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7日,福建省长汀县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高山输电线路挂满冰凌,造成约10万名村民供电中断。 |
| |
受严重凝冻天气影响,贵州省境内多条铁路中断。1月27日至28日,贵阳火车站为2.1名旅客办理了退票手续。 |
暴雪天气中的六个关键词
历史极值
1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3次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导致大范围冰冻灾害发生,部分省区降水量、降水日数以及平均温度突破自1959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历史极值。
其中,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省(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大值;西北和中东部地区该时段平均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4℃,部分地区偏低达4℃以上,湖北、湖南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的最低值。
水滴冻雨
冻雨是在冬天雪花从高空往下落时,中间有一个气层相对比较暖,温度大概在1℃至4℃之间。雪花下来后,经过这个气层就化成水滴,水滴降到近地面时,如果近地面温度在零度以下,水滴降到地面就马上冻结,但不是直接冻成冰,而是把水冻成一层冰盖。气象专家通过多年冻雨观测资料发现,冻雨在贵州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占全国的70%以上。
电网挂冰
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天气,导致湖南电网近6000公里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出现严重覆冰,很多线路平均覆冰厚度都达到了40毫米至60毫米,远远超过15毫米至30毫米的设计值,超过设计极限2倍至3倍。
冰灾一度使湖南绝大多数500千伏线路出现跳闸、停电,电网负荷一度降到680万千瓦(日供电量1.63亿千瓦时),这只相当于湖南在这个严寒季节用电高峰负荷量1200多万千瓦的一半,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候鸟过冬
连日的严寒使往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变成一片冰天雪地。因为气候严寒、食物缺乏等因素,数万只候鸟面临生存危机。总面积19万公顷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境内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据考察,这里有鸟类25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7种,是数以万计的鸟类的理想越冬地和停歇地。
雪天驾车
冰雪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路面湿滑,驾驶人在冰雪路面驾车时要做到“四缓”:“起步缓”,慢加油慢抬离合,缓慢起步;“转弯缓”,慢打方向,慢速转弯;“制动缓”,踩刹车要缓,使车慢慢停下来;“心态缓”,心态要平缓平和。雪天驾驶车辆要低速慢行,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遇到能见度不足50米或者冰雪道路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高速公路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要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要避免急打方向和紧急制动,否则易导致车辆侧滑,发生事故。
突发雪盲
“雪盲”又称日光眼炎,是大面积积雪反射强光后,眼睛外层角膜受到紫外线辐射灼伤所致。人眼长时间受强光中紫外线的刺激,眼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就会被杀死,进而脱落,造成角膜混浊,看不清东西,突发“雪盲”。医生提醒,为防止“雪盲”的发生,建议长时间与积雪打交道的人员在外出训练和值勤时,应戴上防护墨镜。如出现“雪盲”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