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养老金标准今年将再次调高
市政府承诺未来5年办好10件实事改善民生 涉及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物价、治安等
昨日,市长王鸿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下一个5年,改善民生要办好10件实事,15分钟不到,市长王鸿举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民生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
新闻圆桌
在2006年就被公众推举为全国十大和谐城市之首的和谐之都——重庆,将增添更和谐的光芒。昨日,市卫生局局长屈谦、市建委主任于学信、市社科院专家王秀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士、市就业局相关人士对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让每个城镇家庭都有人拿工资
报告摘录: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政策,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就业村”。
专家解读:今后五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今年新增就业人员22万人,是历年来任务最重的一年。
在解决就业问题中,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是重中之重。我市今年起建立零就业家庭长效援助机制,也就是说,产生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目前,我市各区县已制定好即时援助预案,确保1个月内让新增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立法保障企业工资随效益增长
报告摘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更加注重公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专家解读:大多数企业定工资由老板或管理层说了算,员工少有话语权,我市许多一线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工资由职工和厂方协商确定。目前,我市有近5000户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涉及职工20万人。
今年劳动保障部门将着手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立法准备,保障职工权益。
让更多市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报告摘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专家解读:这是我市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去年我市居民存款余额突破六千亿元,股市开户总数突破150万户,持有A股市值已达339.21亿元,而来自统计局的消息称,去年1到9月,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75.73元,同比增幅达94.4个百分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新提法,意味市政府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
社会保障待遇将逐步提高
报告摘录: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待遇标准。
专家解读:近年来,我市低保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等社会保障待遇都进行了多次调高。今年,市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看病难看病贵将得到缓解
报告摘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专家解读:通过一两年来的控制,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缓解。2007年和2006年相比,全市门诊费用已实现零增长,住院病人费用比去年略有增长,但和物价上涨幅度相比,实现了负增长。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这也是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未来,市民看病将更便宜。
将公布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规划
报告摘录:增加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屋供给,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专家解读: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适用住房规划表明,5年至少建设7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今年我市计划推出18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屋。而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政府将通过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屋供给来解决。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出来后,我市将首次向社会公布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位住房的规划,接受群众监督,让住房保障落到实处。
建设粮油肉生产基地稳定物价
报告摘录:与兄弟省市和国外进行战略合作建设粮油肉等生产基地。
专家解读:去年以来,粮、油、肉价格连续上涨,原因之一就是供给减少,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与兄弟省市和国外进行战略合作建设粮油肉等生产基地,就是从增加供给方面来保持物价价格稳定,这是长远的解决办法。
从重庆本身来说,今年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持物价稳定。其中,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150万吨,2.5亿元支持规模化养猪,新建20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油菜籽产量达到35万吨。
未来两年新建200个派出所
报告摘录:深入推进平安重庆建设,做到乡乡有派出所、社区和中心村有警务室,依法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解读: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一镇(乡)一所(派出所)”建设规划,计划到“十一五”结束(2010年)全市将新建派出所500多个。其中在未来两年就将新增200多个基层派出所,以确保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警力需求。这意味着,今后我市每个镇(乡)都配备有派出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实行民警弹性工作制,并将双休日、节假日作为重点工作时间,坚持做到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双休日、节假日至少有一天在社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