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晚霞辉映“夕阳红”
过去一年,江苏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截至9月底,江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8%,31万多名特困老年人纳入“低保”生活补助范围,22万多名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我省老龄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养老设施和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老龄事业投入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百姓期盼:
刘琴(南京江南明珠养老院院长):2007年有三件高兴事:一是从1月起,每个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拿到政府补贴60元,二是从7月起新开养老院每床能得到政府补贴2000元,三是政府对民办养老院越来越关心,去年市劳动局来慰问,又给钱又给物,这两天又收到南京市民政局的贺年卡。老龄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期望有更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加盟义工队伍,共同关爱老年人。
吕秀贞(南京元件二厂退休职工):五个儿女经济条件都不好,我和老头进了养老院,以前养老金我拿800块、老头拿1000块的时候,儿女们每个月还得补贴1000来块,现在我们养老金涨到1000和1100块,他们还得补500块,希望养老金还能涨点,也不用再烦儿女们喽……
政府声音: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08年起,各市县全面启动建设示范性养老机构。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苏南有条件的地方要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记者感言:
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已高出全国平均线,到2010年,江苏老年人口将达1260万。不经意间,我们在解决富裕问题的同时,“提前”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未富先老”成为事关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变数。
科学应对老龄化,既是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必要条件,又是党“执政为民、民生为重”理念的应有内涵。老龄事业的发展、养老政策的安排,其出发点是:让更多的老年人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要众方参与,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老有所养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幸福的江苏人一定拥有一个晚霞绚烂的“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