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航飞行员(资料图片) |
刘阳、皮曙初
13名飞行员相继提出辞职,“东家”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开出了1.05亿元的巨额赔款单。这起迄今为止湖北省索赔金额最大的劳动争议案日前有了初步结果,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前做出裁决,裁定13名飞行员共向东航武汉公司赔付929万余元。
飞行员集中辞职引发天价索赔
今年5月,13名东航武汉公司飞行员先后提出辞呈,被公司拒绝。随后这些飞行员们于6月初陆续向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请求裁决终止与东航武汉公司的劳动关系。
东航武汉公司收到应诉通知后,提出反诉,要求13名飞行员分别向其支付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的损失600多万元到1000多万元不等,共计1.05亿元。
这起案件引人注目的是东航武汉公司索要的巨额赔偿款。据了解,东航开给每位机长的索赔单包括三大部分:培训费用、辞职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违约金。其中培训费用和辞职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据的比重较大,也是目前双方争议的焦点。
一位姓赵的机长向记者展示了东航开给他的索赔单:“737改装理论1个月,3000元;灭火训练,830元;模拟机熟练检查4小时,4×(320美元/时+185元/时),计1.05万元;香港航线英语通信,1.5万元;带飞时间2326小时,63.37万元……”
在近30条需赔偿的培训费用列表中,包括理论培训、带飞培训(即升为机长之前的飞行时间)、飞行员每年必须进行的复训及各类应急生存、熟练检查等培训,其中还有不少是在澳大利亚、德国等进行的国外相关培训,均以小时或天数计费,所发生的费用记录非常详细。此外,公司还提出了因飞行员停飞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赔偿要求。13名飞行员中被提出索赔金额最多的高达1069万元。
对于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飞行员们并没有表示出太大的异议,认为这方面他们是愿意赔偿的。飞行员与东航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中止条件或者解除条件出现,劳动合同效力将持续到飞行员法定退休年龄。
但是在带飞培训费用等方面,双方各执不同观点。东航认为,飞行人员作为副驾驶的时间属于公司对其进行带飞训练的时间,飞行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应向公司支付相应的训练费用,并以租模拟机的费用为标准,按在驾驶舱不驾驶飞机的时间总和,为每位飞行人员计算支付的训练费用;而机长们则认为,“我们在做副驾驶的时候,也是在执行飞行任务,并不是在做学员、接受培训,况且按规定搭载乘客的飞机是不能用于培训用途的。”
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只认定东航索赔单中的违约金和培训费,对索赔方提出的因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带飞费用等项目不予认定。13名飞行员中最低赔付49.98万元,最高赔付98.52万元。
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东航武汉公司尚未领取裁决书,13名飞行员中也仅有3人领取,当事人很有可能将继续走完“一裁两审”的所有程序。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