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手足口病已痊愈174例
本报讯(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佛卫宣)昨日,记者从佛山市卫生局官方网站获悉,5月份以来,佛山手足口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中5岁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88.2%,其中散居儿童占61.9%。
佛山市卫生局官网公布的疫情监测资料显示,5月份以来,佛山手足口病疫情有上升趋势,截至5月7日,全市今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人数947例,其中死亡2例,目前已痊愈174例,大部分病例病情轻微。发病人群主要是儿童,5岁以下儿童(835例)占总发病人数的88.2%,其中散居儿童(586例)占61.9%,托幼机构儿童(317例)占33.5%。发病水平较高的区为高明区,据近日疫情监测情况,新增病例有下降趋势。
有关人员强调,手足口病通常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大部分症状轻微的患病儿童听从医嘱,采取居家隔离治疗休息措施可获痊愈。春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民只要保持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据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佛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准确分析评估当前疫情状况,总结推广前期防控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救治患者,落实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督促各托幼机构、学校落实相关防控工作指引,预防在托幼机构、学校发生聚集性病例。
市、区疾控中心密切监控、分析、报告疫情进展,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工作。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共印制了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折页及墙报、海报与资料近100万份,发放到居民住户及所有村(居)委会,力争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普及到各家各户。市及各区卫生监督所全力开展传染病防治专项卫生监督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监督相关经营场所落实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市民剪纸送护士
本报讯 (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潘丽雯摄影报道)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前日,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姑娘们意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市民亲手制作的护士题材剪纸,这是曾有三次病危被送医院急救经历的市民刘阿姨送来的。
记者在中医院急诊科看到,六幅剪纸中,有一幅是祝贺护士们节日快乐的花篮,其他五幅均以护士们日常工作为题材,分别表现护士给病人打针、梳头、派药、准备手术时的形象。原来,50多岁的刘姨几年来一直在市中医院看病,有三次因突然病危要送院急救,因此,她与急诊科的护士们成了朋友。
“如果没有这些好心的护士们,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现在。”刘姨说,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长期受到病情的困扰,有段时间她的情绪很低落。幸好医院的护士们多次开导并照顾她,才使她的心境慢慢变得开朗。因此她亲手制作了这些剪纸送给护士们当节日礼物。
相关新闻
中药防病 板蓝根金银花热销
医生提醒:老幼体弱者不可盲目过量服用
本报讯(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禤影妍)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加、手足口病疫情的出现,市民纷纷购买预防类中成药。使药店中的板蓝根、金银花等冲剂片剂都出现了热销。但医生提醒,服药抗病也不可盲目,最好向医生咨询。
昨日,汾江中路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陈小姐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板蓝根、金银花、清开灵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各类冲剂、片剂卖得特别快,几乎比上个月增加了二成以上。记者从禅城区的多家零售药店了解到,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最近成了热销的药品。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手足口病采取中医药措施防治效果不错,但应根据个人的体质辩证防治:
如果是身健力壮,体质较好,但容易上火的中青年人群,可以喝一些清开灵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进行防治;也可以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茵陈12克、生薏仁20克、大青叶12克(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5克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以茶代水饮用3~5天。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则要停止饮用。
此外,对于小儿、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则不宜经常饮用败火祛湿的凉茶,以免攻伐脾胃,损伤正气,他们可以饮用西洋参茶预防手足口病。
至于手足口病患者,常因口腔内长出疱疹和溃疡而没有食欲,进食引起痛苦,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康复。可用薏仁煲粥或薏仁煲瘦肉汤给患者喝,薏仁有健脾祛湿和抗病毒的作用;此外,中医认为,口内长疮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可用灯心草、藿香、防风、淡竹叶、麦芽煎水饮用。
防控手足口病
一线护士节日受表彰
本报讯 (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段园晖)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连日来佛山各医院纷纷举办纪念活动,表彰奋战在一线、尤其是近期在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救治一线的护理人员。9日,佛山市卫生局副局长谭光明也来到佛山市一医院出席纪念活动,对广大护理人员表示了慰问。
纪念活动上,市一医院隆重表彰了38名优秀护士长、97名优秀护士以及满30年护龄的护士等优秀个人、科室,并向全院近1000名护士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护士发扬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