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灯塔:温暖千年航程(组图)

天津海事局管理的烟台山灯塔

秦皇岛南山头灯塔

中国航标展馆外观

中国航标展馆内景

曹妃甸塔基上文字记载着历史

中国航标展馆室外展区展出的灯笼、雾号、雾炮等

美丽的旗杆嘴灯塔

今日的曹妃甸灯塔

  苏振洋 孙惠英 摄影 葛树增 梅传东

  走进中国航标展馆

  船行海上,航标起着重要的助航作用,而航标文化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和提倡。

  曾经听过一个美丽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渔家姑娘为了搭救出海捕鱼的父老乡亲,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漆黑夜晚,她爬上了山崖,面向大海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红灯,她要用灯光为渔船引航。忽然一声霹雳,姑娘化成了一座石像。从那以后,每遇风雨之夜,崖顶上总会燃起一盏明亮的“神灯”……

  这个美丽的传说,也许是海上航行者对航行标志物的一种美好期待,如今,中国的航标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走过了从天然物标到简单人工标志,再到先进的导航和指挥监控系统之后,已经进入了全面现代化建设时期。


  如果你站在天津海事局海上交通管理中心指挥系统前,一定会惊叹你所看到的景象:港湾中满是一个个绿色的三角形箭头,每一个箭头那就是一艘船,它们有的在进港、有的在出港,有的停在码头,也有的在等待泊位……繁忙景象尽收眼底。

  要追溯中国航标发展的历史,应该到中国海事局建在秦皇岛市的中国航标展馆看看,走进这个展馆便如同走进了一个时空隧道,走进了海洋,走入了中国几千年的航海活动,也走入了漫长的航标导航史以及悠久、博大、深厚的海洋文化。

  走进中国航标展馆

  用专业的语言来说,航标是维持水上交通运输畅通,保障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它对发展水上交通运输、支持海洋开发、渔业捕捞、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它拥有39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我国也是一个航海大国,它有着18000多公里的岸线;6500多个岛屿,110000多公里的通航里程。这些天然条件自然造成了我国航标历史的源远流长。

  为了展示航标的发展历程,中国海事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以广泛征集航标文物的方式,建起了中国航标展馆,后又经过几次维护、充实,现在这个展馆的建筑面积已达1809平方米,展厅面积有近950平方米,展厅内不仅设立了62块展板,其展出的各种航标实物也有260多件套,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航标展馆,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航标展馆之一。可以说这里浓缩着中国几千年航标发展史,追溯着古代航标的产生、近代航标的状况和当代航标的发展。

  早在四千多年前,伴随着水上交通活动的兴起,便出现了航标的雏形。《尚书禹贡》篇就有我国夏朝利用自然“碣石”作为航标的记载:“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据说秦皇岛港最早就被称为“碣石港”,行船的人看到这块碣石,就知道从这里拐弯便可以进入秦皇岛港了。

  但随着水上运输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天然物标的局限性,进而便出现了刻石示警、立标指浅、烽火引航、宝塔指路等人工航标。现在在长江瞿塘峡的滟预堆和西陵峡崆岭滩的崖石上,人们仍然能够看到刻有“对我来”三个大字的人工航标,当时船工驾船行到此地,只需把船朝向刻有“对我来”崖石,然后轻点竹篙,船便能避开礁石正常航行。

  盛唐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段传奇。而到了元代,船民运送漕粮,为避免船只触浅,也会在长江口将两艘小船抛泊在刘家港的浅水处,并在船上竖立旗缨警示粮船。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奇迹,成为了十五世纪伟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从那个时代开始,为了指引航向,官府也加入到航标的建设之中,先是在长江口青浦海边筑起了一座“宝山”,在山上“昼则举烟,夜则明火”,引领船只进出长江口。在此之后宝塔指路的航标比比皆是,广州怀圣寺的光塔,温州江心屿的东西两塔、上海青浦的泖塔、泉州的姑嫂塔、福州的罗星塔、杭州的六和塔都是为了导航而修建的“宝塔”,它们既是人们祈求保佑船只平安的地方,也是引船进出海口的标志。

  鸦片战争后,入侵者为方便炮舰和商船随意进出中国港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把持了中国海关,并动用关税在我国沿海和长江通航水域设置了一系列航标。他们先在狼山水道建造灯塔,又在舟山群岛、台湾海峡、黄海、渤海和南海水域建造灯塔,与此同时,还在长江口铜沙、辽宁营口、天津大沽口等处设置了灯船,拉开了中国近代航标建设的帷幕。在展馆中各国制造的不同时期、不同形状的航标灯实物便记述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1927年,在沿海花鸟山岛利用无线电测向原理建设的无线电指向标,应该是我国第一座无线电指向标,此后在连云港也建设了牛山等诸多这样的灯塔。抗战时期,我国沿海不少灯塔被飞机炸毁,直到日本投降后,沿海和长江的航标才逐渐得以恢复,当时的民国政府还从美国购买了钢质浮标及电闪灯,自此,中国首次有了靠蓄电池供电的电闪航标灯。

  新中国成立后,航标建设有了快步发展,并经历了由交通部到海军,又由海军回到交通部的管理过程。国内恢复并新建了一批无线电指向标,而后又建成了中程无线电导航台,到上世纪80年代又建成了远程无线电导航台。进入二十一世纪,沿海又增设了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综合助航系统,并开始组建航海保障综合服务系统。

  航标的发展不仅为国内外船舶提供了可靠的航海保障,而且为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了解,现在我国共设置航标4万余座,仅天津海事局管辖的北方海区(含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等三省一市的海岸线)就有1334座各类航标。它们有靠人工值守的灯塔和雾号,有无人看守自动发光的灯桩和灯浮,还有反射船用雷达信号的应答器和发射无线电波的卫星导航基准台(DGPS)及配置在海船上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它们在海岛、岸边、礁石、海滩以及航道和船舶上发挥着作用,那光芒四射的灯塔、呜呜作响的雾号,连同激荡海空的无线电波,已经在辽阔的海面上织成了一个指路巨网,无时不在地指引航船安全航行。

  因为航海与航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05年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是我国实施的“海事日”,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海洋。

  为了增加对航标灯塔的直观感受,我们爬上了中国航标展馆旁的南山头灯塔。这也是一个始建于1900年的灯塔,在经过了近百年风吹雨打后,又于1990年重新修建,现在塔高49米多,灯高59米,灯光的射程达20海里。我们沿着塔楼的阶梯盘旋而上,到达十三四层楼高的塔顶,已是气喘吁吁。据航标工黄师傅说,他们每天至少都要上下一次来维护灯器,做清洁卫生,早上上班的人还要为灯塔拉上帷幔,保护航标灯不被日光直射,下午工作的人,要在日落之后,再打开这个帷幔,以便在夜幕降临时,让灯塔射出的光为进出秦皇岛港的船只导航。

  灯塔和航标是航海人员生命的指路人,更是整个海事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标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走向尖端、走向高科技、走向自动化与系统化。

  “拆船甸”的变迁

  从天津乘船出大沽口进渤海湾向东北方航行二百多海里,就会来到河北省唐海水域,此处有一个名叫“曹妃甸”的沙甸小岛,是船只出入大沽口、往返辽东湾的必经之地。

  要了解航标发展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看“拆船甸”的变迁。

  很久以前,这里原是一片沙滩高甸。相传唐王李世民跨海东征路过此地,与之随行的有一名为曹娴的妃子,因她身体柔弱,竟在这个岛上染病不治身亡。李世民痛失爱妃,便下旨在此甸上建起了一座三层大殿,并塑曹妃像供奉,赐名为曹妃殿。从此,进香朝拜的渔民海客络绎不绝,而这个沙滩高甸就渐渐地被人们称为“曹妃甸”。

  这里气候多变,坑洼不平、地势复杂,方圆二十多里的沙甸总是随着潮水的涨落时隐时现,让人很难把握它的规律,所以常常使过往船只在这里碰撞、搁浅,有的甚至惨遭肢解。于是,航海人便给了这个地方一个可怕的别称——“拆船甸”。

  据文献记载,到了清朝(年代不详),有一法本和尚曾来到曹妃庙内修行,他目睹往来航船的惨状,心中非常不忍,便指派一名僧人每天望海守候。白天见船驶来,便击鼓鸣示,夜间有船经过,便挑灯指路。但夜间的灯火常常会被海风吹灭,这让法本和尚很是发愁,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当他听说这里的道台衙门有一盏不怕风吹的水晶灯时,便萌生了化缘来做指航灯的想法。无奈水晶灯也是道台的心爱之物,道台不肯施舍。法本不甘心,他就端坐在道台衙门前念诵经文,三日米水不进、念经不停。道台还是不允,法本索性把棉花蘸上煤油,缠在自己的小手指上点燃。小手指被烧掉了,道台依旧不舍,法本又烧无名指。在此围观的百姓见法本痛楚难当,既被法本的真情感动,也被道台的不近人情激怒,都纷纷露出不平之色。这时,道台也担心会犯众怒,只得将水晶灯舍出交给法本。众人便也纷纷施舍银两、捐出砖石,帮助法本在曹妃甸上建起了第一座塔楼,并将水晶灯置于塔顶。自此,夜晚过往的船只但凡见到塔顶灯光,便知如何转向避浅,保证了船只航行的安全。

  多年后,这处灯塔还是在海浪的不断冲刷下坍塌了,直到荡然无存。但为了避免重复“拆船甸”的历史,大沽漕运局一姓袁的船东自愿出资重新建塔,再加上当地人多次请求,1884年海关税务司开始重建曹妃甸灯塔,并于1886年6月18日建成发光。天津海关不仅派遣一名灯塔主任前来管理,还请庙内僧人修慈协助照料。到1901年还将原六等定光灯器改装为四等水银浮槽闪光灯器,闪光周期为20秒连闪两次,射程达11海里。

  二十世纪初叶,海水陡涨,沙甸开始与陆地彻底断开,曹妃庙也被海水冲毁,灯塔地基在海水的冲刷下也变得岌岌可危。民国时期海关虽然多次出资对塔基进行加固,但灯塔还是抵御不住海潮的冲刷,终于崩塌。1925年,海关只好放弃原塔易地重建。新建灯塔位于原塔西北900米处,塔高14米,闪光周期为白光3秒,射程12海里,并于1925年9月1日建成发光。因其已经与陆地隔绝,又没有值守人员居住的房屋,这里便成为一座无人值守的灯塔。

  抗日战争时期,这座灯塔一度被毁于战乱,停止发光达6年之久。就是抗战胜利后,管理当局虽有恢复曹妃甸灯塔的动议,但又因忙于内战,无暇顾及。直至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为打破国民党海上封锁,恢复天津港的海上运输,决定再次重建曹妃甸灯塔。1950年3月,海关海务处勘定了新灯塔位置,于4月下旬派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建造,配一盏乙炔灯器,射程达到13海里,于1950年6月27日建成发光。之后,灯塔经过数次维护、翻修,在1986年交通部天津航道局又对灯塔进行了第四次重建。这次建的新塔以钢质沉箱和砼灌注桩为基础,支撑23米高的钢管支架,射程达14海里,并于同年9月6日建成发光。1988年6月15日又在塔上安装了雷达应答器,实现了全天候助航功能。

  沧海桑田,时事变迁,现在与陆地隔绝了近百余年的曹妃甸,在新经济建设的大开发中又与陆地连成了一片。原来从天津乘航标船去曹妃甸维护灯塔,不仅路程长,还要换乘小登陆艇,再用人工扛着工具和灯器电池在齐腰深的水里一步一步地行走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现在乘汽车只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到达灯塔下。

  如今的灯塔,有玻璃钢塔体,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还安装上了先进的航标灯器和雷达应答器,它可以用发“短信”的方式,把自己运行中的各种数据传送给维护人员,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汇报”自己的运行情况。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