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今夜,绵阳城在焦急中等待
本报记者 闵捷 通讯员 辛勤
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在一点点上涨。在下游的绵阳市,人们在等待着来自上游的消息。
什么时候泄流?会不会溃坝?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洗上一个热水澡?二分之一溃坝淹没区的人们要疏散吗?什么时候疏散?
……
今天,唐家山堰塞湖的水已经漫进泄流槽底部,很快就要泄流。
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在绵阳的富乐山景区,数万人在这里搭建帐篷临时居住。他们的房子位于三分之一溃坝淹没线以下,所以在5月30日,政府就组织他们提前疏散、上山避险。也有不住在三分之一溃坝淹没线的人,提前上山以防意外。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周又过去了,堰塞湖泄洪的时刻一点一点地临近,但还没有到来。
人们希望上游的堰塞湖问题早点有个“了断”。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唐家山堰塞湖就像悬在绵阳人头上的一把剑,一天不拿掉,绵阳人就不得放松。
这位出租车司机说,其实怕的不是洪水,绵阳以前遭受过多次洪水,有经验了,最怕的是疫情,洪水过后,防疫是个大事情。他担心,上游废墟的垃圾会被冲下来,对下游造成威胁。
居住在二分之一溃坝淹没区的人们,每天都在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搬到更高的地方去?
记者今天在绵阳市涪城区朝阳街道的辖区内看到,很多地方都张贴着通知,上面详细介绍了疏散信号、疏散线路等。虽然这里并不属于三分之一溃坝的淹没区,但如果二分之一溃坝或者全溃坝,这里也将受到威胁。
朝阳街道经发办主任唐正华说,今天上午绵阳市进行了一次疏散演习。她负责联系的金菊街社区一共设置了37部专用电话,这些电话有专人24小时值守,一律不得做其他用途,保证险情发生时电话不占线。
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如今都处于临战状态,只要疏散信号一发,他们立刻启动疏散方案,通知居民的办法多达4种:防空警报、电话、高音喇叭和嗓子吼。
堰塞湖充满不确定性
今天,许多记者等候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
根据抢险指挥部在今天20时42分发布的消息,今天17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738.81米,与昨天17时坝前水位737.91米相比,在24小时之内水位上升了0.9米。目前水位与泄流槽底部高度740米相比,只差1.19米。
记者查看了最近几天的24小时水位上升情况,发现在不下雨的情况下,24小时上升的水位都在1米左右,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则明天水位到达泄流槽底部、开始泄洪的可能性较大。
四川省气象局、绵阳市气象局今天14时发布的天气预报称,在唐家山堰塞湖流域,今天晚上到明天上午有分布不均匀的雷阵雨;明天下午到后天上午有分布较均匀的中雨;后天下午到晚上雨量逐渐减小,降雨结束。整个降雨过程的雨量可达15~35毫米。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6月3日曾告诉媒体,如果唐家山堰塞湖流域降雨两毫米,将使坝前水位上涨1米。
目前,堰塞湖水量已经达到两亿立方米,水头已超过70米,并且已经出现渗水现象。受余震、上游降雨量、坝体地质构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堰塞湖出现溃坝的可能性在增加。
许多记者希望了解实时的消息,但专家组在一间会议室里开会,不允许记者进入,连普通工作人员也不能进去。
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时候泄洪。他只知道,最乐观的方案是,当水漫过泄流槽底部后,水慢慢地冲刷泄流槽,将泄流槽越冲越深,通过泄流槽这个口子,慢慢将堰塞湖里的水放尽。
“但这种方案还要取决于天气条件,取决于有无余震,有无滑坡,取决于堰塞体的结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这位工作人员说。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6月3日也专门向媒体解释了唐家山堰塞湖的不确定性,比如堰塞体经受强烈地震后,滑塌体堵塞了河流,堰塞体的土石结构复杂,一时难以弄清楚;唐家山堰塞湖上游的气象变化难以预测,又是山区,小气候变化很多。
此外,在唐家山堰塞湖淹没的漩坪乡下游,还有一处将近2000万方的土滑坡体,水位上升时,如果还有巨大的滑坡体滑落,将会产生巨大的涌浪,对唐家山堰塞湖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可能导制溃决。
他说,5月29日,在坝高700米处出现管涌,5月30日,管涌的渗流量扩大,6月3日,渗流量又扩大了一倍。目前,因为堰塞体还存在薄弱环节,还可能产生管涌,甚至塌陷,或者造成一部分溃决,这些在较短的时间内都难以弄清楚,这就增加了堰塞湖的风险。
他强调,在目前四川坝高超过10米、库容超过1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共有34座,唐家山堰塞湖是其中危险级别最高的一座。
本报绵阳6月5日电
链接
历史上的堰塞湖溃坝
历史上,在四川境内,曾发生两次因堰塞湖溃坝而导致大洪水的情况。唐家山堰塞湖专家组经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并进行水文推算表明,1786年6月1日,清乾隆51年5月初六,在我国北纬29°.9,东经102°.3的四川康定、泸定区域内,发生了震级7.5级,震中烈度为9度的强地震。
地震以后泸定至汉源的磨西附近山崩,导致大渡河上游堵水形成堰塞湖,估计蓄水量约两亿立方米,导致大渡河出现历史大洪水。据文献记载:“河水奔腾,汹涌异常”,大渡河最下游300多公里的乐山市河段“涛头高数十丈,城南有铁牛高丈许亦随流而没”;造成“滞水泄洪,水打嘉定府(乐山市)”。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在四川省茂汶地区的北迭溪,北纬32°.0,东经103°.7,发生了震级7.5级,震中烈度为10度的强地震。地震造成山崩、岩石横断,使岷江上游迭溪河段形成堰塞湖,估计堵水蓄水量约3亿立方米。堰塞坝体堵水45日,当年10月7日~9日,岷江迭溪堰塞湖坝体开始溃决,估计坝体的2/3溃决了,造成岷江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据文献记载:“湖水奔泻”;下游造成“亘古未有之奇灾”;“洪水位高十余丈”;下游210公里的灌县洪水灾害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