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成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医务科主任 |
刘兴和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副主任医师 |
本报记者 代晴 文/图
■访谈对象:张希成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医务科主任
刘兴和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副主任医师
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共有3817人因震致残截瘫。随后,党和政府在唐山各县区设立了18所截瘫疗养院,以帮助这些患者治疗、康复。唐山市截瘫疗养院1981年5月正式接收患者,最多时共收治180余人。经过治疗,当年的地震截瘫患者多数重新融入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5月28日,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的医务工作者张希成和刘兴和坦言,受条件所限,当初医院在救治截瘫患者时并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医师,很多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的经验都是逐步摸索出来的。
■尽早让病人接受现实
记者:地震带来的肢体残疾是残酷的,尤其是截瘫患者。他们的心理康复工作如何开展?
张希成:截瘫患者骨髓受损后将永久丧失肢体知觉,这比一般因震致残的病人严重得多。而且,由于截瘫患者治疗初期普遍不能接受现实,总幻想自己还能站起来,所以帮助他们尽早面对现实非常重要。
我很想借此机会嘱咐四川的患者,这次国家派去灾区的都是一流的专家,如果他们诊治结论是截瘫,患者就应该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及早投入到躯体的康复训练中去。
刘兴和:截瘫患者的心理康复和躯体康复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患者抑郁自弃,不配合治疗,也同样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康复效果。
■帮助患者转换角色
记者:让截瘫患者面对现实,这个过程一定非常艰难,在这方面疗养院有什么经验?
张希成:截瘫患者普遍存在一个心理周期,一般在伤后4个月到一年,面对身体的严重创伤会焦躁不安,这时要对其耐心劝导;伤后1—2年,患者会出现想要恢复健康的强烈期望,有时甚至盲目求医问药,我们应该找恰当的时机告诉他真相;到伤后2—3年,患者往往会随着治愈希望的破灭而悲观丧气、轻生厌世,所以此时的心理康复尤为重要;伤后3—4年,患者心理基本进入了比较稳定的阶段,也形成了新的人格、新的意识结构,对社会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这时就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掌握新的职业能力,重新回归社会。
疗养院不仅对病人开展躯体康复、心理康复,还设有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让患者觉得自己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兴和:有些患者虽然能面对现实,但始终把自己当作病人也不行,必须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很多患者通过训练后,都能做到独立上下床、自理二便,连上街买菜都不成问题。
■安慰患者要注意技巧
记者:医务人员与截瘫患者相处多年,根据经验,照顾这些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张希成:要和截瘫患者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在理解他们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一定要体谅他们的处境,安慰他们时也不能一味地说大道理,什么“你要乐观”、“不能哭”。我就这样劝过一位病人,“你活下来比很多人都幸运,你就不想再看看社会以后怎么变化?你就不想知道今后的日子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对方情绪稳定了很多。
刘兴和:经过多年观察,我们这里的很多医护人员都认为,截瘫患者集体生活更有利于他们的生存,既能避免他们一味依赖家人躯体训练效果不佳,又可以让他们在特殊的大家庭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