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府陶醉于建设“世界最大城中湖”的“现代新昆明”发展蓝图时,却发现,一直以来超负荷运转的滇池生态系统成了拦路虎
滇池从300万年前诞生以来,一直在缓慢地沉积,只是过去几百万年的沉积速度,远远赶不上几百年城市发展造成的衰退。
元代开始,云南首府从洱海之畔迁到滇池之滨,昆明的发展就以牺牲滇池为代价。古滇池湖水面积到13世纪、人类向滇池要粮涸湖造田之前,一直没有多大变化,为今天滇池的4倍。到上世纪中期,古人共围湖84.4平方公里。
规模最大造田运动始于1969年,那年冬天人民群众热情高涨,在“敢叫日月换新天”口号鼓舞下,让临湖7公里至海埂的大片草海永远消失在欢呼声中。此后,断断续续的围湖进行了20余年,竟令滇池水面积减少了30.6平方公里,地质史中的一瞬间,9%的水面连同其中的鱼虾被活埋了。
张正祥没上过一天学,但他却得益于那个高歌猛进的时代认识了汉字。天天背诵毛主席语录,让这个孤儿不得不学会查字典,以至于今天能够写出饱含专业术语的报告提供给前来采访他的媒体。
对于在滇池旁兴建疗养院、度假村的风潮,张正祥恨之入骨。他认为滇池的补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暗河,并找到了证据,而这些开发会使滇池的生态补给被切断,让母亲湖加速滑向深渊。他带着媒体记者探访暗河,但几篇报道仅仅成为一时的噱头并未引起专家和官员们的重视。
“他们不敢承认暗河的存在。”他说,“因为暗河一旦被有权有势的人承认,那么现在进行的许多开发将被勒令停止。”实际上,对滇池湖滨史无前例的开发刚刚开始。
2003年5月底,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会议,“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飞向了四面八方”。在这个名为“昆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的会议上,云南高层提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以滇池为中心,实施“一湖四环”工程,建成东西南北“一湖四片”的城市区。20年后,昆明城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4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50万人,滇池将成为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大的城中湖”。
滇池的污染负荷中,城市生活污水占一半以上,比例最大。自1992年以来,流域户籍人口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而暂住人口从1992年的25万,仅到2000年就达100万。1980年流域人口156.8万人,滇池水质III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万人,滇池水为IV类水;至2000年217.7万人时,为劣V类水。
很多昆明人都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冲洗汽车或摁下抽水马桶水闸时,高原明珠脆弱的脊梁上就增添了一根稻草。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昆明滇池保护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段昌群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历时两年多完成《滇池流域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生态经济容量的变化特点》这一课题时发现:“在以昆明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中,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支持能力已经达到极限,长期以来一直是超负荷运转。”
云南省的一位环境专家说,“城市发展必须按滇池湖盆的承载能力来考虑规模,人不应该集中在这个盆地发展,应该分流。”他指出,滇池治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失控,规划的法律约束力散失”。他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开发优先,环保置后”,人口快速增长,使城市排污也快速增长,治污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还是一个先发展再治理的过程”。
58岁的张正祥每天的必修课是绕湖巡查。他一如既往地“誓死保卫滇池”,一如既往地孤独穷困、债务缠身且遭人嫉恨。这个小学都没上过的富善村村民认为滇池被污染的同时权利也被污染了。“以污治污,越治越污。”
在“现代新昆明”的规划过程中,昆明市举行了极高规格的规划方案征集活动,邀请了数家“对城市规划建设有独到见解的国外知名设计单位”参加,“征集旨在通过引进世界优秀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国外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
南、西新城概念规划国际方案评审委员会主席陈秉钊教授曾表示,作为拥有43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目前昆明的人口已达到260万,占全省人口的5%,“这个比例显然太低了”。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昆明人口超过500万是可能的,这在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到”。
去年,监察部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造成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要想遏制污染恶化势头,首先要建立环保问责制度,一定要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保责任,特别是地、市以上负责人的责任。”
今年年初,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尽最大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治理滇池污染。会上白恩培还说,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上下共担责任,共同努力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开年的一次会上也表示,要坚持生态立省和环境优先的思想。
在年中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启动仪式上,秦光荣又说,要通过发展来实现更好的保护,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全面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时发展。
此前一年,中国房地产报的一篇文章写道:“滇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昆明人心痛。当政府把‘构筑东方日内瓦,建设现代新昆明’这个蓝图绘制完成的时候,才发现一只拦路虎――滇池如一条深深的鸿沟横亘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无法跨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