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与全国粮票
前些天,和一个喜欢古玩的朋友闲谈时,他拿出一件收藏的青花瓷将军罐。看到那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典雅大方的画工,我这个外行也不免赞叹起来:“真是件精美的艺术品。价格不菲吧”。听我打听价格,朋友神秘地伸出食指,“1万”?朋友摇摇头。
100斤全国粮票?一件青花瓷将军罐?听到这两个并无必然联系的名词时,我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个动听的故事。
“那还是在70年代末,喜欢收藏的爷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这件瓷器。收藏讲究缘分,从第一眼看到瓷器,爷爷便坚信他们之间注定有缘。瓷器的主人是一位农民,当爷爷让他开出价格的时候,农民脱口而出‘100斤粮票,全国的啊’”。朋友对我娓娓道来。
“那你爷爷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100斤粮票就换了这么个好东西”。
“头一次听这故事的时候,我跟你想的一样。不过,你要是了解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就会知道这100斤粮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00斤全国粮票是个什么概念?我一时找寻不到。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我对于粮票的记忆是模糊的。“100斤全国粮票,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呢。起码够一家四口人一月的口粮”。看到我对粮票产生兴趣,老妈抓住机会对我进行“普及教育”,“在我们小时候,粮票可比钱还重要,用粮票可以换钱,但拿钱却买不着粮票。现在的生活条件多好。那会儿可不行,什么东西都少,什么都得凭本凭票供应,有钱也没用”。看得出,老妈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是深刻的,这也难怪,因为从1955年开始发行粮票,到1993年取消,近40年的新中国粮票流通史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它见证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记载着历史变迁的脉络。提起粮票,上点儿岁数的人很自然会把它与贫穷、饥饿和票证联系起来。雅号“满天飞”的全国通用粮票和绰号“团团转”的省市级地方粮票都以其特有的印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新中国的粮票,产生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台之初,是计划经济时代极具时代特色的一种购粮凭证。1986年,国家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93年4月,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放开粮食价格,取消了粮票的流通和使用;到1993年底,除军用粮票外,全国已不再使用粮票。历经四十多年风风雨雨,粮票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时下“收藏热”的风行,正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粮票,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与藏品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契合。如果说,藏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那么一枚枚粮票就在方寸之间对我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诉说着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花瓷与全国粮票,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那个特定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与眼前的青花瓷相比,100斤全国粮票同样带给了我们幸福的感觉,尽管这幸福中隐隐透出一丝对往事的追忆与唏嘘。不过,这幸福与粮票又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幸福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幸福洒满华夏大地,是不分“全国”与“地方”的。
网易网友 冯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