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商贸区一角
山东华夏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的华夏城一角
威海开发区区位图
坐落在区内的威海乐天休闲体育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哈飞汽车威海分公司箱式小货车生产线
韩国独资企业威海新凯帝电子有限公司
韩国独资企业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
坐落在区内的威海新港集装箱码头
威海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最东端。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对,西与内陆接壤,南可由海上连通东南亚,北与中国辽东半岛相望。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人口248万。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生态优越、建筑别致,是联合国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荣誉——“人居奖”的获得城市。威海基础设施完备,劳力、电力资源丰富,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可靠保障;对外经贸活动活跃,外资涌入势头强劲,对外经济依存度达50%;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五大生产集群。
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南端,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全区控制面积194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2000年国务院又批准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威海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与开发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建区方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竭诚便利投资需求,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底,累计完成生产总值442亿元,年均增长31%;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76亿元,年均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11.44亿美元,年均增长41%。
狠抓招商引资 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区
建区以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初步形成了造船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精密机械、轻纺服装、食品医药等六大主导产业,外资已成为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其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主力作用愈发增强。2006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8.59亿美元,其中97%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4.1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4.9%;限额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08亿元,占全区的56.7%;限额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8.37亿元,占全区的85.7%。
开发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全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91个,实际利用外资11.44亿美元,其中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3个。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供给短缺以及外资转移趋势不断变化,影响和制约招商引资的因素日益复杂。为应对新的形势,始终保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初,区工委、管委提出了“四个转变”的招商思路,向引进技术、资金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增加财力的项目转变,进行有条件选商,以实现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巩固原有招商局的基础上,又组建了3个专业招商局,在全区推行专业招商,使招商的针对性更强、专业化程度更高、成功率更大。新思路带来新变化,一大批拉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创汇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2006年以来,该区共引进外资项目64个,总投资3.5亿美元,其中过千万美元的项目13个,占项目总数的20.31%。
开发区还适时更新服务内容,推行全员服务。对已进区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定期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为使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去年初专门设立了项目推进办公室,负责全区项目引进和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督办和考核,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是由韩国三进株式会社独资兴建的造船企业,2000年成立以来,先后几次增资,去年又完成追加投资2901万美元,总投资额达到5900万美元。2007年继续追加投资2200万美元,使总投资额达到8000万美元以上,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造船企业。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经外贸持续攀高。今年上半年,全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9.1亿美元,新批准外资企业26家,实际利用外资6042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56.85亿元,同比增长20.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3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44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税5.48亿元,同比增长34%。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外资工业企业达到16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外资企业达到11家。外商投资企业日渐成为推进开发区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因素和中坚力量。
繁荣现代服务业 培植经济发展新亮点
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瞻性规划,大手笔推进,以三大组团构筑商贸流通业新格局,紧握新兴产业主动权,积极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制高点。组团之一的中兴商贸区规划为威海市重要的商业中心。香港联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捷足先登,其开发建设的乐天世纪城总规划面积72万平方米,集居住、购物、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目前,乐天家居已对外开业。乐天家居是威海大型家居文化体验式商场,进驻了国内外上万种知名品牌,涵盖装饰建材全部业种,在威海率先实现了从设计、采购、运送、装修、施工到售后服务的全程家装服务模式。目前,汇聚现代前沿装饰材料潮流的家世界项目业已拔地而起,致力于成就业内旗舰型商家。车站商贸区则设计全部为高层建筑,定位于高品质商业群落,现已入驻天润大厦、时代广场、时代嘉园3个项目。九龙湾商贸区总用地面积160公顷,大海、沙滩、松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将建成居住、商业、旅游等多功能相融合的综合性生态社区。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继海上公园等精品旅游景点推出后,2006年,开发区又提出围绕区内海岸线,整合“山海林泉”资源,发掘文化历史内涵,建设“一线、一湾、四山、七园”旅游项目,打造“旅游购物、滨海休闲”黄金品牌。威海市首个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乐天休闲体育公园于2006年当年建设当年竣工。该公园把景观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运动健身的好去处。2006年,区内威海清华紫光科技园,威海老虎山生态园旅游区、威海鸣翠山庄通过省旅游局验收,成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今年,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被确定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华夏集团在建设华夏生态园的基础上,借鉴深圳华侨城的建设经验,投资40亿元全力打造总面积15.5平方公里的“华夏城”项目,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居住、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打造在全市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旅游新亮点。另外,由开发区凤林集团投资2.6亿元兴建的高标准老年公寓,则蕴涵中华民族孝文化于其中,实现一流设施与和谐文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已对外营业。观光旅游、休闲购物、人居度假等朝阳产业正在跃居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目前,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力争打造威海市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围绕发展口岸物流、仓储物流和商贸物流做文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韩国人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积极发展面向韩国人的居住、餐饮、购物、旅游、金融、医院、文化娱乐等消费项目,打造最适合韩国人创业消费居住的首选之地。
加大科技投入 打造创新型开发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开发区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实现了区内高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应用,以此增强区域的源动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到2006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为促进科技创新,保持高速良性发展,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实施了《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和《科技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对获得专利的科技人员给予经费补助,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在区内企业实施。区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实行滚动使用,引导区内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大力扶持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发明创造。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院、青岛大学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1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达到省级标准的3家。节能镀膜玻璃、电子显示屏、新兴医药、生物技术应用、纳米材料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有近1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科级成果鉴定,并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蓝星玻璃、迪沙药业、清华紫光、华盛轮胎、大宇电子、华新药业、健人食品等2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构筑创新平台,催生竞争优势是开发区推进创新型经济新区建设的重要措施。先后设立了科技工业园、春晖科技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专门为韩资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孵化器。其中,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建设具有浓郁创新文化的国际一流创业孵化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各合作方的综合优势,致力于船舶制造、港口信息管理、软件信息等行业留学人员企业的入驻援助和对接服务。目前,有31家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入驻。
在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区的同时,加紧营造企业“群山争峰”的攀升态势,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兴区战略,加快骨干企业膨胀的意见》,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著名商标的企业和经营者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2007年出台了《关于奖励贡献突出企业经营者的试行意见》和《关于培育扶持大型商业批发零售企业的试行意见》。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19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超过20家。
进入新时期,威海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实施战略性定位,将造修船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作为强势发展板块,打造集群经济、特色经济、知识经济。
在船舶工业和油品储运方面,以大中型集装箱船、散货轮、成品油船、海洋工程、客滚船等为导向,重点吸引培育一批结构优越、组织高效、技术先进、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骨干企业,建设比较完备的现代化船舶制造、修理、配件生产及船运、仓储产业体系。该区临近韩国、日本和中国天津、大连、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覆盖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威海新港、煤炭专用码头、液体码头均坐落开发区内,装卸储运能力充足;区内拥有44公里海岸线,水深浪平,海域开阔,腹地地势平缓,能够满足建造各种型号船舶的需要,又便于构件产品、原材料运输,生产条件极为理想。目前该区已形成以山东新船重工、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奔腾港航配套工程、济钢船材加工等项目为代表的临港造船工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省份山东省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骨干汽车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进入山东的汽车生产厂商首先选中由“青岛、烟台、威海”构成的“金三角”地区。上海通用汽车进入烟台成立了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和五菱进入青岛成立了山东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哈飞汽车进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哈飞汽车威海公司,这些汽车生产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山东整个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以华盛轮胎、哈飞汽车、大宇汽车零部件、藤森橡胶轮胎、久映汽车配件、贝卡尔+特钢帘线等项目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除整车生产外,汽车零部件产品涉及轮胎、曲轴、轮毂、刹车品、板簧、线束、内饰、活塞环、齿轮、雨刷等20多个品种,配套优势明显。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威海开发区可提供丰富而又熟练的技术工人,以满足该领域劳工数量和质量等核心生产要素需求。目前入驻电子项目近百个,从业人员近两万名。形成了以世一电子、友石半导体、世高光电子、泓林电子、大宇电子等项目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
另外,威海开发区将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为依托,以发展城市商贸物流、口岸物流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多式联运为载体,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四级体系建设,创建现代化国际物流产业。着力培育和完善人才交流、法律咨询、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生产力要素市场,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整合资源优势,实行大框架下的组团配套,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建设占地64.22平方公里的国际工业新区,规划布局了港口仓储区、造船配件工业区、汽车配件工业区、医药工业区、电子工业区等5个专业园区,构筑起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广阔平台。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真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洽谈,投资置业,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