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4月4日电(记者刘翔霄、邹伟)清明节到了,年年此时,中国人都以祭祀这种独有的方式来回味过去期许未来。
清明节由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融合“上巳节”和“寒食节”演变而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表示,从一个岁时之节演变为兼具岁时节气和民族节日双重身份的国家民族节日,清明节的内容除了亲和自然的踏青、插柳外,也融入了“上巳节”和“寒食节”所具有的慎终追远、怀念先祖等内容。
“我们祭祀祖先,那是在跟过去发生关系,但在祭祖或祭神时请求保佑,同时又是在期许未来。”北京大学教授、民俗专家高丙中说。
历史几经变迁,中国人清明祭祀的对象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由最初离世的亲人和祖宗,扩展到革命先烈。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宗族的家族性私祭已经逐渐发展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等群体性的公祭。
在中国一些地区,纪念对象甚至扩展到了“乡先贤”--本地英杰,其中不仅有革命先烈,还包括民族英雄和其他杰出历史人物。清明时节,青少年来到英杰陵园扫墓,到英杰故居、纪念馆瞻仰献花,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清明祭祀由此成为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之心的文化举措。
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认为,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和报本观念,都在清明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与过去相比,中国人的祭祀方式正在由传统逐步走向现代。传统扫墓注重培修坟冢,祭祀者在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的一举一动里,倾注对逝者的浓浓亲情和无尽哀思。
在一些城市里,火葬已经普遍代替了土葬,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许多人们将逝者的骨灰盒存放于“公墓”,清明时节前来探望并敬献鲜花。近年来,许多人习惯用“绿色殡葬”的方式来留住生命。人们发现,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几度春秋后,这颗希望的种子会郁郁葱葱,满目绿意弥漫而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生的“网上墓园”祭奠方式方兴未艾,并在极大的想像空间中发展。纪念者可以跨越时空,在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网上扫墓,还可在网上献花、留歌、点烛、留文,以此来表达怀念和敬慕。
品味这个中国节,民俗专家李汉秋指出,中国清明节的情感本体在于纪念先人,而凝聚族群是其文化功能,提扬生命则是其深沉的内在价值取向。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清明时节参与植树等环保活动时,新的节日习俗也就形成了。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