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嫦娥一号已定于24日6时左右发射,目前燃料已加注完成,卫星跟火箭已经对接完毕。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透露卫星的发射具有一定的风险,为规避风险,有关部门已加大风险分析,针对几百个预期风险,已做好了几百个预案工作。奔月成功后,人们将无法用肉眼观测。[大画月球漫画大赛][作诗][视频] |
|
资料图:10月13日,几名专业人员在“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模型前交流。 |
|
资料图:10月11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款月面巡视探测器(俗称月球车)样机亮相深圳“高交会”,它是中国探月二期工程探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第九届深圳高交会将于当晚开幕。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电 (记者
孙宇挺周兆军于晶波)中国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今天在此间透露,目前“嫦娥一号”的卫星、火箭已经到了西昌火箭发射中心,目前卫星燃料已经加注完成,卫星跟火箭已经对接完毕。
张庆伟表示,下一步计划就是要测试好卫星、火箭和各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由于探月工程是第一次实施发射,发射过程中,有些天地之间差异很难在地面模拟,月球距地球三十八万公里,还需要把卫星在飞行过程当中的速度位置姿态进行准确测量,“这些给我们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
他举例说,比如卫星在从地球到月球的转移轨道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最后一个点,能够让卫星“刹住车”,不然就飞过月球了,所以相关人士正在进一步仔细分析。
张庆伟称,“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一方面,我们加大技术分析的风险分析,针对几百个我们预期的风险,已经有针对性地做好了几百个预案工作。同时,我们也利用一些国际网的资源,进一步完善补充我们的发射条件。”
张庆伟表示,“尽管风险很大,但我们对成功有充分信心。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各方面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嫦娥一号”工程是三年前国家批准立项的,在三年时间里,解决了十几项关键技术。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张庆伟透露,嫦娥绕月卫星有望十月下旬发射。
延伸阅读:嫦娥一号计划诞生幕后: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奔月”
专家说法: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难以用肉眼观测(图)
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