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上海市北工业园区 > 最新消息

走马塘“换马”

  走马塘“换马”

  ——从市北工业园区转型看上海产业结构新变

  午后的走马塘并无倦意。这条流经闸北的小河沟,依然平静而缓慢。

  它的活力更多来自南岸。此刻,不远处的“半岛中心”大楼门口,保安小跑着安排停车。

这座市北工业园区新落成的16层商务楼,几乎已被租赁一空。

  前几天,一家名为上海中铁市北投资公司的企业,在楼内悄然开张。这样的新公司并不引人注目,但对于市北工业园区来说,则表明其三期工程正式启动。而这,或许是这个园区“两次换马”的“最后一鞭”。

  对上海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工业园区。但从吸纳传统制造业的走马塘工业区,到全市率先集聚2.5产业的市北工业园区,它的转型与嬗变,或许是这座城市发展路径变革的一个缩影。

  不寻常的两次“换马”

  看上去,三期只是“锦上添花”,但市北工业园区认为是“雪中送炭”。

  在规划图上,刚刚启动的三期已看不到传统厂房。取而代之的,是四星级酒店、银行和餐饮。“对于我们这个2.5产业园区来说,能否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已成为成败的关键”,园区副总经理周群说。

  这话听上去有点奇怪。或许,在历经两次产业转型的“换马”之后,这里的企业属型已今非昔比。“以前这里都是工业企业,关起门来可以自成一统。而现在进入的大多介于二、三产业之间,这些从事生产型服务的企业,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

  这一切似乎在说,在超越了传统加工制造业后,这个园区所呈现的是一幕幕迅速刷新的场景。

  时间倒退20年。上世纪80年代末,在靠近彭浦机电工业区的走马塘地区,闸北区所属的集体工业在此布点,成立走马塘工业区。随后,在南厂北移的产业调整过程中,一些纺织系统企业和轻工系统企业先后迁入,成为离市中心最近的一块加工制造基地。

  但辉煌相当短暂。近10年后,这些粗放的工业企业,已明显不适合上海市区的发展定位。于是,走马塘第一次“换马”,转型为都市型工业园。这一时期,园区引进了像印刷、电子等低污染工业企业,延续了园区生命力。

  但变化总比预想的快。进入21世纪,城市的“扩容”和交通状况的改善,推进了成本的攀升,多数工业企业已无法承受,再次“换马”势在必行。此次转型,园区重点打造2.5产业,就是要重点积聚以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为主体的产业,着重发展为高端制造业服务的研发型、管理型总部经济。

  从传统二产到2.5产业,其背后是产业转型的重要跨越。

  “换马”换出新思路

  “这块地到底应该怎么用?”面对1.26平方公里的这块土地,园区管理委会经常这样自问。

  最近,美国赛科斯中国公司迁入园区。这家全球知名的外包服务提供商,服务坐席已超过1000个,将为众多全球500强企业提供售后服务。显然,像赛科斯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企业,正是园区所需要的。

  由于地处内外环线之间,对市北工业园区来说,土地就愈发显得金贵。而如何使有限土地获得最佳产出,或许就是这个园区“两次换马”的关键所在。

  如今,走进市北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从当年的传统制造业为主,到目前以通信服务、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为主,园区的主导产业发生了转变。目前,园区已集聚了1900多家企业,其中80%以上是生产型服务业。正是凭借这匹“新马”的带动,去年区税增长31.6%,过去5年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绝对值激增近7倍。

  在上海社科院王泠一博士看来,所谓生产型服务业,包括商务服务、物流服务、科技研发服务、设计创意服务等,因介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中间,又被形象地称之为“2.5产业”。

  眼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已成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从资源利用上来看,2.5产业具有“集约化”特点。近年来,园区根据生产型服务业的工作需求,以工业楼宇取代传统的标准厂房,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由于2.5产业所在的区域实现了中央商务区和外围加工区产业之间的无间隙连接,能够更有效地、更综合地配置有形资源,降低资源消耗。

  可以看出,走马塘“换马”的核心,是发展思路的转变,转向集约型、节约型的增长之路。

  “换马”背后是城市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北工业园区只是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一面镜子。

  最近,浦东金桥开发区内,一片忙碌景象。这里正在打造近200万平方米的2.5产业园区,将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之一。而在嘉定江桥镇,西郊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内,一期20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用房已销售一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第二产业一直居于发展的主导地位。但到了90年代初,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逐步显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土地、环境和商务成本压力迅速加大的背景下,发展服务经济,才是上海的出路。上海及时制定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但随后,人们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拥有较强制造业基础的上海,其发展服务经济之路,是否和纽约、伦敦等大都市完全一致?

  近年来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在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产业发展的内部关系。换言之,在重点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有效利用两者之间相互交融的乘数效应。

  据上海有关经济部门透露,未来几年,上海将依托重大功能型基础设施项目、大型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在郊区形成8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将会大大拓宽现代服务业的外延,更容易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50.6%。

  原本衰老的走马塘工业区,在经历两次“换马”之后,正呈现新的腾越之势。而在2.5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上海服务业正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知名国际行业组织青睐市北工业园区 “总部经济”开始发挥效应

  随着联合国上海国际工业分包合作交流中心落户闸北区江场路上的半岛国际中心大厦,全国首个国际行业组织总部集聚区——国际行业组织(上海)总部集聚区,在市北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并开始发挥行业集聚效应。

  行业组织(协会)总部在行业中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总部经济”这一新元素,过去在我国业界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市北工业园区邀请海内外专家反复论证,从今年上半年起,率先打造国际行业组织总部集聚区。

  目前,集聚区标志性大厦——半岛国际中心大厦已投入运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联合国上海国际工业分包合作交流中心、俄罗斯冶金行业协会、中国物流行业协会等10余家行业协会已入驻其中,注册在该园区的企业总数已超过2000户。

  《“2.5产业”衔枚疾进》

  什么是2.5产业?

  所谓“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主要包括会展、科研孵化器、技术研发、企业总部基地、信息中心、技术鉴定中心等,它不仅具备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而且还具备独特的研发中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正因为这些行业既服务于第二产业,又不同于传统的第三产业,所以被定义为“2.5产业”。

  前不久,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市级工业园区――上海市北工业新区,联手上海市经济学会共同举办了一场发展定位研讨会,邀请50多位专家学者对“打造集纳2.5产业的现代办公园区”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在该次研讨会上,与会人员普遍认同新区提出的引进工业生产性服务业,这种介于二产(工业)和三产(商业、服务业)之间的2.5产业,并且肯定了园区将发展定位于“建设一个集纳2.5产业的高品质、高产出、低消耗、低密度和生态型的现代办公园区”的做法,同时还指出从上海发展全局来看,发展都市型工业是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2.5产业,园区自身的区位优势比较重要。在上海市北工业新区的2.5产业研讨会上,就有专家认为,在中心城区扩张过程中,市北工业园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中位”特征,即区位优势介于中央商务区和远离市中心的加工制造业园区之间。正因为此,提出集纳“二•五产业”,建设现代办公园区,才会具有特殊的市场效应和发展前景。

  发展2.5产业的原因

  谈到发展2.5产业的原因,无论是被采访的园区工作人员,还是经济学专家,给出的答案都是相似的:一是园区之前就具有相应的产业基础,二是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

  以上海市北工业新区为例,该园区建立于1992年,经过10多年开发经营,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但在现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地价出现较大涨幅、"楼宇经济"迅速崛起、工业郊区化加速发展的影响下,都市型工业日益面临着边际效益逐年下降、招商引资出现困难的严峻挑战。出于追求黄金地段的黄金效益,以及提升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虑,新区管委会才提出了打造集纳"2.5产业",建设现代办公园区的设想。

  在经济学专家耿忠平看来,上海市北工业新园区92年建立时是工业园区,有着当时的地理区位优势,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需求。但现在周边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且,现在园区内既具有第二产业的特征,又有发展生产服务性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2.5产业自然被摆到了重要位置”。

  而上海市北工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丁明年,则将发展2.5产业的原因归纳为了四个方面:一是展现新区发展优势的需要,这个优势首先是指处于中央商务区和外围的加工制造区之间,其次是指眼下二期开发建设的50万平方米土地,在土地资源日趋稀缺的上海,这个优势被看作是绝无仅有;二是新区产业集聚的需要,目前新区正在形成通讯、广告咨询、工程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态势;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属的闸北区已经确立了“打造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的发展目标”,市北工业新区由此成为“现代交通商务区”的辐射区;四是城市发展战略和功能再造的需要,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

  正是上述原因促使园区抢先试水2.5产业。据市北工业新区介绍,发展2.5产业也必将对园区带来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园区内产业结构的有效改变,二是园区地块得到合理改造,三是增强园区内企业整体科研实力。

  摘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新经济导刊》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