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随着第二届青岛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的隆重开幕,至此,平度市以“春之歌”——云山大樱桃节、“夏之恋”——明村西瓜节、“秋之韵”——大泽山葡萄节和“冬之情”——马家沟芹菜文化节为主题的农业四季节庆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年。
四大节庆奏响了农业季季有收获,季季有特色的“四季歌”,助推了农民增收,全市高端现代农业正渐入佳境。
据了解,为农产品菜过大节,是平度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品牌农业的举措之一。平度市隶属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山东省幅员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从上世纪80年代被确立为国家和省优质果品、小麦、花生、蔬菜等25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粮棉油果总产“百强”县市,到90年代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肉牛之乡”、“中国大姜之乡”,再到21世纪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战略,平度对农业不断施以浓墨重彩。去年以来,平度市委、市政府整合旅游、农业、人文景观等各方面资源,创新性地唱响了春夏秋冬现代农业“四季节歌”,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打造出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据统计,2006年参与四个节庆活动的人员累计达到130万人(次),拉动农民直接增收3.1亿元。今年的“四季节庆”活动已成功举办了3个,仅前3个节庆的参与人员就达到150万人(次),累计拉动农民直接增收3.39亿元,拉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增收60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由过去农民双季产收向四季增收、全年增收、全面丰收的转变。
云山大樱桃映红大江南北
去年春天,首届“青岛云山大樱桃节”在平度市云山镇铁岭庄隆重登场,唱响了平度市“农业四季节庆”的序曲。民间文艺表演、大樱桃丰收大集、大樱桃品尝会、高尔夫球邀请赛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仅开幕式当天,铁岭庄接纳游客5万多人,其中外地游客2万多人,销售大樱桃5万多公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后面即将举行的其他节庆开了个好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云山镇享有“胶东大樱桃第一镇”的美誉,从露天樱桃到大棚樱桃,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化种植,经过10多年的集中发展大樱桃栽培,云山大樱桃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色。目前,云山镇大樱桃种植面积已经到达1.3万亩,2005年,凭借大樱桃,云山镇荣获了“中国”优质果菜基地乡镇称号,全国获此殊荣的只有20个乡镇。通过举办大樱桃节,云山大樱桃的知名度空前上升。今年樱桃节庆期间,铁岭庄大樱桃交易市场生意空前火爆,每天交易户由节前的30多家猛增到200多家。大连、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客户蜂拥而至。交易价格由开始的四五块钱,最后窜到十块钱,依然供不应求。据统计,大樱桃节期间,云山镇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销售大樱桃18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800多万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节庆,还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投资眼光,已有投资30万美元的韩资农副产品项目已经成功签约。大樱桃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擦亮了东北山区高端农业的亮丽名片。
明村西瓜“滚”出大市场
明村镇是平度市传统的西瓜种植大镇,从1993年开始种植大棚西瓜,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大棚西瓜在全镇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全镇西瓜大棚已发展到5300多个,面积达4.3万亩,主要有京欣系列、小型系列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年产西瓜1.6亿公斤,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5000多元。
种植规模年年扩大,销售却一直困扰着广大瓜农,6个批发市场销量依然不尽人意。连续两年西瓜节的成功举办,明村镇6个批发市场一下子红火起来,路北官庄交易市场,平均每天的交易客户由平时的30多个猛增到近百个,今年西瓜节开幕当天,明村镇西瓜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节庆期间共吸引游客18万人次,实现农民增收3000余万元。小小的西瓜竟然闯出了大市场。
大泽山葡萄重装上阵
“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大泽山葡萄节是平度市举办年数最久的节庆,到目前已经举办了21届。与往届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这届葡萄节,无论是从办节规模、档次、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度都创下了历史之最,成为一次隆重的盛会。
宣传力度历年之最。今年8月18日,该市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十一届中国青岛大泽山葡萄节新闻发布会,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30多家媒体单位50多名记者参加。开幕式当天,30多家媒体的110多名记者参与了葡萄节采访报道。9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又播出了题为《山东:大泽山葡萄醉游人》的节目,最大限度地将大泽山葡萄节推向全国。
市场运作最成功。从去年开始,大泽山葡萄销售由青岛丰坤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权负责,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价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一体化包装,统一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葡萄销售“混战割据”的销售局面,塑造了大泽山葡萄崭新的形象。
效益最明显,重装上阵的大泽山葡萄也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葡萄节期间,大泽山葡萄销售异常火爆,价格不断上涨,从节前的每公斤4元,一路飙升到8元,套袋葡萄则达到了10元。在市场化运作下,精品大泽山葡萄陆续进入广州、北京等地的大中超市,被荣誉为“极品葡萄”的“金手指”葡萄,经过精美包装,在超市内更是卖出了268元一盒(约1公斤)的天价,而且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从去年开始,葡萄节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促进农民增收2600多万元。
马家沟芹菜高调进京
初冬时节,在马家沟芹菜精品示范园,各地超市、酒店前来购买芹菜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公斤78元的“天价”并没有让顾客望而却步,仅而争相前来签订代理合同。
马家沟芹菜之所以能够逆风飞扬,决非偶然。
历史悠久的种植技术、独特的地理环境、芹菜品种的提纯改良,加上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铸就了马家沟芹菜的“贵族”气质,继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农业部绿色食品、青岛市名牌农产品,“岛城十大著名商标(农产品类)”、奥帆赛食品基地等荣誉称号之后,前不久,又顺利通过了通过了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成为今年山东省唯一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蔬菜类农产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马家沟芹菜成功的背后》为题,播发了长达6分钟的节目,以马家沟芹菜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引起轰动。自去年首届马家沟芹菜文化节举办以来,伴随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式推介,名不见经传的马家沟芹菜一时间声名雀起,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空前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马家沟芹菜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今年12月13日,马家沟芹菜文化节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专家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宣告马家沟芹菜品牌推介也迈入了新阶段。
为把小芹菜做成大产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4月成立了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马家沟芹菜协会,现有集体会员5个、个人会员139个,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通过“公司+生产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协会”这一载体,将分散的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生产标准化、销售网络化、运作市场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马家沟芹菜亩收入由2002年的3000-4000元达到2005年的10000元左右,销售区域也由过去的主要在省内扩展到江北各大中城市。(宋学春 于有升 赵培聪)
(人民网青岛1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