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9日电 穿着厚重铁外衣的“南海一号”,在万众瞩目之下,昨天终于正式进驻水晶宫。香港文汇报今日刊文称,在看似尘埃落定的背后,有专家指出,“南海一号”研究的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环境骤然改变,古船会不会散架?文物会不会损毁?如何安全打开沉箱开始考古研究和维护船内文物的稳定性,将在未来至少20年内考验中国的考古水平。
见证了“南海一号”整体方案几次论证过程的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指出,“南海一号”被海底淤泥封存了800多年,如今要保存在水深12米的“水晶宫”内,从海底淤泥换到人造海水内,古船会不会散架?船载文物会不会受到损害?这是中国考古界未来20年内要面对的“大难题”。
“温度变了,古船和文物就会有损坏。”另有专家指出,中国考古发掘的文物都在面临两大难题:氧化和温度。“文物一出土就变了,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对保存水里出来的文物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竭力重塑“原生态” “南海一号”从打捞到移步新家水晶宫,一直被密实地“包裹”在沉箱里。广东考古研究所水下研究室主任、“南海一号”主要考古人员魏峻,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看古船的真面貌,还必须再耐心等待5到10年。
魏峻说,古船长期沉浸在海水里,被打捞出水后,如果马上打开沉箱,船体及船上的文物会因环境的突然变化而损坏。因此,“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仍会被“浸泡”在海水中保养,海水温度、微生物生长情况等都要与之前的海洋环境相同。他介绍说,中山大学有关实验室已对古沉船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科研报告。依据这项科研报告,技术人员将会实时调控“水晶宫”水环境的各种数据,也许会塑造一个比原始环境更利于古船保护的水环境。
考古主刀须“蛙人” 魏峻表示,在古船安家水晶宫后,他将带队潜水考古,“考古潜水的状况跟打捞局的不一样,我们的潜水员主要是背着气瓶下水,会受到气量的影响,一般在水下时间为30分钟,由于水面比较深,一般一天最多下潜2次”。
“局部小试”积经验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徐光冀教授,在水晶宫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整个古船体的研究,一定是从局部测试开始的。
他指出,“南海一号”是一个流动的文化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整个考古过程中,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整个考古过程将分解开来,首先从船体选取局部展开探究,然后在有成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逐步将考古技术延伸到整个船体及内部的文物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在对船体考古时,将信息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全国召集“智囊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关于“南海一号”未来的考古发掘还没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方案,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鉴。因此保护南海一号,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多学科跨学科的专家一起商讨,制订相对完善的挖掘保护和考古方案。(赵鹏飞)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