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风清气爽,进行户外运动正当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室外慢跑的行列中来。慢跑的好处有很多,如可使心脏更强壮,促进血液循环,吸收更多氧气,促进脂肪燃烧等。总而言之,慢跑有助于身体健康,使人精力充沛,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要以怎样的频率慢跑?每次跑多长时间合适?是一次跑完全程好,还是分几次、每次跑一小段路程更有效?
“对于慢跑的入门级学员和慢跑爱好者来说,路程长短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单位时间内运动路程的长短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来自德国的训练学科科学家库诺教授说,“重要的是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跑步速度,这样才能让跑步时承受的负荷强度处于身体能够承受的水平,从而实现最佳训练效果。当然,这也与运动时间长短有关。”
举例来说,如果你用来跑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0分钟,那么一次跑完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分三次每次跑10分钟的效果。原因是,人体将大量氧气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需要花费2至3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是不可能产生运动效果的。所以一次跑完30分钟,要比分为三次每次跑10分钟实现了更多有重要意义的有氧运动。
那么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锻炼够吗?库诺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对初学者来说,这是实现显著健身效果的最低要求。如果你能更频繁地运动,那么效果自然会更好。”他建议,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每天坚持45分钟不同强度的运动。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