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铜鼓岭植被茂密,物种丰富。 本报记者 王凯
本报海口5月22日讯(记者侯小健)“1987年调查时,铜鼓岭自然保护区记录的植物只有911种,去年调查已记录有984种,表明该区森林树种在增加,也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硕士研究生车秀芬在今天举行的生物多样性论坛上披露了这一信息。
车秀芬说,铜鼓岭地带性顶级植被类型为热带常绿季雨林,森林茂密,主要植被有红树林、半红树林、滨海沙地植被、山麓丛林植被、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等。在984种植物中,海南特有种35个,约占海南特有植物的5.7%,濒危植物种类和保护植物共有12个种,如金毛狗、海南苏铁、蕉木、白木香、海南大风子、野生龙眼等。值得一提的是,水芜花在海南仅在铜鼓岭有记录。
据介绍,铜鼓岭地区的优势种为樟科植物、大风子科植物和无患子科植物,而楝科植物占的比例不多,滨海植物占的比例较大。在35个特有种中,海南苏铁为一级保护植物,其他的如茶槁楠、古山龙等20个种在海南较少见,古特有种占较大比例,显示其重要性。此外,此次发现了海南苏铁、野生荔枝的野生种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