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头条回顾
中国乳娘村孤儿寄养 每户平均2名寄养儿童(图)
时间:2007年11月27日11:09 我来说两句

乳娘在教小好走路
乳娘在教小好走路

  中国乳娘村:孤儿寄养的传奇标本

  山西大同是中国孤儿家庭寄养模式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伊始,这种模式就陆续得到推广,尽管“乳娘村”的发展几经壮大和萎缩,散岔村这个“乳娘村”从1968年至今却长兴不衰,更因村口的“中国乳娘村”村牌声名远扬。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文/摄

  今年4岁半的小好喜欢热闹,看见有外人来到村里,漂亮的小脸蛋露出如同向日葵般的笑容,两只手不时地挥舞,“他这是在和你打招呼。”小好的妈妈说。

  小好家位于村中土坡的上沿,往村里走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下坡,为了避免小好摔倒,小好妈妈小心地拎着他的手,慢慢地往下走。

  似乎小好并不担心自己会摔倒,在下坡时,反而加快速度,迈的步伐超过了身边的母亲。由于身体前倾,在土坡最陡处,小好的身体几乎和地面形成90度,妈妈也被迫地加快了脚步。

  小好妈妈嘱咐慢点走,但是小好仍然往下冲。此时被一个小土坎绊了一下,小好的身子猛的往下俯冲,妈妈一把将他抱起。“这孩子,又调皮了。”小好感觉到自己犯了错误,不敢抬头,偷偷地看了一下妈妈,发现没有生气后,脸上又恢复了童真的笑容。

  11月15日,在山西省大同县散岔村,天气格外的冷。“昨天刚降温,一下子冷了五六度。”小好妈妈边整理小好的衣服边说,小好戴着一顶印有卡通人物的帽子。“村里风口大,容易冻头。”一阵风吹来,帽子上的两支小毛穗随风摇摆。小好的哥哥则和小好性格迥然相反,不愿多和人说话,见到外人则是一个人偷偷地靠在墙边。

  可爱、活泼是小好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谁也没想到,小好是一个脑瘫患者,与正常孩子相比,他的语言能力、智力、身体机能都发育迟缓。

  “慢”的生活

  小好家共有三间房,从门口进去便是中屋,左右两间都是卧室,左边是小好兄弟住,中屋靠墙两侧堆砌着一些米黄色的旧袋子,这些袋子占到了中屋一半的空间,此外还放着一个木制的小推车。“这些都是粮食,天冷了,放在外面会冻坏的。”小好妈妈说。

  进了左边的屋子,这时小好和哥哥正在炕上玩着一个木质的小玩具,哥哥见到来访的外人,迅速的躲到屋里的一旁,坐在台几上,手里在摆弄着什么。

  这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子,靠窗的土炕一直到这个屋子的门口,土炕的对面是一个柜子,柜子里摆着一个老式的电视机,柜子上凌乱地放着两个箱子,这些是家里的惟一家具。

  在炕上,小好和妈妈、阿姨正在玩来回跑的游戏,在不到两米的范围内,他能快速地往返于两个大人之间,不用搀扶。但是小好的走路姿势始终是重心向前,身体前倾,两腿笔直不能弯曲,上肢胳膊不会摇摆,来回没有十步,就摇摇欲倒。这时,小好妈妈迅速上前搀扶。

  “来,叫妈妈、叫妈妈!”小好张开嘴,嘴唇合拢了几下后,吐了“妈妈”这个词。小好妈妈说:“‘爸爸’、‘妈妈’是小好这一年来学会的惟一两个词。”

  这些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简单,然而对于小好来说,这是他4年多以来学会的所有东西。

  刚开始,由于年龄尚小,家里人并没有发现小好有异常。然而随着一天一天的长大,看见别家的孩子都已会蹒跚走路和说话,看见自己的孩子仍然没有起色,小好的爸妈着急了,“都1岁多了,小好还只会躺着,坐起或者翻身时必须要我们给他做,给他小玩具玩时,他也拿不住,教他喊妈妈,怎么也学不会。”小好妈妈说:“都快两岁了,学什么都很慢,这才知道孩子是有问题的。”

  经过检查,确诊小好患有先天性发育迟缓,智力与语言能力缓慢,肢体机能发育落后。医生告诉小好的妈妈,像小好这样是先天性的,已经无法达到正常人的状态,但是经过科学的治疗与训练,小好可以达到接近正常人的状态,将来在生活上可以自理。

  全家人每天为小好做康复训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走路、喊出“爸爸、妈妈”就是训练得出的成果。

  “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大同县散岔村也叫中国乳娘村,隶属于大同市社会福利院,是我国家庭寄养模式的发祥地。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有1000多名孤儿、弃婴寄养在散岔村。现在,有260多名孤儿生活在这里,全村总共600余人。

  据大同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靳保利介绍,从福利院送到乳娘村来寄养的儿童,90%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而像小好这样患有脑瘫的儿童有180多个。在收养孤儿的家庭中,最大的“乳娘”已经80多岁,最小的24岁,收养最多的家庭曾经养育过12名孤残儿童,一般的家庭也是一个乳娘带三四个孩子。现在在乳娘村,每户平均有两个寄养儿童。

  小好的妈妈也是这个村的乳娘,村里人都叫她“丁家媳妇”。小好的妈妈姓曾,她的丈夫姓丁,“在农村,你嫁给谁,别人就叫你是谁家媳妇,村里人都叫我丁家媳妇。”

  丁家有自己的孩子,“我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二儿子今年开春刚结的,他们现在住在外面,平时打工,不怎么回来。家里炕少,有时候他们回来后就和小好哥俩挤一块睡,互相嬉戏,哥四个玩的可亲呢。”丁家媳妇说。

  靳仙梅是村子里最早的乳娘之一,已过半百的她,自己有3个孩子,最大的33岁,最小的27岁,都已成家。现在跟着她的是一个自己领养的儿子,在城里读初中。靳仙梅一共领养了35名孤儿。三十多年前,靳仙梅刚刚产下的女婴夭折了,她心里难受,听说大同福利院有孩子,就去领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当孩子叼住她奶头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又回来了。

  喂大了这个女孩,她又去福利院领孩子,孤儿们刚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她心疼。一般养上一两年或三五年,福利院来了正式领养的就得把孩子还给福利院,有了正式的养父母,按规定乳娘就不能和孩子联系了。每走一个孩子都是一次难耐的心痛,自领养第一个孩子起,三十多年的时间,靳仙梅家里没有断过吃奶的孩子。

  如今,她的“孩子们”生活在祖国各地,他们留下的照片是靳仙梅最大的财富,她常常在闲下来的时候把照片拿出来,一一端详,默默地想念他们。

  “尽量满足每个家庭”

  也许刚开始一些乳娘还抱着挣一点零花钱的经济目的,因为村民平日里种地收割的粮食便能维持全家人。寄养的孩子由于都处于少儿期,所以吃饭并不是问题。然后有福利院的补贴,再加上紧衣缩食,便能留下一些积蓄。

  但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乳娘已不是单纯的把收养孤儿挣取家用当成惟一目的,而是将母性和亲情彻底献给孤儿,与他们融为一家。

  60多岁的蔡妈妈领养着4个孩子,两个10多岁的孩子一个是智障,一个小儿麻痹,还有两个女婴。她也是村里最早当乳娘的妇女之一,最早喂养、一直跟她长大的孩子已经在大同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她星期天常常带全家来看望养母。

  蔡妈妈自己的孩子在30年前去世,自己就主动来到福利院领养孩子,现今“乳娘”已成为她最重要的生活角色,她说养完了这两个女婴她还会去福利院领养,即使福利院不给钱她也养。

  赵妈妈的养子已经20多岁,正在大同上中学,她说,如果儿子考不上大学就让他回来,给他盖房、娶媳妇,亲儿子咋办就给养子咋办,村里人都这样。

  在乳娘村,孩子们大了以后,大同市社会福利院会尽力给他们安排工作,但还是有一些孩子安排不了,只有跟着乳娘们继续生活,政府会继续给他们发放每月260元的低保,但更大的负担要乳娘们为他们解决,女儿们好一些,养儿子的,要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没有几万块钱下不来。“乳娘们比我们想的还要周全,有时候为了养子,能把自己的老本都拿出来。有时候福利院想问问看有没有能帮忙的,乳娘们把我们推到一边说,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解决。”大同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靳保利说。

  大同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靳保利介绍,现在福利院发给每个孤残婴儿的基本生活费平均有300元,最低的也有260多元,每个孩子一年还有服装费100多元。此外,福利院还负担孩子们的教育和医疗费用。“但是,我们的资金确实有限,不能全方位的照顾到位。有时候妈妈找上门来,我知道她们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就这么点钱,我们只能解决那些最困难的、最需要的家庭。”靳保利说。

  “我们现在干什么都很顺”

  孤儿们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乳娘们为他们奉献着博大的母爱,直到青丝变成了白发,“妈妈”变成了“奶奶”。

  孤儿们在农家的土炕上和乳娘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要比在孤儿院里活泼健康,乳娘对孤儿视同己出,亲情和母爱自然而生。这种方式很容易地解决了机构供养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孩子心理发育正常,病残儿童身体恢复快。

  大同市福利院在长期的家庭寄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同市社会福利院书记冯宁说:“对乳娘的选择,我们要求乳娘身体健康、品行淳朴、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里自己孩子较大,可以帮助乳娘照看。如果是有一定文化,抚养过孤儿的更好,像散岔村乳娘居住集中,容易了解寄养孩子的信息,并定期检查,对个别不合格的乳娘及时撤换。”

  “孩子们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我觉得我们也有回报。近几年,我发现我们家做什么事都很顺。”曾妈妈坦言。

  曾妈妈在前年领养了两个孤儿,两个都患有先天性脑瘫。“以前,我爱人生病,腿脚一直不灵活,找了很多大夫,总治不好,根本无法下地干活。”曾妈妈回忆:“还有,我自己生的两个儿子,都是二十好几,始终找不到对象,也没有工作,成天在家晃来晃去,无所事事。那时我真是愁死了!”

  “但自从前年我领养了这两个孩子以后,我家一切都变了,儿子都已经结婚,现在在城里打工,工作很稳定,而且还给生了一个孙子。我爱人也找到一个好医生,不到半年就治好了腿。我家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曾妈妈开心地亲了一下孩子的脸蛋。“我觉得他俩就是我们家的福星。”

  延伸阅读:“乳娘”迎来新使命 训练脑瘫孩子

         英国和香港家庭寄养模式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