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白衣天使上“孤岛”——湖北医疗队工作日记

  之一 白衣天使上“孤岛”

  5月16日,驻扎什邡市的湖北省医疗队接到紧急任务:进入瓦窑村建立医疗救助站。瓦窑村地处深山,是什邡市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地震发生后,这里电力、交通、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一度成为“孤岛”。


  紧张准备完医疗等救援物资后,3名医疗队员在当地山民带领下,徒步向瓦窑村进发。山体塌方阻断公路,队员们只好绕道山下的河沟。山路陡峭,又湿又滑。队员们抓着树枝,几乎是半蹲着滑入山沟。淌过河沟,又爬上了接近70度的山坡。路途凶险,一名女护士由男队员轮流背着,终于走完这段“坎坷”之路。再次上公路后,随处可见崩倒的山石、树木等,几乎堵死了路面。

  经过2个多小时跋涉,他们终于赶到瓦窑村。幸存的村民一下子围拢过来,拉着医护人员,哭成一团:这里和外界失去联系,村里有近千人伤亡。湖北医疗队是震后第一支到达的救助队。

  医疗队将携带的物资全部分发给村民,可这些远远不够。他们留下2名队员抢救重伤员,一名队员和当地医生再次徒步下山,赶到镇上报信、求援。当天18时,救援部队携带大量物资开进瓦窑村,3名医疗队员齐上阵,赶在天黑前搭建了医疗站。

  入夜的瓦窑村,余震不断。饥肠辘辘的医疗队员们顾不上吃饭,打着手电筒,开始紧张的工作,连夜共救治300多名伤员。17日,通往瓦窑村的公路终于打通。近两天湖北医疗队第二、三批队员陆续赶到瓦窑村,就地救治轻伤人员,将重伤员转至什邡市抢救,并及时开展防疫。

  之二子夜抢救,为她撑开生命之伞

  5月17日晚11点半,经过一天的忙碌,医疗队员们利用难得的闲暇,在帐篷内外轻声交流一天的工作感受。经历天崩地裂之后,此时显得格外安静、安详。

  突然,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撕破夜空,队员们不约而同冲到救护车旁。一位40岁左右的大嫂被抬了下来。她右腿的骨头外露,伤口肿胀,气味刺鼻。她被诊断为右下肢骨折并感染,伴有严重的贫血。“不马上手术,她会有生命危险!”三个分队长协商后,决定马上进行对其截肢。同济医院万里医生和中南医院何祥虑医生顺利地对病人实施麻醉。

  12时,手术准备就绪。中南医院副教授,十堰太和医的赵猛教授,东风公司总院张鹏副教授,分立病人两侧,各自就位。“开始吧!”潘振宁坚定而沉稳地说。这间手术间设备简陋,监护仪放在椅子上,只有一个氧气筒。仅有一盏照明灯,护士不时调整手电筒的灯光。

  手术正在进行,外面突然起风,越刮越紧,几乎要掀翻帐篷,照明灯摆来摆去。雷声炸响,大雨来了,其他队员赶紧搬来石头压住帐篷的周边。这边刚稳住帐篷,大地又开始颤抖——余震!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只用眼神交流,为伤员祈祷,为实施手术的战友鼓劲。几分钟后,余震平息。

  凌晨两点多,雨渐歇,十堰市人民医院胡家墙护师说:“手术快完了!”,帐篷外许多队员长出一口气,眼泪混着雨水哗哗流下。两点半,三位手术医生走出帐篷,脱下手术衣,脱下鞋子,倒出积水,手术非常成功。

  一直在帐篷外焦急等候的丈夫看到妻子安全地抬了出来,这位四川汉子失声大哭:“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感谢湖北医疗队!”“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知哪位队员平静地说。
(责任编辑:曾玉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