火炬手不仅肩负着传递圣火、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还要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和高举圣火的形象激励和鼓舞整个世界。
作为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最多次的中国人,有人说马国力的人生或许冥冥之中就是一个为传播奥运而来的人生。
早在25年前的他进入央视,与体育报道结下不解之缘,1989年他首创中国最早的专业新闻栏目——《体育新闻》,1995年又是在他的带领下,国内第一家体育频道诞生。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电视人第一次参与奥运报道,虽然更多只是作为观摩和学习的身份参与其中,但那也是马国力第一次怎正走进这个世界级的体育盛会,从那以后,在央视历届奥运会的转播现场再也没有缺过马国力的身影。 16年中,马国力共参加了六届奥运会的报道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团队制作和转播的奥运节目超过五千小时;到今天,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精神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通过电视屏幕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英国《卫报》2000年评选 “对世界体育影响最大的50人”,马国力名列其中。
然而马国力与奥运的缘分似乎还远不止于此,包括他自己也不可能想到,24年前只能在奥运转播现场外围远距离观望的中国体育记者,24年之后,他将成为主宰全球奥运转播最为关键性的人物之一。2004年10月,马国力离开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的岗位,正式就任北京2008奥林匹克转播公司首席运营官。
李小萌:您现在所属的机构叫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您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您现在是干嘛的。
马国力:我的正式头衔叫首席运营官,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总经理,保持这个公司的日常运转,正常运转。
李小萌:用最通俗的话说是说您下海了吗?
马国力:不是,我们这个公司好就好在不管挣钱。
李小萌:只管花钱?
马国力:这个公司有固定的预算,只是服务性的公司,给谁服务呢?给各个电视台服务,就是这么一个任务,我们没有广告部,没有市场部,只是把奥运会的电视信号和奥运会的电视服务做好,这就是我们惟一的职责。
李小萌:您当时离开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到了现在这边,所有人都关注您这个选择,您也说到新环境之后适应了好一阵,这个适应期过去了?
马国力:早就过去了,我这个人适应得很快,我基本上有几天,不到一个月我就适应了。
李小萌:这个选择在您整个大半辈子里边属于一个什么样分量的选择?
马国力:一种终极选择。
李小萌:不是重量级的?
马国力:终极,结束的选择,首先,在自己家门口办一届奥运会,这是我做体育电视这么长时间的一个梦想,而在自己家门口奥运会的体育电视上面,又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或者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也是我的希望。再一个,就我对于整个奥运会制作的了解来讲,我确实认为有我在BOB这个位置上,对我本人来讲,对中央电视台来讲,或者对整个中国的体育电视,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或者说比较简单的这么一个选择,我也喜欢,所以说适应起来会很快,我不是被强迫去的。
李小萌:尽管您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了,但是选择的时候,人总得要衡量个人的得失嘛。
马国力:是,有很多人说作为东道主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这个位置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在东道国,特别在明年的时候是可以发挥自己最大限度的,我知道这一点。
李小萌:我们也帮您总结了一下,这个其实是您对文字记者的一次采访,第一,有时候文字特别需要和当事人核实。第二,当事人一旦面对镜头的时候,说法有可能改变。所以我们就白纸黑字地梳理了一下,您看看,如果当时留任体育中心,好处是办一个大规模的报道,轻松地胜任,变革中获得更大的天地,是主导的。
马国力:我觉得第四条其实不准确。从我本身来讲,我哪个也不愿意放弃,但是就是刚才咱们说的,所有的好事不能让一个人都占着。
李小萌:咱们就看看去了BOB的好处都有什么。好处是,在国际体育电视界获得认可,可能最影响世界体育就不是47名了,要37名、27名了。
马国力:那倒不是那个意思,其实这还是一个个人内心的感受吧,其实为什么我做这个首席运营官,其实也就是说国际这些同行想起来,中国体育电视找马国力吧,他可能会更合适一些,是这么个考虑。
李小萌:提升中国体育电视制作能力这个刚才讲了,少了不可不做但又不愿意做的事儿。
马国力:这个听起来比较拗口,但是我可以这么讲,BOB作为一个合资公司,它是一个公司体制,毕竟和国家机关和国家事业单位相比要简单一些。
李小萌:明白人能理解您说的是什么。第四条,世界最高水平电视标准的制定者。
马国力:其实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因为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是体育电视转播里的最高水平,当然了,我们的这个标准是根据以往每届奥运会都是有一个总结,然后都给它提高一块,这个作为北京来讲又有北京的新标准。
李小萌:现在不管哪个行业最高境界,不是执行标准而是制定标准。
马国力:制定但是本身也是一种执行,监督别人执行或者说自己。
李小萌:看看有坏处吗,一把手变二把手。
马国力:对。
李小萌:这确实吗,能感受到吗?
马国力:我的老板是西班牙人。
李小萌:您做惯一把手了,成二把手好适应吗?
马国力:这看需要,当然这里和过去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任何人都会有老板,任何人都会有上司,在一个你对他非常佩服的这种上司的手下工作,其实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李小萌:但您这个下属经历和江湖地位来讲他是不是也要敬你几分?
马国力:对,他对我也非常尊重,但是我对他是非常敬重,他比我大一轮,他从1968年就开始做奥运会,人家确实是非常非常有经验。
李小萌:对您来讲也是一个前辈了。
马国力:对。现代奥运会的电视标准其实就是他制定的,他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电视主管,实际上电视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一个飞速发展,最简单的数学就是,原来的一个转播车就是六台摄像机、八台摄像机,到了90年代初就是十二台、十六台、十八台,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量的增加,但是数量的增加其实就给了制定标准者一个新的标准的可能性,所以像现在很多的用途,例如像田径上的跑道跟拍的摄像机,还有其它那种特殊角度的,游泳池里边的这些,都是从巴塞罗那那时候开始的,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原始制定者。
李小萌:好,接下来这也算弊端,接受服务者变成了提供服务者。
马国力:当然了,你享受服务嘛。
李小萌:驾轻就熟变成从头开始。
马国力:当然不能说完全从头开始,因为我过去的长处和经验是在于组织报道和制作节目,而现在组织报道对我来讲一点没有用,我现在要更多地去了解整个流程,例如现在说的我们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里面哪块今后要提供给世界广播者来做报头的地方,我们可能会要求整个机构的所有者,这个建筑的所有者,你把这块玻璃给我们换成透明玻璃,换成无反射玻璃,例如向各个机构提供,需要多少电压,还有空调,这些事情我是原来从来没有的,我只是说,我要这一块四百平米,你现在就要考虑到这个。
李小萌:这种变化我觉得并不难。
马国力:对,了解多了以后没有什么,我感觉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就是,奥运会BOB这个更有计划性,它和电视台的工作相比更长远一些。比方说你说转播车,转播车也是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上半年都全完了,包括那时候一定能够有,好比说原来我们的传统做法,我提前三个月再给你打个招呼行不行,当然这事儿要是提前三个月再去,对不起,就没有了,没有怎么办?那就出大事了,所以从奥运会的规模上来讲,和整个的运作方式来讲,它就更成熟一些,实际上和中国电视相比,和中国的组织结构相比,会更成熟一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