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4°41′13″~125°5′15″,北纬41°11′11″~41°21′34″,属森林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5 217.3hm²,核心区面积2800.2hm²,缓冲区总面积9505.6hm²,实验区面积2911.5hm²。1998年成立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老秃顶子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长白植物区系代表种有:红松、紫杉、鱼鳞云杉、沙冷杉、蒙古栎、桦、东北刺人参等。交错的植物区系,造就了老秃顶子丰富的植物资源。保护区共有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种。包括真菌植物50科344种、地衣植物13科84种、苔藓植物50科204种、维管束植物120科1156种。其中属于辽宁新纪录的真菌植物128种、地衣植物53种、苔藓植物112种、维管束植物33种;属于中国新纪录的真菌植物78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种。陆生脊椎动物2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紫貂、麝等23种;昆虫131科708种。保护区有陆生脊椎动物63科223种,其中,两栖类2目5科5属9种;爬行类2目4科7属11种;鸟类13目38科81属158种,占辽宁鸟类43.3%;兽类6目16科32属44种,占辽宁兽类71.0%。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紫貂、金雕、大鸨、麝等23种;昆虫131科708种。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91种。
保护区是坐落在本溪市的一个巨大野生动植物资源库和物种基因库。尤其是,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双蕊兰是目前世界上唯老秃顶子独有物种,由中科院植物所陈心启研究员发现并命名。新属双蕊兰属是继金佛山兰属和梅兰属两属之后又一重要的发现。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兰科植物起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