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废墟中母亲守望100小时

5月16日18点44分,最后一块水泥板被吊起后,小婷婷伸出了手。本报实习生 王磊 摄
5月16日18点44分,最后一块水泥板被吊起后,小婷婷伸出了手。本报实习生 王磊 摄

震后的映秀小学,半截楼残立在废墟上。(5月15日摄)    新华社特约记者 赵建伟 摄
震后的映秀小学,半截楼残立在废墟上。(5月15日摄) 新华社特约记者 赵建伟 摄

昨天,婷婷在军用帐篷内接受治疗。本报实习生 王磊 摄
昨天,婷婷在军用帐篷内接受治疗。本报实习生 王磊 摄

  5月16日18点多,10岁的尚婷在震后约100小时获救。这是重灾点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获救的第212名学生。

  地震发生后,映秀小学300多名师生被困废墟下。

  5月12日14点40分,第一个学生家长赶到学校。随后附近村民和家长都赶来了,开始在废墟中寻找孩子。到5月16日下午的100多个小时里,村民的自救和专业人员的救援,挽救了数十师生的生命。

  截至5月17日10点,映秀小学仍有百余名师生生死未卜,数十名学生和两名教师已经确定死亡。

村民和救援人员仍未放弃。

  地震发生时

  老父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他没有迟疑,带着几十名未受伤的村民,冲向映秀小学。

  48岁的谭国强坐在映秀小学综合楼二楼的校长办公室办公;综合楼后小河向南300米外,40岁的吴浙云正走在河边小路上,他出门办点事;距离综合楼100多米的一栋三层楼房里,37岁的杨时香正在一楼给老公熬猪脚汤,老公两个多月前右手因车祸骨折;2公里外,31岁的蔡会英正在等朋友吃饭,她俩打算一起去学校接上学前班的孩子。

  此时是2008年5月12日14点27分。一分钟后,他们所在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中国近来最严重的地震。

  “起初,我还以为是有人放炮。后来震得厉害了,我就知道是地震了。”杨时香说。

  意识到是地震,杨时香赶紧跑出家门,一起跑出来的还有她的小叔子。刚才还在看电视的老公,已跑到二楼阳台,他让杨时香和小叔子相互抱着,互相支撑。尽管小叔子有160多斤,但他们仍然站不住。他俩迅速跑到附近的一个电线杆旁,抱住电线杆,这才站稳身子。

  这个过程在杨时香的印象中大约1分钟。等站稳了,她回头跟老公说,她和小叔子要去学校找孩子。她去映秀小学找4岁半的女儿杨洋,小叔子去映秀中学找14岁的儿子杨涵。

  “我当时少跟他说了一句话,让他跳楼。”杨时香的表情极度懊恼。在她离开后,房子塌了,老公死了。

  与此同时,吴浙云也在经历着人生第一次地震。强大的震动让他无法站稳,他先是蹲着,不稳,他就趴着,还不稳,就双手抠住1米多宽的土路两侧。

  吴浙云的努力仍然没能抵抗住地震的威力。猛烈的一震把他甩到了路边的小河里,他挣扎着迅速上岸,逃出了死神的魔掌,右手右腿背部都受了伤。

  吴浙云是距离映秀小学最近村民小组的小组长。他回到家,发现60多岁的老父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他却没有迟疑,带着其他几十名未受伤的村民,冲向100米外的映秀小学。

  地震发生,映秀小学17个班正在上课,除了六(1)班、三年级某班正在操场上体育课,其余15个班均在教室上课,每班约30人。后来再过12分钟,他们就下课了。

  地震发生,很多师生冲出教室,跑到约50米的走廊上,从南北两个楼梯逃生。在北侧楼梯旁,谭国强校长从办公室冲下楼,打算站到操场上指挥大家逃生。

  谭国强离开综合楼约20米,就听见轰的一声,与综合楼连为一体的教学楼整体倒塌。这栋1979年兴建的4层教学楼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只剩下几年后建设的综合楼立在那。

  谭国强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

  地震发生第一时间

  “爸爸、妈妈,来救我。”杨时香听见教室废墟里传来许多小孩的呼救声。杨时香哭了,开始大声呼喊女儿的名字,一遍又一遍,但是没有人答应她。

  12日14点40分许,杨时香冲到了映秀小学。

  这时,几十名学生围成圈,趴在操场的空地上。教学楼和东侧的教师宿舍楼都已倒塌,综合楼也只剩框架。在废墟前,校长谭国强放声大哭,他边哭边喊:“我的娃娃(当地称呼小孩的方言)呀,我的娃娃。”

  杨时香没有看到别的家长,她想她应该是第一个到达映秀小学的家长。她赶紧跑到综合楼后面,上学前班的女儿杨洋就在一楼的教室里。可教室已成一片废墟,无法看清里面的情形。

  “爸爸、妈妈,来救我。”杨时香听见教室废墟里传来许多小孩的呼救声。杨时香哭了,开始大声呼喊女儿的名字,一遍又一遍,但是没有人答应她。她不断地围着教室哭、喊。

  十几分钟后,吴浙云带着几十个村民也来到映秀小学,他们和谭国强等人一起开始寻找老师和孩子。他们拿着铁棍、铲子等工具,扒开最外侧的一些废墟,开始从里面一个一个地往外面救孩子。

  “我也不知道救了多少个,当时就知道挖。”吴浙云说。

  在吴浙云等人救援的同时,映秀镇张家坪的蔡会英回到山脚下的家。蔡会英在村口看到妹妹抱着孩子,她问妹妹怎么样了,妹妹说:“房子塌了,爸妈没了。”她把拎包交给妹妹,并交代她自家的小店里还有些吃的,让她拿出来,也分一些给邻居。

  交代完这些,蔡会英赶紧冲向映秀小学,她8岁的女儿杨萧、6岁的儿子杨冉都在那上学。走到映秀镇中心不远的高架公路桥附近时,她被拦住了。地震将近百米高大立柱支起的大桥震断,桥面近百米路面断裂、坠落,其他立柱也和桥面错位,十分危险。为防桥面再次断裂,砸到路人,政府已将桥两边拦住了。

  等了一会儿,蔡会英终于忍不住了,她冲过阻拦,一口气小跑到映秀小学。

  大约17点,蔡会英终于到了学校。她看见住在映秀镇街上的哥哥嫂子正在废墟里救援,她问两人是否找到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俩说:“找到了,我俩的手会是空的吗?”

  越来越多的家长聚集到映秀小学,他们情绪激动地将校长谭国强团团围住,他们质疑:为什么他跑出来了,孩子们都埋在里面了。

  “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但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谭国强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废墟中寻找学生们的踪影。

  5月12日,村民的救援一直持续到晚上22点多。

  地震第二三四天

  村民们发现,遇难的教师还护着活着的学生,老师的手紧紧地拽着学生的手。村民拽了很长时间,仍无法分开老师,救出学生。

  救援结束,杨时香才知道儿子是怎么逃出来的。

  地震时,14岁的儿子杨涵正在映秀中学教学楼二楼,他迅速跑到楼梯口,但楼梯已和走廊分开,最剧烈的那次震动将他和一名老师甩到走廊这边,一根走廊的梁掉下来,砸到了身材更高的老师,他自己没事。他叫老师,老师没反应,他又问被甩到楼梯上的3个同学怎么样了,他们回答说受伤了。杨涵自己只受了点皮肉伤。

  一楼塌陷以后,在二楼的杨涵很容易就逃了出去。他很快找来大人,救走了那3个受伤的同学。

  那一夜,杨时香难以入眠,她为去世的老公伤心,更为只有4岁半的女儿杨洋担心。儿子安然无恙是她唯一的安慰。

  13日6点多,杨时香早早地赶到映秀小学,蔡会英也是,吴浙云、谭国强等人也都到了学校。他们继续拿着简单的工具在废墟里搜救。

  在吴浙云的印象中,那天,他们找到大约20个学生,有活着的,也有遇难的。谭国强粗略清点人数后发现,全校473名学生,只有近200人跑出来,47名教师中只有23人逃出来。

  当天的救援仍然进行到深夜。杨时香、蔡会英等母亲们失望而归。

  14日6点,自发的救援仍然早早地开始。快到中午的时候,村民在废墟中又发现了一个老师和两个学生,学生都还活着,老师已经遇难了。村民挖出出口,将其中一名学生救出,但另一名学生的救援却出了意外。

  谭国强说,村民们发现,遇难的教师还护着活着的学生,老师的手紧紧地拽着学生的手。村民拽了很长时间,仍无法分开老师,救出学生。

  14日下午,专业的救援队伍进入映秀镇展开救援,在他们的努力下,活着的第二名学生最终获救。

  这一天的中午,映秀镇老街村二组的刘顺秋赶到映秀小学,她10岁的女儿尚婷是四年级2班的学生,她一直被震后大雨引发的泥石流阻住了脚步,女儿生死未卜。

  她不知道的是,女儿所在的班级位于教学楼二楼中部,距楼梯较远,全班40多人,只有少数几个生还,是损失最重的班级。

  刘顺秋向老师和救援人员打听,没有女儿的消息。她开始加入了守望母亲的队伍,和杨时香、蔡会英等人一起。她们每天起早贪黑,一起等待、一起交流,希望早点看到自己的儿女。

  5月15日,专业救援队开始第二天在映秀的搜救。当天下午2点半,距离地震发生已有72小时,这是专业人员认为的最佳救助期限。

  这天以后,救援人员救出的人越来越少。

  地震第100小时

  地震发生后约100小时,救援人员成功在映秀小学救出一名活着的学生。刘顺秋认出,那个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尚婷。

  16日6点,不愿放弃的村民们又来到映秀小学,继续在废墟中搜救。一个多小时后,专业救援人员来了。

  当天13点多,救援人员在现场清理出来约20具尸体,用袋子封住,平放在操场上。不远的花坛里,杨时香、蔡会英、刘顺秋等人坐在一起焦急地等着。在她们西边的教学楼废墟上,一两百救援队员在忙碌着。

  几天来,守望的母亲们已经变得熟络,她们聊着地震前的事。回想起地震前跑到自己家里的四只鸡,杨时香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那就是地震的信号——四只鸡突然跑到杨家,怎么赶都赶不走。

  蔡会英也说,地震前,她看到很多老鼠,到处乱窜。回想起来,那应该是动物的预警。说到这的时候,现场的救援人员又挖出一具学生的尸体。

  二三十个家长一起围上去,拼命地看孩子的脸,之后,一位母亲放声大哭。旁边的救援人员说又发现一个活着的学生,杨时香、蔡会英马上赶过去。

  救援人员用小工具,将救援口的砖石一点点敲下来,装进盆子或桶里,一点点传到最外面。这样慢慢的努力,使救援口越来越大,直到可以让里面的人出来。

  等了一会,守望母亲们又三五成群地坐到操场上,继续聊着孩子。杨时香常提起最近一次和女儿的快乐记忆,那天是5月9日,学校举行歌舞演出,在学前班的节目中,女儿杨洋站在最前面。

  很多家长顶着烈日去看了那天的节目,杨时香看着杨洋领唱着《闪闪红星》,她高兴极了。事后,女儿对她说:“妈妈,老师让我站在最前面,是不是因为我穿着白裙子非常漂亮呀?”说这些,杨时香抽泣了好几次。

  和杨时香不同,蔡会英已经变得比较平静。她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6岁儿子杨冉的照片,那是去年冬天拍的,孩子脸蛋圆圆的,穿着红红的大棉袄,双手举起来,仰着头笑得很灿烂。

  “他是农历九月初九上午九点多出生的,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所以我们取了冉这个名字。”蔡会英看着前方平静地说:“现在养个娃娃几不容易呦。这个娃娃有先天性的膈疝,幸亏2岁时就发现了,花了快2万块钱才治好,这对我们可不是小数目。”

  不过这时,蔡会英的儿子杨冉和杨时香的女儿杨洋,都被埋在废墟下将近100小时了。时间慢慢地过去,又有十几具尸体被清理出来,蔡会英、杨时香仍未找到自己的孩子。

  17点半,34岁的刘顺秋等来了外出未归的丈夫尚万平。一小时后,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约100小时,救援人员成功在映秀小学救出一名活着的学生。

  刘顺秋认出,那个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尚婷。尚婷仍有意识,她被救援人员跑步送往映秀中学附近的临时医院,医生确认她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两只眼睛受伤、腿部有骨折。

  谭国强确认,10岁的尚婷是映秀小学最近两天获救的第9人,也是震后获救的第212名学生,她在废墟中生存了约100小时。

  5月17日10点,尚婷在临时医院等待直升飞机,送往大医院接受治疗。不过,浓雾挡住了飞机的脚步。母亲刘顺秋庆幸女儿捡回一条命,但她暂时没有告诉女儿她的伤。

  离此地五六百米路程的映秀小学,救援人员仍在废墟中清理,谭国强校长和吴浙云小组长等村民也在,他们仍未放弃。 本报记者 王一波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