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两位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在阜阳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实验(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新华网合肥5月9日电(记者周立民、熊润频) 鲁慧敏是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保健科工作人员。虽然她所在的科室并非救护一线,但她每天却至少要将医院里所有涉及肠道病毒EV71感染患者的病区、科室都走上一遍。
鲁慧敏所在的保健科负责医院手足口病的网络直报,除了到各个相关科室收集数据之外,她更主要的任务是将数据填报到网上信息系统定时上报。
而经她填写的每一个数据,都将通过网络在同一时间被各级医疗机构获知并记入疫情统计。
鲁慧敏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最晚到晚上10点、11点才结束。“首先到门诊、六个应急病区还有重症监护室等,只要是涉及手足口病患儿的科室,都要去一遍,收集当天确诊的患儿入院、出院、重症、病愈等等数据。因为这些数据随时都是变化着的,我们有时候一天会下病区好几次,进行数据更新。”
抱着厚厚的一叠数据回到办公室,鲁慧敏的工作阵地就转移到了电脑前。打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出现在眼前,放眼望去,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填空和说明“题目”。
“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住址”“单位”“联系电话”以及“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传染病类型”等等,每一项都需要对照门诊病例登记报告表以及各住院科室的病例报告一一对照、细细填报。还需要进行各类信息统计,比如当日新住院人数、当日病人出院总人数、新来留院观察人数、当日留院观察人数、新收治病重、病危病例以及病重转轻、转危、死亡人数等等。
记者计算了一下,以每个病人登记填报需时3分钟计算,门诊人数最多的一天,223例病人的网络数据填报,就需要耗时11个小时以上。
“前几天疫情高峰期,每天登记的人数都在200人以上,我们科室就3个人,手忙脚乱,不仅每天"早到迟退",还连续好几天没吃过午饭。每天盯着这些数字看,感觉头昏脑涨,眼睛都花了。这几天下来,每个人都瘦了好几斤。现在轻松一点了,门诊人数降到了每天80多人。”鲁慧敏说。
阜阳市人民医院保健科主任付妮娜告诉记者,从5月2日零时起,医院开始对手足口病实行了网络直报。网络直报对于及时反映疫情、进行相关防控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直报,填上去一点确定,市、省、卫生部都能看到,病人姓名、住址、病例都不能有一丝差错。每天的汇总报告都是我签字之后,院长还要审批才能上报。报了之后,就汇入全国疫情的统计。如果有错,对病人、对医院、对疫情防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的压力,让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