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六月七日电 (张彩林)福建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豫闽今天在此间指出,由于福建、台湾的不少传承人生活生存状态欠佳,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
七日在福州举行的东南周末讲坛上,李豫闽教授作了题为“流光溢彩—漫说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演讲,以其个人视角漫谈闽台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对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状况发表个人感悟。
李豫闽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的是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一旦他们去世,这些民间文化也濒临失传。这种状况在福建和台湾都十分普遍。
如,福建唯一的皮影戏传承人陈郑煊如今已是九十七岁高龄,但他并无传承人;台湾台南传统艺术协会会长、庙宇彩绘大师潘岳雄已经六十二岁,也没有传承人;漳浦许多剪纸的老艺人平均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
李豫闽说,虽然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源于福建,但从现状可以看出台湾对传统工艺的保护更加重视,福建应借鉴台湾在传统文化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此,李豫闽提出,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恢复文化的生态环境,恢复元宵节等民间习俗,恢复民间方言。特别是要从教育入手,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方言,让孩子们知道在海峡对岸,曾经有过木雕大师李克鸠、捏面艺人杜牧河、彩绘大师陈寿彝等一批民间艺人。
据悉,自二00五年中国文化部第一次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福建与台湾共有三十九项民间艺术、五十五位民间艺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