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地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

  地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

  编者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转眼间,今天距离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已整整三年。


  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诸多文化遗产刚经历地震破坏之后的特殊时期,在首次被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端午节刚过去二天天的今天,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6月14日)即将到来的前夕,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性?对于地震中遭受巨创的文化遗产,法律又该如何作为?这无疑都是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关注、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期评论版组织了三篇文章分别进行了评议议。

  社会生活是法律的母亲。汶川特大地震在给我们现有的法制环境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加强、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提供了机遇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急需补上地震课

  何勤华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毁灭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5月25日至29日,在国家文物局负责人的带领下,一个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等7名特邀灾情评估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往灾区,察看四川灾区相关文物受损的情况。所到之处,真可谓触目惊心。这次地震,历史名胜都江堰内的二王庙一大殿被震坍,鱼嘴被震裂,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也受到损伤。四川省共有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失,馆藏文物1645件受损,其中珍贵文物148件。不仅如此,这次地震还使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四川羌族文化损害严重。羌族人居住的碉楼、吊脚楼以及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羌寨几乎毁损殆尽。

  可以说,这次地震不仅对我国政府的灾难应急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样也在挑战考量我们的法律,即在预防、保护、拯救地震后的文化遗产方面,法律又该如何作为?

  应该承认,最近几年,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经过1991年、2002年和2007年的多次修订,已日益完善。同时我国政府2004年8月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五个方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18项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达到了40余项。但是,所有这些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地震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出规定。可以说,在规范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

  社会生活是法律的母亲。汶川特大地震在给我们现有的法制环境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加强、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提供了机遇。针对这次地震中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我们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完全可以有所作为,通过各种法律措施,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这项工作。

  第一,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地震前的各项预防措施,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修订完善文物保护法,在国家大法中对地震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可以制定颁布地震对策法等法律,对地震之前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还可以通过颁布实施《应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保护文化遗产条例》等行政法规,进一步对预防文化遗产在地震中免遭损害或少受损害等作出明确规定。比如,我国目前只有20余个民族拥有自己的博物馆,虽然这对抢救各民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一数字对一个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国家而言还是太少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法律作出硬性规定,要求每一个民族至少建立一个以上的民族或民俗博物馆,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将文化遗产妥善地保护起来,以利于地震等意外灾害来临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保护文化遗产。

  又如,我国现有法律对博物馆等文物的保护、展示设施只规定了防火、防水和防盗,以及防止其他自然灾害等,没有明确规定建筑物防地震的震级标准,这一点恰恰被这次地震证明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我国现有博物馆2400余个,其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12个省区拥有博物馆近500个,而这些博物馆许多处在地震带上。设置这些博物馆的震级标准,予以严格规范、保护,将使我们在这方面的立法更加完善。

  再如,现有法律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的保护规定比较详细,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定相对比较欠缺、简陋,这一点也为这次地震证明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法律失误。比如这次大地震中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大损害,一些羌族的民俗实践、表演、礼仪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在这次地震中受到重创,有些几乎近于灭失。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手段,将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采访、收集、评定、注册、保护规划以及必要的复制等各种措施制度化、法律化,以避免或者减少当地震这种突发性巨大灾难来临时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等各项措施,尽可能多地保护、保全文化遗产,避免、杜绝和减少在地震中和地震后对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以及因不及时修复等原因导致的文化遗产的毁灭。法律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运用各项法律措施的综合治理功能。比如,文物保护法、地震对策法可以就地震中及地震后文化遗产的抢救、修复、政府的责任(如政府有责任帮助地震灾区的人民,以最新的技术手段迅速将现有的各种文化遗产记录、整理和复原;尊重遗产地居民选择灾区重建的道路和模式;在重新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多地考虑地震因素;在经费上给予遗产地居民特殊的政策和更多的倾斜等作出更为细密的规范。保险法对地震的文化遗产保护应当迅速作出反应,通过投保和补偿这一特殊的救济手段,帮助灾区迅速恢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机能。捐赠法应当通过详细和完善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吸收海内外的捐款,并将以捐款促进震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捐赠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救灾法、重大工程法等,应当规定在灾区重建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成为其中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高度濒危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作出特殊的法律硬性保护规定。刑法以及各个层次的文物保护法,应当对地震中以及地震后侵犯文化遗产的行为作出规定,对各种盗窃、哄抢、私分或者侵占国家文物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第三,法律对国民的行为不仅具有规范、惩罚作用,还有引导、鼓励、促进和教育的作用,我们应当在立法和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加大对政府官员以及公民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培养国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尤其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临时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鼓励国民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各自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以法定的形式,发挥民间组织在抗灾救灾中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如在法国,这类民间社团有18000个),将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责任转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每年的“5·12”定为“文化遗产灾难纪念日”,以进一步唤起全体国民珍惜、热爱、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理应更多地从民间出发,尊重民间社会的原创力,不仅要激活民间过去的传统艺术内在的魅力,更要激活当代民间艺人们的原创力

  传承文化遗产重在激发民间原创力

  吴祚来

  这周六,即6月14日,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不仅明确指明了今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与着力点,也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价值,很有现实时代意义。

  近年来,我国日益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在回望民间社会与传统文化中那些精美的创造时,犹如突然间发现了一个新的文化宝藏,用冯骥才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突然发现自己是巨富的后人”。而人们之所以突然回望民间文化,是因为我们有过太久的遗忘,太久的背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民间文化救亡化、民间文化运动化,中国民间文化生态几尽不存,中国主流社会对民间更是形成了一种集体遗忘。尤其是当城市向乡村扩张,当老房子成片拆除,当老技艺老剧种老歌谣逐渐失传或成为绝唱时,我们才突然发现自己因为遗忘而成为没有文化身份的人。

  所幸,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气息尚存。对此,我们要感谢那些保护人与传承人。因为他们使我们这个社会可以通过这些文化元素,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历史时期流变而来的精神内涵与情感表现形式。这其中,国家文化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间文艺协会付出了巨大心力。在这种合力下,从主流社会到民间社会形成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共识,因此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文化遗产日不仅是展示全国文化遗产的日子,也是研究与思考我们如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时刻。

  我们之所以称一些文化节日、仪式、现象或艺术门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因为它们面临失传、岌岌可危,而是因为它们没有了可资它们生存的文化生态。许多文化现象都出现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它们也有着一定的文化生命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心态与艺术表现方式就会发生改变,艺术样式与节庆仪式等等,也就随之消亡或变异。所以,如今更多传统的、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通过博物馆中展示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它存在过、影响过一个地方或一个时期的人们。

  而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一些节庆形式在他们那里更是有了新的内涵与表现方式,这就是文化变异,它利用了一些内涵,却又加进了自己民族所需要的内容,几经传承演变,就迥异于中国的相应文化源头了。这也正是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价值之所在,它向异域传播与向后代传播,都会发生某种变异,因为文化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精神与情感需要,所以它因社会生态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为保护文化遗产而保护,更要做的是传承与弘扬其文化精义与价值核心。

  因此,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理应更多地从民间出发,尊重民间社会的原创力,不仅要激活民间传统艺术内在魅力,更要激活当代民间艺人们的原创力。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儿时唱过的歌谣,祖辈留下的传说,还有一些特定的手工制作方式,它们都是伟大的民间创造力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它进入社会文化共享的资源库中,成为公共文化资源。而国家文化部门更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制作成音像,通过网络方式让公众共享。

  目前,像京剧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进入课堂,这无疑是一项意义积极而工作巨大的文化工程。民间优秀的文化只有影响孩子们身心,只有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爱好或感受时,才能彰显生命力,产生文化力。因此,推进这项工程就需要文化界与教育界、知识界的共同联手,需要根据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生态与文化现状,有步骤有选择地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融进青少年教材,使他们从小获得自己的文化身份与对独特文化现象的认同感。

  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不仅要继续回望、整理传统民间文化,更不要忘记,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与原创力在民间。因此,今后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时,不仅要善于发现当代民间的原创力,也要进一步激励民间原创力,保护民间的文化土壤,让其发挥自由的想象,并通过展览、评审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社会承认,使其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社长

  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政府不仅有责任将其纳入法定节假日,更要逐渐恢复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进一步挖掘与弘扬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要留其“形”传其“神”

  江浩然

  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节,是我国正式把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重要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期后的第一个端午节。政府把重要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不仅是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回应,也是国家开始积极传承与整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举措。其对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只是,无论是此前的清明节,还是这次的端午节,虽然和以前相比有了长足进展,但人们在节假日里的亲身作为以及所见所闻,距离预想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态,尚有一定距离。

  就拿端午节来说,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以前在这一天,全国各地各族群众往往会举行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饮雄黄酒等各种活动,后来更是逐渐加入了一些纪念地方名人的内容。比如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的江浙吴地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搞得有声有色,让人印象深刻,更是让人充分领略了其中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但不无遗憾的是,在如今日益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城市生活中,端午节在很多家庭已经被简化成了到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或发几条祝福的短信。大多数人似乎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对于端午节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往往知之甚少。这就不仅使端午节这个原本全民共享祝福祝寿、祈盼吉祥的美好节日逐渐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也从整体上冲淡了其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政府不仅有责任将其纳入法定节假日,更要逐渐恢复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进一步挖掘与弘扬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否则,如果始终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吃喝上,或者仅仅停留于放假休闲的层面,不仅难以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只怕也会逐渐使一些原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慢慢衰弱,直至最终消亡。

  在与全球化、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如何在制度上、法律上捍卫与传承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不仅直接考验着一个国家政府的智慧,也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实际上,如今很多传统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难以发展、传承甚至生存不下去的危机,并不是没有保护和珍藏的政府努力,而是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真正把这些文化遗存放置到鲜活、具体的时代生活中去,没有使其在丰富、现实的民众文化生活中得到最为真实而必要的发展。

  因此,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期,其实只是保护其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开始。今后更为重要与关键的,还要以更为丰富、现代与积极的方式,去尽可能赋予其更多富有现代感的文化符号和现实对应物,从而更为充分、有效地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遗产。这就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门的文化保护组织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尽可能把文化生长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也需要更多民间社会力量的广泛、积极参与,投入与集中更多的民间智慧与力量,从而在充分挖掘、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同时,让各种传统文化节日在现代化的新土壤中尽快找到新的结合点,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人们尤其是新一代国民的现实吸引力与内心认同感。

  概而言之,保护、传承包括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留其“形”,即尽可能把各传统文化节日原本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保留、继承下来;更要扬其“神”,即最大限度地创新、丰富其内在精神与内涵,真正把其最为核心与主要的价值精髓传承、发扬下去,从而从整体上增强与夯实一个国家的软国力。

  羌族文化遗产亟待抢救

  羌族许多古村落位于河谷之中,此前尚未进行文化遗产的全面整理、普查,地震过后,羌族文化遗产不能再受更大损失……因此,民间文艺专家要行动起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这项工作迫在眉睫,首先要下到一线,到北川等羌族聚居地展开文化遗产调查、寻找民间文艺传承人;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类;第三,提出具体保护方案,提供给国家文化部。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保护传统节日不能只是放假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特别多,只不过是我们这些年的社会压力比较大,所以这些传统习俗渐渐地淡出了城市人的生活舞台……因此,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政府提供媒介,比如说电视台、网络、纸质媒体;希望社会民间团体、文化学者去倡导。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过这个节日,不要只是理解成为放一天假。

  ———著名学者纪连海

  将端午文化编入中小学教材

  为进一步传承端午文化,无论研究或开发,如今都需要进行知识普及,当从青少年抓起,应将端午文化编入中小学教材。

  ———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任国瑞

  复活端午节光放假还不够

  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搭建营造节日气氛、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活动,比如赛龙舟,它成为端午节最显眼的标志行为,是因为它具备丰富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时间上的充足,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

  ———新锐文化评论人韩浩月

  报道篇

  地震中遭受重创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在此次地震中遭到了重创。四川省共有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地震破坏,其中,37个博物馆、文管所基本垮塌,损毁文物共计1839件。甘肃有53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陕西56处、云南46处文物及文物设施受损。重庆共有97处文物点、9个单位、17处展厅(库房、办公用房)、12件文物藏品受损。

  其中,地震灾害给四川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受损严重,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已基本毁于一旦,伏龙观屋脊已坍塌、千年“鱼嘴”被震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也多处垮塌,桃坪、萝卜寨等羌寨多处损毁。另外,三星堆、自贡恐龙博物馆、德阳文庙、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石塔寺石塔、三苏祠、安丙家族墓地、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陈毅故居、陈子昂读书台、圣德寺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出现了墙体开裂、房柱错位、彩绘脱落、垮塌等现象。

  ———6月3日《中国文化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