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24日电(张秀峰、许军、涂家福)金秋时节,江西省南康市富田村村民陈美才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忙碌于自家果园,捧着香喷喷的甜柚,他笑在眉头,喜在心头。他家有甜柚6亩,今年光柚子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1680元,全家8口人现已全部脱贫。
陈美才只是赣州百万农民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培训新型农民,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同比增长10.2%;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近年来,已有129.2万农民脱贫。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现辖1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9个属全红县,5个老区重点县。近年来,赣州市以解决贫困户温饱、做活农民增收文章为主攻目标,通过政策扶贫、科技扶贫,为老区人民“输血”、“造血”,并实施结对帮扶的“爱民鱼水工程”,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坚持开发式的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突破口,立足开发找路子,因地制宜选项目,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采取了能人带穷人,专业户带贫困户,以厂(场)带户、以村带户、“二户一体”等措施,加快农民脱贫步伐。
目前,赣南初步建起了果茶、蚕桑、林化、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六大扶贫支柱产业。每个贫困县初步建成了三个以上连片开发、系列开发、高起点开发、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扶贫支柱产业。贫困乡初步建成“一乡一业或几业”、“一村一品或几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农业产业朝着“种养加”、“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赣州市把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该市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90%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
新型农民的培训,既促进了一批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当地企业招工难现象,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该市还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了近百项科教扶贫项目,累计培训5万人次。
青壮年劳动力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的比例正逐年上升,贫困人口整体素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目前,赣州市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2.9%下降到2.7%,贫困人口降为2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