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德国“白求恩” 中国创生机 52小时建野战医院

图为德国志愿者汉娜在工作。
图为德国志愿者汉娜在工作。

  11个德国人,带着全套野战医院设备,与上海华商医院、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和志愿者们仅用52小时让野战医院投入使用。昨天,记者探访了这些新时代的德国“白求恩”,看他们是如何为中国的伤者创造一片生机的。

  临危受命

  昨天上午不到9点,前来就诊的人在野战医院门前排成队,入院后,他们各自走入门诊、外科或内科等诊室,在不同的帐篷就医。此时,来自德国红十字协会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帐篷前开会,“我们开始处理一些交接事宜,再过几天,德方人力就将全部撤返了。

”德国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斯文嘉告诉记者。

  赠送中国野战医院全套设备,教授中国医生野战医院的运作方法,是这11个德国人的使命——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是德国时间周一上午9点左右,位于柏林的红十字协会正进行周一例会,当大家正在讨论缅甸风灾援助计划时,突然得到了中国地震的消息。“我们看到了地震的图片,尤其是那些学校坍塌的照片,让所有人震惊和沉默。”

  斯文嘉说,德国红十字协会当即启动了援助中国的计划,他们兵分两路,一方面先自行准备救援设施,一方面与中国红十字协会保持联络,以确定中国到底需要何种援助。作为项目协调人,斯文嘉随即调出志愿者备份名单,开始打电话问哪些人能赴中国救援。“我们决定周四出发,所有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与他们的老板商量,确定能否前行,他们还有两天时间处理私人事务。”

  经验丰富

  10个来自德国各行业的志愿者与斯文嘉一起组成了这只救援队。5月12日,志愿者玛瑞安娜在第一时间接到了红十字协会的电话,她当时正在游泳池中沐浴阳光;有15年志愿者经验的汉娜则正在自己柏林的实验室中,“我的电话响了,他们问我是否愿意去援助中国四川地震。24小时后,我回复他们,‘好的,我能走’。”

  年近50岁的汉娜手脚利索,头上还扎着一条头带。她告诉记者,自己参与的上一个野战医院项目是2004、2005年间援助巴基斯坦的计划,“一年中我有100多天的时间进行援助,在非洲、亚洲,今年1、2月时我在印尼。”

  穿得像修理工的克劳斯始终忙前忙后,“他的工作大到帐篷选址、设计水循环、供电,小到洗衣机、干洗机的摆放,特殊水喷头的设置……瞧,他总是麻烦不断,但他乐此不疲。”斯文嘉说,克劳斯在德国拥有一个小公司,业务是清洗烟囱,刷墙,清理屋顶,炉灶,设计小环境加热系统等。10个志愿者中还有大学教师,急救车的驾驶员……红十字协会为他们支付机票,也付给一些薪水,但比他们本来的收入差很多。

  创造生机

  野战医院设施考究,一个看上去普通的医用木箱,躺着放是椅子,竖起来变成柜子。据了解,德国志愿者带来的物资超过15吨,建成的野战医院拥有120个床位,规模相当于一个县级医院。让斯文嘉惊叹的是,在都江堰,大家仅用了52小时,便建成了这间野战医院。“不能想象,第一天这里还是一条空荡荡的公路,但现在这么壮观,充满生机!”斯文嘉不停地感叹,“中国红十字会有8千万志愿者!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口只有8千万,和我们整个国家的人口一样多。”

  汉娜也很佩服中国工作人员的效率,“在非洲,我们常常要耗费一周寻找志愿者,再花一整月的时间搭建帐篷,布置仪器,这是最快的一次。”关于中国之行,汉娜还向记者讲起一些插曲,“中国工作人员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我们带来的箱子,看看我们带来了什么玩意儿,这次调配的仪器大多数都是贴着波兰文,我还没有来得及教大家怎么使用,发现他们已经自己摆弄一遍了,但他们很少有人懂波兰文,因此他们不会将仪器归位。我知道他们很好奇,着急地想学怎么运作这个医院,为更多的灾民服务。”

  晨报都江堰特派记者

  李莹 文并摄

 

(责任编辑:张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