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特刊:船|说

南海Ⅰ号考古打捞沉井装船出运。
南海Ⅰ号考古打捞沉井装船出运。

 潜水员轮番下水探摸,目前已经确定了南海Ⅰ号船头的位置。
 潜水员轮番下水探摸,目前已经确定了南海Ⅰ号船头的位置。

  廿年踏浪觅古船

  如果不是今生被偶然发现,她的故事将永远深葬海底,她会在那次海难后一直沉寂下去……

  时间终止在800多年前一个天气恶劣的日子。时值南宋初年高宗年间,这艘长约30米、马尾松木质、满载货物的商船悄无声息地沉没在南海阳江辖内下川岛水域大帆石附近,在文字和传说中都难觅只言片语。

  100年后,马可波罗完成了航海游记;

  200年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

  600年后,“哥德堡号”从她上面缓缓驶过……

  800年后,新“哥德堡号”再次经过,重返广州,成为2006年南粤一件盛事。

也就在这一年,广东决定整体捞起这艘南宋的古老商船。

  这时距这艘南宋古沉船被意外发现已过去了19年。

  800年前,她的姓名尚不可考;19年来,她的名字叫“南海Ⅰ号”。

  原本想找另一艘船

  如果英国人马丁当初知道“南海Ⅰ号”,大概就不会对“林斯堡”号上白银和锡锭感兴趣了。

  1987年初,“南海1号”还不为人知。英国人万里迢迢来华和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合作,打捞荷兰古籍中记载的“林斯堡”号,上装有6箱白银、385.5吨锡锭等货物。

  1987年6月直到8月初,英国人的搜寻一无所获,“直到8月7日这个台风未来、太阳很烈、气温大约30℃的日子。”黄景,当时的交通部广州救捞局救捞队副队长回忆,“上午9点左右,潜水员范亚生从抓头抓上来的泥中揪出来一条1.8米长的金链。”

  中方意识到这艘古沉船不同一般,英方觉得发现的沉船极有可能非“林斯堡”号。

  但这块海域能见度为零,宝藏就在眼前,但看不到。偶尔触到,也是凭运气。

  新发现的惊喜以不欢而散收场。广东省文物部门检验,那根木质桅杆是南宋的东西,有800多年历史,比英国人要找的“林斯堡”号年长600多岁。为了保护文物,现场打捞作业全面停止,这艘意外发现的沉船被命名为“南海宋元古船”。

  中英合作合同1989年期满后,英国人连带走一小片碎瓷片的愿望也没实现。

  而中方当时也无法开挖这座宝矿,因为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主任张威近乎光棍司令,还没来得及招兵买马,“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

  800年时空在一次意外中被忽然拉近,但中国水下考古人却因为技术和资金欠缺任其继续昏睡深海。

  15年,可摸不可见

  两年后,古船又被唤醒。这次是中日合作。

  1989年11月,中日合作南海沉船调查队一行20人,对“南海宋元古船”进行了综合性实地调查。通过调查确认了沉船的确切位置,掌握了大批海底水文、水温、深度等第一手资料,并把该船定名为“南海Ⅰ号”。

  第一次下水触摸古船的张威摸到一块船板,日方一名潜水员摸到一小块刻花瓷片。“可能因为没有打捞到有价值的东西”,中日合作昙花一现地结束了。

  阳江海域大帆石附近又在潮起潮落中平静了10年。只是这片海域多了不少巡逻的海警,以“水底有战争年代炸弹”的谎言劝阻渔民远离这里。

  张威无奈奔赴辽宁、西沙等地对“碗礁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多艘古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中国水下考古人在难度相对不大的项目中打磨队伍。

  1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香港人愿意用120万港元赞助国家水下考古队一个项目。张威力荐“南海Ⅰ号”,漆黑海底只触到一角不知全貌,始终让他难以割舍。

  他跟香港人分析了风险――“10年了,船有没有被盗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船也不知道。”

  2001年3月至5月海况最好的时候,张威一行重返阳江海域。重见熟悉的大小帆石,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勇百感交集。

  十几年后的海底跟1987年相比已是另一番光景,进展没有预想的顺利。“但结果很好,”崔勇说,那是个工作快结束的下午,赞助经费快用完了,他意外摸到一块沉船凝结物,“经验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找的。”

  南宋沉船的古旧容颜瞬间冲破时空的尘封浮现在面前,虽然“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但考古学家们知道,她就在身边。

  连淤泥一起打包捞起来

  2002年,“南海Ⅰ号”让人震撼,真正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水下考古队得到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打捞上来4000多件文物。2003年,国家财政划拨的水下考古专项经费从200万涨到1600万。这次,整体打捞经费投入7000万元,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投入1.6亿元。

  广州打捞局局长助理何伟章透露,其实在发现古船未满一个月的时候,相关部门就申请打捞“南海宋元古船”。但当时申请的打捞经费仅60万元。张威介绍,“从2001年到2004年几次勘察就花了两千万。”相比之下,60万元对于整个打捞太少了。

  在钱不是主要困难后,专家们开始为打捞方式展开争论,能否整体打捞成为焦点。

  这种方式最让人担心的是,“南海1号”800年的海底生活会令她的骨架变得脆弱,整体出水时,有可能出现篮子破碎,整篮子鸡蛋摔个粉碎的局面。而古船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的数据等情况都比较模糊,更加剧了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介绍,传统水下考古方法,一般是将船内货物捞出来,再将船体分块取出。但是“南海I号”所在海域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分步打捞的方式,必然会丢失很多的宝贵信息。“要最大限度地提取这个价值,就必须采用整体打捞。整体打捞方案虽然是首创,具有风险,但它是最适合‘南海I号’这条重要古沉船的打捞方法。”

  抉择摆在21位专家面前。2005年,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论证会,21人中18人赞同整体打捞,将船体、文物以及周边淤泥一起,从现在零能见度的海域,整个搬移到能见度清晰、环境相对封闭、无潮及无海洋生物影响的博物馆“水晶宫”内发掘、保护。

  不忧散架只盼风平浪静

  今年11月13日,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闯过了最难关。广东省文化厅和广州打捞局给打捞人员们送来奖金和山西汾酒、鱼罐头等慰问品,一名潜水员说自己的脚已经100多天没沾地了。

  这100多天里,潜水员们用双手在漆黑的海底摸索,将36根底梁(每根6吨重、15米长)从一端穿过打捞古船的沉井底部,准确无误地插入沉井另一端80厘米左右的孔内。

  这之前,原定一周完成的下沉井工序因为海底淤泥层异常坚硬和风浪过大历时60多天才完成。“原定7月出水推迟到8月中旬。”8月,“帕布”、“蝴蝶”和“圣帕”三大台风接连袭击广东,媒体报道出水“有望在9月。”9月,媒体仍充满信心地播报“12月中下旬,只会早不会迟。”三次推迟出水时间给各种猜测的萌发提供了温床。方案设计不够周密?遇到了什么异样状况?今年内能否出水?……

  因为天气和海底新状况,原定方案只能“看天行事”?是的。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的技术难度克服了八成,最后起吊古船天气好就可顺利完成。”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起吊对天气条件要求很高,必须要风平浪静,浪高不超过1米,风力5级以下。”

  广东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现在根本不担心吊船出水会散架,“都经过严格论证,没什么好担心的。对‘南海Ⅰ号’来说,这才是今后将持续多年的大课题。”

  声音

  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近乎光杆司令,解释20年前为什么不能打捞“南海Ⅰ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宋高宗 | 许黎娜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