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青川、满眼翠色,一直是青川人的骄傲和希望所在。
地震后,这座川北千年重镇内,98%房屋受损,4000余人遇难,数以万计的山民被困深山,遽然滑下的两座山坡则在青竹江上造出巨大的“悬湖”。
痛定思痛。
“人定胜天”向“人退林进”的思路变迁,在最初的慌乱过后,成为这座川北明珠更加珍惜的拓业方向。
百里青川 汶川强震前,向明月、董军一直认为,青川是大自然的宠儿。
5月25日,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翻开地图,你会发现,青川是鸡鸣川、陕、甘三省的宝地。”挥手赶走帐篷内两只乱飞的苍蝇,青川县政协前副主席向明月自豪而感伤。
1965年,向明月从邻近的三台县插队到青川。他的早年记忆中,青川溪水清灵、山川青秀。史书记载里,青川也正是以此得名。
“当地的青竹江边,有多处名叫"鱼洞砭"的地方。每年桃花盛开的月明星稀之夜,群鱼首尾相接,从岩缝中顺水跳下,大者可达一斤,小者亦有半斤左右。细鳞小口,刺少肉嫩,味道鲜美,乡人称为"阴子鱼"。高峰时,每洞每夜可出鱼150公斤,历时半月左右。”
出洞的鱼群中有“头鱼”。乡民按照当地风俗轮流接鱼时,一定要将率先跃出的头鱼捕获,鱼群才会鱼贯而出。若头鱼受惊逃回,则整夜不再出鱼。专家考察称,鱼洞的里面,其实是悬崖溶洞。秋季涨水时,地下水接近洞口,鱼群次第跳入,越冬避寒;春暖花开时节,鱼群再回流到江河之中。
同样是1965年,山珍商人董军出生在青川县木鱼镇的一个山村里。他的讲述中,青川另有乐趣:“小时候,家里养几只当地猎狗。隔个两三天,狗就自己弄个野兔子、狍子放在家门口,送给主人。它晓得,头是它的,肉是主人的。”
“我们有最好的自然风光,青川人出门,一不看山,二不看湖。”5月25日,走出自己青竹环绕、溪水潺潺,离青川县委大院仅有3分钟车程的现在居所,董军骄傲地说。
他们有骄傲的资本。狭小的青川城区,被满眼的翠色山川所包围,青色的狮子梁更是走进了小城的中心地带。脚下蜿蜒的乔庄河,水清见底,巴掌长的小鱼肆意穿梭。
更大的青川版图上,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前者,有60多只野生大熊猫在此栖息,是收藏青藏高原至成都平原之间天然动植物的“基因宝库”。后者,则被誉为“西南第一湖”,水面阔达75平方公里,湖内峡谷林立、岛屿成群。
千年重镇 董军从事着青川最普通的生意:卖山珍。
在青川,这是一门古老的生意。成就这门生意的,是这座川北小城千年未断的西蜀咽喉之誉。
“青川是兴蜀废蜀之地。”有关青川的文章中,这总是开篇第一句。
体现三省咽喉地位的最近几次大事是:1935年4月,红军与胡宗南部队在此殊死血战。胡宗南败北,红军取得懋功会师大胜利。1949年,解放军从阴平古道进军,解放青川后挺进大西南。5月25日,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向明月不时地背诵出大段的古文来。
白水雄关、阴平古道,俱在青川境内。
今日,前者遗址尚存,坐落在白龙湖中心区的东北岸。后者,则是唐家河景区内的重要一景。最险要段一处5公里的古栈道,取名“左肩道”,意为“担物不能换肩”。
千百年来,扼守着鸡鸣陕、甘、川三省的这块咽喉要地上,青川老百姓在当地的山珍市场内,看到的是来自三省的丰富物产:甘肃文县的花椒,陕西宁强的生漆、油桐等物,青川本地的木耳等山珍。
董军和他的爷爷是同行。“他那时候,靠做这个,娶了三房老婆,养了一大家子人。后来不让做,爸爸为了生存,偷着背出来一些野生木耳、蘑菇、竹荪等,换些盐巴、生活资料啥的,也解决了大问题。”
地震袭来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紧邻山珍市场的移民楼塌下,砸碎了这个当地最大的集贸市场,也令董军的生意戛然而止。
昔日,山珍市场是每个青川人都来过的地方,出售山货、买回生活物资。这一天过后,一些人已无法再来,另外一些人则因伤心不愿再来。
董军是后者。“地动了一下,我起初以为是谁家的装修声。很快,声音不对了。这个移民楼质量很差,一些墙是24的花墙。水泥拿手都能抠下来,隔音什么的都不太好。”
“地震,快跑”,隔壁朋友的一声大喊,救了董军。跑出没几步,整个移民楼在身后倒下,灰尘蔽日。
董军回头一看,“楼碎了,哭喊声一片。原来的楼顶上面长了很多草,楼塌下来后,草还在顶上。猛一看,就是一片废墟,好像从来没有这个楼一样。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的心情。”
没有跑出来的人很多。
正南大约200米的地方,向明月正在县委大院开会。随同他一同跑出来的人员中,有几人被砸伤或划伤,血迹不断。东南大约100米远的电信营业点内,向明月的女儿幸免于难。她的两个女同事,同时罹难。
……
青川县统计资料表明,汶川强震后,截至6月5日,青川县境内98%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死亡4000余人,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旅游产业被毁,山珍产业停滞。
林中黑金 董军一直后悔自己入行太晚,失去了赚钱的大好时机。
董军说:“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就开始做这个。我那时候还小,上山拣木耳换些零花钱。长大一些了,按照技术员的指导,在自家地里养殖人工木耳。最近几年,有了一些本钱,才开始收山民们送来的木耳,再转给来这里收山货的人,赚差价。”
董军羡慕他的一位朋友,那个人干得早,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折腾山货。跟董军家庭条件差不多,都是靠自己苦干,一点一点地攒。“现在已经搬到广元买了大房子。生意做得很大,听说已经开始接海外的订单了。”
地震前,董军的山珍生意其实也不错。短短几年间,他在青川买了房子,还买了一辆代步的小车,“中间有几笔做得不好,要不会更好。”地震前不久,他还和妻子商量,在附近的青溪镇租套房子搞农家乐,因为“旅游将来也有大发展”。
董军对青川木耳的发展很熟悉,2006年,作为知名的中国木耳之乡,肉厚、朵大、味道鲜美的青川黑木耳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是他做山货生意的一个重要发展期。“当时,县委书记李浩生特意去北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各地都知道我们青川的木耳好,来青川采购的大客户逐年增多,木耳等山货的价钱也逐年上涨。”
董军,是很多青川人创业的一个缩影。
作为青川县的两大支柱产业,青川人从事的行业大部分与山珍种植、旅游有关,并分布在这两个产业的各个链条上。近年来,木耳种植开始普及,一些人开始了新的尝试:香菇、竹荪、核桃、橄榄。随着这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天下山珍在青川”的广告语,也逐渐出现在中国的很多超市内。
43年里,在这个县城的另一侧,喜欢文学的向明月自伐木青年开始,先后历任中学教师、校长、教育局长、统战部长。在这43年里,他对木耳也格外熟悉。文友聚会时,黑木耳是好客的他带去最多的礼物,唐家河等风景区则是他招待来宾的旅游胜地。
地震前不久,向明月将自己的文字汇成了一本名为《鸡鸣三省的地方》的书,以“纪念自己的第二故乡”。文中,原始森林间的伐木、耕作乐趣以及知青经历,是他对百里青川最深切的记忆。
人心弥合 “大地裂缝时,人心之间的缝隙合上了。”董军感慨地说。
青川约25万居民。城区所在的乔庄镇,约有2.4万人居住,四面环山,面积仅为281.97亩。
地域的狭小,使得小城的人们彼此都很熟悉。董军的摩托车穿过青川城的主街道秦兴街时,会不时地紧急停下。而后,他会操着好听的当地方言和熟悉的人们互相打趣,“你这个锤子还活着哩。”这些人,分别是他的朋友、同学或邻居。
强震来临时,这种密切的人际关系成了救援的第一支主力,并在黄金时间72小时内,救出了很多被困者。5月25日,伸出满是刮擦痕迹的双臂,董军说,一开始救人的,多是亲戚、朋友和同事。听说人在下面,挽袖子就上,肩扛手推。“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些主要坍塌地点,出现了当地政府、武警战士的救援身影。大约两天后,外界的救援部队终于赶到,开始了大规模的救援。”
董军称,他的朋友里,原来婆媳不和的、夫妻吵架的、打骂孩子的,现在都没了。大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看开了很多事。
谈起将来的生活,董军“既不担心也有些担心”。不担心的是,几天前,他一个人去木耳产区木鱼镇看了看,熟悉的山民大部分没事,长在山地上的木耳,情况也不错。一些勤俭的人,已经回到地里开始伺弄木耳。“对于青川人来说,如同以往的任何一次自然灾害一样,只要有信心,生活就能继续。”
令董军有些担心的则是,他所居住的移民楼,是县移民办开发的最早一批商品楼。“周围一圈楼都没事,我们的楼碎得那么厉害。废墟也快拉完了,没有了(建筑质量不好的)证据,将来咋说呢?”
同一时刻,曾做过教育官员的向明月,也开始思考“大震之后的责任”。
与城区一些建筑整体垮塌形成对照的是,青川城区学校的主体建筑并无垮塌,向明月主政期间所修建的一些乡村学校的建筑,也经受住了强震的考验。向就此在网上公开回忆称,作教委主任时,他曾下令,任何人不得干扰学校建筑的质量。
据悉,在教育局长任内,向曾组建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系统内部施工队。2006年,他所经手的两所学校,在洪水冲垮了邻水一侧的一处基脚后,依然挺立未倒。尽管当时已经离任,他听说后,还是专程去感谢了这个建筑队。
向称,他打算在抗震救灾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再去看看这些老部下。
生态涅槃 大震过后,向明月、董军感触最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向明月回忆说,2005、2006年,青川连续两年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两次都是百年不遇,受灾人口10余万,仅仅过了一年,青川上下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城市建设、扶贫新村建设等成果,转瞬之间化为乌有。
2007年10月3日,流经青川县姚渡镇的白龙江,被巨大的山体滑坡阻断,形成堰塞湖,国道212线被沉入湖底,水位急剧升高12米,下游数万人紧急避险。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多次批示,几经排除,方才化险为夷。
向明月称,青川可谓是多灾多难。
董军则暗自庆幸。青川城区的狮子梁,强震袭来时,山体曾出现部分坍塌。获悉相距不远的北川,因山体大面积滑坡全城俱毁时,董军说,他的朋友们都和他说过,全亏青川的生态好、山上植被茂盛,山体滑坡、落石要少得多。
此外,董军还感谢的是,青色山川中的各种山珍,不会像很多工厂一样,陡然消失。年轻时,因为山道难走,他曾羡慕过一些外出打工的人。他现在不这样想了,“虽然大部分货物被埋了,房屋也出现了裂缝,但生意在,生活很快就会好起来。”
5月24日,作为灾后安置政策的一部分,青川县委宣布:首批3万名居住在青川偏远山区的居民,将迁出原来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分别迁往县城其他地区、广元市以及对口支援省浙江——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
年轻时,作为插队青年的向明月,曾是原始森林里的砍树人。“伐木的间隙上厕所时,经常会看到青鹿、黄麂等在对面窥视。环境很美,但那时讲究"人定胜天"。”
43年后,作为青川县的政府干部,他成了退耕还林的指挥者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原来遍布乡间的知青砍伐队逐步撤销;80年代中期,青川迁出多个完整村庄,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风景区;90年代中期,青川再次腾出几个村庄的土地修建白龙湖风景区;2003年前后,青川全面关停了延续近千年的民间采金业。
“现在看来还不够。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的人口布局,也许不能避免地震,但一定会少死很多人。大震之后的重建,也许就是青川凤凰涅槃的机会。”向明月说。(记者王阳青川报道)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曾玉燕)