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评论:“汶川”新起点

  《瞭望》文章:“汶川”新起点

  灾难之中,很多人讳言“多难兴邦”,认为其“兆出不祥”甚至冷血,而真正得此四字“三昧”者则深知,“多难兴邦”绝非为“兴邦”去矫情地自寻“多难”;而是激励一个民族在无法规避的灾难来临时,要善于从中学习“生”之坚韧,并汲取“兴”之智慧。

  这,也是5月23日温总理为北川中学幸存的孩子写下这四个字的深意所在。

  类似的道理,孟子曾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深刻阐释,而中华文明能够在5000年灾乱频仍中生生不息,其“生之坚韧”其实早已渗入民族基因和文化心理深处,以致连生长于“安乐”中的我们,平时也难以对所置身之民族清醒看透。

  从这个意义上说,汶川地震是对民族生存能量的一次深刻发掘。在这种“发掘”中,我们看到用身体为孩子搭起生命之桥的母亲、忍受着丧妻离子之痛仍奔波忙碌于他人之苦的乡村干部、彻夜不散很快“撑爆”都市血库的献血长龙、率领60台重装机械昼夜兼程只为尽快打通生命之门的民企老总,以及一双以乞讨之手递上的百元善款、一群曾被认为“垮掉”却日以继夜埋头于志愿者行列的80后、90后……

  也正是这些深深渗入民族基因中的“生之坚韧”,让外国记者在受灾者递上的一瓶“矿泉水”中,看出“中国农民是一座丰碑”;短时间接近400亿元的社会捐助,让对民族性不无悲观的人体会到了“慷慨是中华民族的深层财富”;而更多的西方观察家,则在摘掉戴了很久的“有色眼镜”后,慨叹中国人原是如此的“温情而富有竞争力”。

  “生”之坚韧,在给5000年文明之火以血脉根基的同时,也必然要教会其如何见微知著、历久弥新;如何以灾难为师、对体制拾遗补缺乃至筚路蓝缕,以构筑整个国家、民族再次面对灾难时的坚强防护与体制信心。

  这,也便是本期专题所要重点谈的“兴”之智慧。

  五年前,倾斜的发展和付之阙如的救灾应急体系,曾使我们在一场SARS面前猝不及防、心力交瘁;而那之后迅速建立的一系列应急体制机制,以及均衡科学的发展理念,则在极大地降低此次震灾损失的同时,也为中国政府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

  而今天的灾难,同样会成为明天的“老师”。

  比如对于善款强烈的公众监督意愿,或许将催生一个更加清廉高效的慈善捐助体系;公开透明“抢”在谣言扩散前的信息发布,可能极大地推动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信;那些对垮塌校舍的追问及有关防震标准的讨论,则可能造出更多震不垮的学校和民宅;而财政体制之于频发灾害的未完善之处、应急物资与人才储备数量如何与国情相匹配、企业捐助与公司治理架构的良性约束,甚至小到网上对网民逼捐或地震中先跑老师的深入讨论,都会极大地推动整个社会的成熟、理性和进步,而日益健全的公民意识,则使我们在欣喜于中国迈向公民社会的同时,必须思考现存的体制架构,是否已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参与空间和协调手段……

  灾难无情,而在无情灾难中收获的财富,则将成为民族再次整装前行的重要起点,这,也即本期专题报道的关注所在。(潘燕)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