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

  重大的灾难从天而降,在这个突入其来的关键时刻,广大特警队员视灾情如命令、视时间如生命,舍生忘死,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英勇奋斗,克服困难,日夜奋战,舍小家顾大家,用双手和肩膀,为灾难中的群众打造了一只生命的诺亚方舟,用无私,用无畏,用奉献,用大爱,诠释忠诚警魂,在忠诚和奉献这个永恒的命题上,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5月13日晚10时许,刚刚进驻位于郊区黄陂滠口特警基地的特警们,接到紧急通知:“迅速归队,可能启动异地调遣方案。”

  面对路途较远、交通不方便、时间又紧迫等实际困难,广大特警队员想方设法从武汉三镇赶到基地。一时间,寂静的夜晚迅速热闹起来。

  特警一大队民警陈信帆家住蔡甸,因基地搬迁一连几天未能回家,13日晚刚和爱人、小孩团聚不到1小时,就接到紧急通知后,他毫不犹豫花200多元打的赶到黄陂基地。看到队伍还未出发,他十分欣慰说:“总算按时归队了”。

  特警二大队民警颜路乘坐出租车穿过大半个武汉赶到基地集结,花费近百元的车费,到达后的第一句就是:“什么时候走,我都准备好了”。

  在短短时间里,特警基地挤满了特警队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着同一句话:“让我去,我去,我一定要去。”有的人甚至写了请战书和决心书,纷纷表示要到灾区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特警,是共和国公安队伍中一支年轻的队伍。在第一批202名赴川执行抗震救灾的特警队员中,149名队员参警不足2年。4名带队的支队党委成员,有3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大的达到54岁。

  已过五旬的支队政委杨明建瞒着古稀老母,主动向市局党委和支队党委请战,带队赶赴灾区一线。

  纪委书记秦树堂接到紧急通知后,隐瞒病痛,立即随队员们赶赴灾区。

  政治处主任徐建明,在主动请战未被批准的情况下,悄悄地作了一下简单准备,在飞机后舱找一个隐蔽的位置坐下来,赶赴灾区。成为了第一批202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党龄最长的一位。

  特警二大队民警冯权胜的脚在一次演习中受了重伤,导致他至今腿脚还不太方便,平时大家都戏称他为一碰就倒的“玻璃人”。大队领导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并没有把他列入赴川救灾的大名单,他得知后,毫不犹豫地说:“这次一定要带我去,如果怕我走的慢,我就在队伍最后背装备和物资,如果怕我会受伤,我就是爬也要爬到灾区去,决不给大家拖后腿……”

  突击大队民警陈俊有着多年训练积累下来的腰伤,这次任务大队考虑到参加救灾工作可能加重他的病痛,在参战名单中没有写上他,当他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大队领导,要求参加抗震救灾。

  民警的行动得到家属的鼎力支持,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了坚决支持自己的亲人参加抗震救灾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一些公安家属将公安机关始终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的好作风、好传统传承给子女,对他们严要求、严教育,积极鼓励他们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奥运火炬手、特警四大队民警孟帆一家三代是警察,刚好奶奶病危,接到通知后,都是警察的父母当即开车将其送到基地,并向组织提出,派其参加抗震救灾。5月27日从灾区归来后,听说6月1日又要派第二批特警队员到灾区,孟帆主动提出再次参加抗震救灾,并在全市公安系统奥运火炬手座谈会,向市局党委请求再次赴川。父母也专程给支队领导打电话,让其继续为灾区人民作贡献。因考虑到奥运火炬传递,组织未批准其再次赴川。

  民警曾辰、杨成、王澎的父亲都是一名警察,专门来电:“参加抗震救灾是全家的心愿,我们全力支持你,要多为灾区人们作贡献。”

  特警四大队民警杨凯的母亲专程赶到队里,对其子赴前线抗震救灾表示支持。

  5月27日返回的130名特警队员,得知6月1日又要派一批队员赶赴灾区,纷纷请战。第二批赴川抗震救灾的141名特警中,有37人是第二次赴川。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第一批202名特警队员中,9名队员家中老人、妻子生病。

  特警一大队教导员史晓和特警三大队教导员陈文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和生病的小孩,特警二大队教导员陈军的妻子5月15日就要到医院作检查,准备手术。但他们接到命令后,只是简单地安慰了家人,就迅速归队带领队员们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突击大队副大队长梁依峰的父亲多年中风卧病在床,读幼儿园的小女儿也需要人照顾,他只好把一切交付给同样是警察的妻子。

  指挥室民警邓勇的父亲肿瘤压迫气管并甲亢,急需动手术,其妻怀孕7个月,但他将父亲托付给母亲照看,将妻子交给岳父母照顾,毅然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

  特警一大队民警王玮的父亲一直瘫痪在床,全身长满了血泡,母亲因生计长期在外打工。大队党支部考虑其实际困难,未批准他的请求。但他随即打通家里电话,让父母与组织联系。父亲表示,他身体不要紧,还有他母亲照看,王玮能够参与抗震救灾是全家的光荣。

  特警一大队民警胡志刚的妻子在外出差,6岁儿子生病住院。但他接到命令,当即将儿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便随队出发。

  特警二大队民警邱驰在家中是独子,出发前父亲中风,他含着泪,将父亲托付给母亲照顾后,踏上入川抗震救灾的征程。

  在第一批202名特警队员中11名民警妻子怀孕,其中有3人妻子5月底至6月初临产。民警刘尚冬、王作勇、张剑、汪方轩、胡劲松、曾程、邵清泉、侯军等同志的妻子均已怀孕,可他们想到更多的是灾区孩子们期盼的眼神。

  在第一批202名特警队员有15名民警订下了婚期,为了不影响救灾工作,都毅然推迟婚期。特警三大队民警董利军马上就要结婚,新房也正在装修。从灾区返回后,他推迟了婚期,不顾近万元经济损失,取消了预订的婚宴,再次向组织表达了强烈的请战愿望,声称:“我绝对不会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特警四大队民警杨凯主动推迟婚期,民警孟帆更是连续推迟婚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抗震救灾的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面临了生与死、苦与累的考验,广大参与救灾的特警队员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保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以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战斗意志,迎难而上,冲锋在前,顽强拼搏。

  有的连续奋战几天几夜,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有的自己忍饥受冻把干粮和衣物让给群众,涌现出许多动人的先进事迹,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武汉公安特警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特警精神。

  工作中,民警们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随时冒着余震房屋坍塌、滚石滑落、地面突沉等危及生命的危险,抢运伤员、抢搬物资、帮助群众加固房屋,10余名民警手脚被划伤,鲜血直流,但坚持不下火线。

  特警三大队民警邬峰在帮助群众抢搬贵重物品,搬运石头时,手被划破,但一声不吭,带上手套继续干,直到手套被鲜血染红。

  在徒步行军途中,民警们平均负重70多斤,多的达100余斤,肩头磨出了紫色的血迹和肿块,脚底打起了水泡,但没有一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当有些民警体力不支时,其他民警主动上前接过背包,共同前行。

  在艰苦的环境中,民警没水洗澡、漱口,白净的面庞晒黑了,身上的衣服湿透了一遍又一遍,早已留下了白色的汗渍。因道路交通堵塞,外界不能及时运送后勤物资,队员连续5天没吃过一颗米、一口菜,饿了就啃口面包,渴了就喝口凉水,以致许多民警口腔溃疡,肠道不畅。但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义无反顾,迎难而上。

  在第一批202名特警队员中有30余名民警带病坚持工作,不轻言放弃,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各级领导更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16日晚上,面对5.9级的余震,政委杨明建指挥得当,及时组织特警队员转移、避震和自救,避免了伤亡。而他自己却最后一个撤离。

  政治处主任徐建明在通讯不便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每天将民警抗震救灾的事迹传回武汉,为后方的宣传报道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在深夜翻越白云山时,为拍摄民警抗震救灾的镜头,从山坡上摔下。民警李朋的母亲通过报纸、电视,看到儿子在四川参与救灾工作的情况后,特意发短信:“经过这次磨难,你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升华。恐慌、害怕、迷茫都能克服,父母支持你”。

  在漩口镇,特警一大队教导员史晓带领30名特警队员帮当地政府抢运消毒用的石灰,仓库建在山边,门口是一条悬崖边的窄小山路,由于路基损毁,如果路面承重太大,路基很有可能坍塌,稍不注意,就会连人带物跌入山涯。史晓对身后的民警说:“你们等一下,我先试试看能不能走。”然后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冲进仓库,扛起一袋石灰就往外跑。特警队员们见状也跟着他们的教导员冲进仓库开始抢运。

  在安子坪村,特警二大队教导员陈军正在带领特警队员修缮一户灾民的屋顶时,突发余震,屋顶的瓦砾不断向下坠落。突然,陈军发现瓦砾正砸向在屋檐下玩耍的10岁小女孩,立即一个箭步冲上去弯腰护住女孩。瓦砾像雨点般砸在陈军身上,将他的左脚和膝盖砸伤,鲜血染红了裤腿,而女孩却安然无恙。不远处的特警队员们和女孩的妈妈急忙赶过来,扶起陈军和女孩,孩子的妈妈感激地在陈军面前长跪不起。

  铁肩担道义。目前,200余特警队员仍冒着余震危险,不顾困难,不畏艰苦,顽强拼搏,全力做好地震灾害区的特别管制,全力维护灾区的治安秩序,全力为群众服务、为灾民服务,全力为灾区重建昼夜奋战……

  这就是有着大忠大勇、大义大爱、大智大慧,快速反应、能打硬战、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武汉公安特警。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